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及其光反射表面结构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9457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及其光反射表面结构识别方法,属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无法与指纹识别技术良好融合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包括有机发光层,且包括:多个用于显示的像素区,像素区中的有机发光层两侧分别设有阴极和阳极以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多个用于识别光反射表面结构的识别区,识别区中的有机发光层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形成光电二极管,第一电极连接电流检测端,且各识别区中的第一电极相互断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具有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易实现柔性、主动发光不需背光源等优点,故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情况下希望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也能识别指纹,从而提高其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但是,现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或者没有指纹识别功能,或者虽能识别指纹但需要额外增加独立的、复杂的指纹识别结构。也就是说,现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无法与指纹识别技术良好的融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无法与指纹识别技术良好融合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将光反射表面结构识别(如指纹识别)与显示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的。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其包括有机发光层,且包括:多个用于显示的像素区,像素区中的有机发光层两侧分别设有阴极和阳极以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多个用于识别光反射表面结构的识别区,识别区中的有机发光层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形成光电二极管,第一电极连接电流检测端,且各识别区中的第一电极相互断开。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电极与阳极同层设置且相互断开。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有机发光层靠近阴极的一侧,且其所在层比阴极所在层更靠近有机发光层,而第二电极与阴极间设有绝缘层。 优选的是,至少部分所述识别区中的第二电极连接为一体。优选的是,每两个相邻所述像素区间均设有一个识别区。优选的是,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还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读取线,每条读取线连接一个电流检测端,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识别区的第一电极各通过一个读取晶体管与一条读取线相连;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控制线,每条控制线与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识别区对应的各读取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控制线还与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区中的像素电路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每个像素区中的像素电路包括多个像素晶体管,所述像素晶体管与读取晶体管类型相同。优选的是,所述识别区用于识别的光反射表面结构是指纹。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的光反射表面结构识别方法,其包括: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分析各识别区中的光电二极管因受到光反射表面结构反光而产生的电流,以获取光反射表面结构。优选的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是上述针对光反射表面结构为指纹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分析各识别区中的光电二极管因受到光反射表面结构反光而产生的电流包括:比较相邻识别区中的光电二极管因受到手指反光而产生的电流的大小,以确定各识别区对应的是指纹的谷还是脊。其中,光反射表面结构是指表面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光学特性的结构,其优选为指纹;当然,该光反射表面结构也可是其他已知的产品,如条形码、二维码等,只要其不同位置可对光线产生不同的反射即可。“光反射表面结构识别”是指辨识出该光反射表面结构不同位置的光刻特性的过程,如识别出指纹的具体纹路,或者识别出条形码、二维码的图案等。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中,将位于像素区外的有机发光层(实质是PN结)反接形成光电二极管,并用该光电二极管检测由光反射表面结构(如手指)反射的光以识别光反射表面结构(如指纹);由于有机发光层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必须的结构,故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的结构并不需要进行很大变化,且识别区的结构可与像素区的结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光反射表面结构识别技术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不技术的良好融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识别指纹的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图5为图4的像素电路的控制时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的栅极线公用时的局部电路结构不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的重置线公用时的局部电路结构不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11、像素区;12、识别区;15、有机发光层;19、基底;21、阳极;22、阴极;31、第一电极;32、第二电极;39、绝缘层;8、封装基板;9、手指;91、谷;92、脊;Read、读取线;T、读取晶体管!Control、控制线;Gate、栅极线;Reset、重置线;ELVDD、第一参比电压端;ELVSS、第二参比电压端;Vdata、数据线;Vint、初始立而;EM、控制立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1,其包括有机发光层 15 (EL) ο也就是说,与现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类似,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I也包括基底19和设于基底19上的有机发光层15。出于简化工艺的考虑,该有机发光层15是完整覆盖基底19的,即其在基底19的各位置具有分布。而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I包括:多个用于显示的像素区11,像素区11中的有机发光层15两侧分别设有阴极22和阳极21以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多个用于识别光反射表面结构(本实施例中以光反射表面结构是指纹为例)的识别区12,识别区12中的有机发光层15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以形成光电二极管,第一电极31连接电流检测端,且各识别区12中的第一电极31相互断开。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I具有多个用于进行显示的像素区11,每个像素区11对应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I中的一个最小的发光点。各像素区11 一般排成矩阵形式,而像素区11之间的间隔用于设置引线等,是不进行显示的;而在这些不进行显示的区域中,还设有多个用于识别指纹的识别区12。其中,有机发光层15可由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发光材料层(EML)、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等多层结构组成,其实质是PN结。在像素区11中,有机发光层15两侧分别设有将PN结正向连接的阴极22和阳极21,从而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用于发光并进行显示;而在识别区12中,有机发光层15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这两个电极的极性与以上的阴极22和阳极21相反,从而将识别区12中的PN结反接,形成可在受到光照时产生电流的光电二极管。而为了检测出各光电二极管中的电流,故各第一电极31需要连接电流检测端,而为避免各第一电极31中的电流相互影响,故各第一电极31必须相互分开。显然,以上的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只是根据与电流检测端的连接关系而得出的指代名称,但不表示二者有必然的电压或位置关系,即只要两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CN105047689.html" titl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及其光反射表面结构识别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及其光反射表面结构识别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包括有机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包括:多个用于显示的像素区,像素区中的有机发光层两侧分别设有阴极和阳极以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多个用于识别光反射表面结构的识别区,识别区中的有机发光层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形成光电二极管,第一电极连接电流检测端,且各识别区中的第一电极相互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盛际董学王攀华薛海林陈小川王海生刘英明赵卫杰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