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出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11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注出容器,包括:一个可挤压的容器体(1),该容器体在底部(8)处在外层(2)的一部分设有用来把空气引入外层(2)与内层(3)之间的进气口(13);一个带有注出孔(74)的有底基杯(50);一个用来阻断内装物的倒流和外界空气的流入的第2单向阀体(41)和一个用来把外界空气引到进气口(13)的通气孔(54),以及一个用来阻断引入空气的倒流的第1单向阀体(40)。(*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允许外界空气侵入容器内部,能够注出内装物的注出容器,特别是,涉及由成形成一定形状的外层、和能够剥离地叠层于此一外层的内层构成的容器主体,和外套组装于此一容器主体的底部的基杯的组合结构而成的注出容器。
技术介绍
在从容器注出内装物之际,用手指推压容器的筒部,注出内装物,或利用设在容器的口部的泵等,注出内装物的容器用得很多。作为注出内装物的容器,有由外层与剥离自如地叠层于此一外层的内层组成,按内装物减少的量,内层从外层剥离并萎缩变形,把外界空气引入外层与内层的间隙的叠层容器。但是,在内层能够从外层剥离的叠层结构的容器中,存在着如下问题,即,因为随着内装物的减少,内层减容变形,故流路受减容变形的内层阻碍,内装物流出变得困难,并且随着内装物的减少,即使在推压外层的场合,也难以给减容变形了的内层加压,内装物的顺利的注出操作受到妨碍。如果内装物的顺利的注出受到妨碍,则内装物的残留量增多,还存在着无法把容器内的内装物用光到最后这样的问题。此外,因为随着内层的减容变形,容器主体的内部成为减压状态,故外层不能恢复原始状态,存在着外观上的样子不好这样的问题。此外,存在着如下问题,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出容器,由以下构成:在外层(2)的内面上叠层能够从该外层(2)剥离的内层(3),在上部设置形成内装物的流路的口筒部(6),在构成有底筒形的底部(8)的前述外层(2)的一部分上,开设把外界的空气吸入该外层(2)与内层(3)之间的空气引入口(13)的容器主体(1);外套组装于前述底部(8)的基杯(50);以及组装固定于该基杯(50),把外界的空气引入前述空气引入口(13),并防止引入空气的倒流的第1单向阀体(4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孝之后藤孝之古泽光夫小林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