【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自动铺粉的激光组合加工技术制备形状记忆合金血管支架 的方法,属于医疗器械制造
技术介绍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微创介入治疗血管疾病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 被公认为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针对不同的血管病变和要求,研究人 员和医生共同研制开发出性能优越的血管支架。决定血管支架性能优劣的因素很多,其中, 最主要的两个分别是选择合适的支架材料以及选择恰当的支架制作工艺。 目前,最常用的血管支架是镍钛合金血管支架;其中的镍钛合金也被称为镍钛形 状记忆合金,是镍-钛二元金属,属于金属间化合物,晶体结构存在马氏体和奥氏体两种 相,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具有形状记忆特性,镍钛合金作为血管支架材料,具有 的优点为:1、具有优良的形状记忆和超弹性,单程形状记忆效应与超弹性应变量均可以达 到8%,而一般的金属应变量只在0.5%以下;2、具有优良的耐疲劳性能;由于材料无法比 拟的超弹性,镍钛血管支架有着比其他材料更好的耐疲劳性能,能够满足美国EDA的要求, 在临床条件下使用寿命不小于10年(4亿次脉动疲劳试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自动铺粉的激光组合加工技术制备形状记忆合金血管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3D打印扫描路径的形成和打印原料的配制3D打印扫描路径的形成:在计算机中建立血管支架的三维几何模型后,将血管支架的三维几何模型切片分解成一系列的厚度介于20μm ~50μm之间的二维薄片,并得到各二维薄片对应的截面轮廓数据,形成3D打印时的扫描路径;配制打印原料:在100‑150摄氏度下往镍钛合金粉末中均匀添加粉末状金属R,以形成相变温度为30‑38摄氏度的混合粉末材料;所述的混合粉末材料中,镍、钛、金属R的质量比为40~60:40~60:0.5~1.0;金属R选自Co或Cr或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张仁良,顾冬冬,袁鹏鹏,石齐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敏,张仁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