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通过纳米填充复合改性聚酰亚胺电磁屏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市场的飞速发展,产品技术不断革新,高频高速信号对材料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不管是设计师还是柔性电路板(FPC)制造者,都在面临选择一适当的材料,满足高频信号特性,但制造加工容易,成本较低。然而这类材料往往容易受到电磁干扰(EMI)(也称电磁污染)。EMI会引发各种电子设备产生误动、图像或声音等信号失真,甚至无法工作,以及缩短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或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坏,严重的甚至使计算机等仪器无信息安全保障,导致秘密泄露,这点在国家安全和军事领域尤为重要。因此,对EMI的有效抑制是日益重要和迫切的课题。在各种EMI防护措施(屏蔽、滤波、接地等)中,屏蔽是抗电磁干扰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与此同时,在各类电子工业领域,无论是通信或是挠性印制电路领域,高分子材料因其价廉、质轻、加工性能好、产量高等独特的优点倍受青睐,但是由于电磁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该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组分及各组分占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总量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该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组分及各组分占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总量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填料为四针状氧化锌,或者是其他纳米填料与四针状氧化锌共混物;其中其他纳米填料为颗粒状氧化锌、针状氧化锌、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银、氧化镍或氧化铜中的至少一种。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聚酰胺酸PAA/纳米填料复合溶液的制备
首先,将纳米填料放入烘箱中处理;将处理后的纳米填料放入极性溶剂中,加入偶联剂,控制温度超声搅拌;加入二胺单体,继续超声搅拌,待其完全溶解后,分批加入二酐单体,继续在相同条件下超声搅拌反应成均相,制得PAA/纳米填料复合溶液;
B、纳米改性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复合溶液涂覆在平板载体上,放入烘箱中阶梯升温,升温到280℃-320℃恒温30-50min,脱水环化得纳米改性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二胺为4,4’-二氨基二苯醚、对苯二胺、间苯二胺、二甲基二苯甲烷二胺、1,3-双(3-氨基苯氧基)苯、4,4’-双酚A二苯醚二胺、全氟异亚丙基双胺、4,4’-二(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