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9376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8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为上大下小的中空状圆台结构,其顶部设置为开口结构,在所述瓶体内部设置有母液主通道,在所述母液主通道上连接有多个母液次通道,在所述的母液次通道上设置有多个细孔,所述瓶盖呈锥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瓶体的顶部,在所述瓶盖上设置有透气孔,在所述瓶盖顶部设置有提手。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可有助于瓶内空气的流动,提高食用菌的培养效率,由于瓶体与瓶盖是分体固定,取用方便,不会对食用菌造成损坏,可以拆卸更有利于灭菌和接种实际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适合规模化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食用菌培养
,具体地说是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具体地说,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总称。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传统的食用菌产业一般是利用蔬菜大棚进行栽培,科技含量低,规模小,利润少,种植、栽培技术相对简单。现主要采用食用菌出菇房进行工厂化种植,通过将食用菌放入养菌瓶内进行种植,而现有技术中的养菌瓶多为一体式结构,瓶口较小,食用菌在生产后拥挤在一个狭小的瓶口,空气流通不畅,同时取用不方便,容易对食用菌造成损坏,影响食用菌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为上大下小的中空状圆台结构,其顶部设置为开口结构,在所述瓶体内部设置有母液主通道,在所述母液主通道上连接有多个母液次通道,在所述的母液次通道上设置有多个细孔,所述瓶盖呈锥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瓶体的顶部,在所述瓶盖上设置有透气孔,在所述瓶盖顶部设置有提手。进一步地,所述瓶盖的边沿包裹设置在所述瓶体顶部的开口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瓶盖的内边沿和所述瓶体顶部的开口外侧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瓶盖和瓶体通过螺纹对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母液主通道直径大小是所述母液次通道直径大小的两倍。采用本技术的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可有助于瓶内空气的流动,提高食用菌的培养效率,由于瓶体与瓶盖是分体固定,取用方便,不会对食用菌造成损坏,可以拆卸更有利于灭菌和接种实际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适合规模化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母液次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瓶体、2-瓶盖、3-母液主通道、4-母液次通道、5-细孔、6_透气孔、7-提手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包括瓶体I和瓶盖2,所述瓶体I为上大下小的中空状圆台结构,其顶部设置为开口结构,在所述瓶体I内部设置有母液主通道3,在所述母液主通道3上连接有多个母液次通道4,在所述的母液次通道4上设置有多个细孔5,所述瓶盖2呈锥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瓶体I的顶部,在所述瓶盖2上设置有透气孔6,在所述瓶盖2顶部设置有提手7。进一步地,所述瓶盖2的边沿包裹设置在所述瓶体I顶部的开口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瓶盖2的内边沿和所述瓶体I顶部的开口外侧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瓶盖2和瓶体I通过螺纹对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母液主通道3直径大小是所述母液次通道4直径大小的两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先打开瓶盖2,在瓶体I内投入培养基料,从通孔中注入带有食用菌的母液,母液经过母液主通道、母液次通道,从细孔5流入培养基料中,然后盖上瓶盖2,充分地利用了培养基料,提高了培养效率。采用本技术的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可有助于瓶内空气的流动,提高食用菌的培养效率,由于瓶体I与瓶盖2是分体固定,取用方便,不会对食用菌造成损坏,可以拆卸更有利于灭菌和接种实际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适合规模化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包括瓶体(I)和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I)为上大下小的中空状圆台结构,其顶部设置为开口结构,在所述瓶体(I)内部设置有母液主通道(3 ),在所述母液主通道(3 )上连接有多个母液次通道(4 ),在所述的母液次通道(4 )上设置有多个细孔(5),所述瓶盖(2)呈锥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瓶体(I)的顶部,在所述瓶盖(2)上设置有透气孔(6 ),在所述瓶盖(2 )顶部设置有提手(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的边沿包裹设置在所述瓶体(I)顶部的开口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的内边沿和所述瓶体(I)顶部的开口外侧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瓶盖(2 )和瓶体(I)通过螺纹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液主通道(3)直径大小是所述母液次通道(4)直径大小的两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为上大下小的中空状圆台结构,其顶部设置为开口结构,在所述瓶体内部设置有母液主通道,在所述母液主通道上连接有多个母液次通道,在所述的母液次通道上设置有多个细孔,所述瓶盖呈锥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瓶体的顶部,在所述瓶盖上设置有透气孔,在所述瓶盖顶部设置有提手。采用本技术的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可有助于瓶内空气的流动,提高食用菌的培养效率,由于瓶体与瓶盖是分体固定,取用方便,不会对食用菌造成损坏,可以拆卸更有利于灭菌和接种实际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适合规模化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IPC分类】A01G1/04【公开号】CN204733635【申请号】CN201520418018【专利技术人】龙际川, 龙会华 【申请人】习水县龙洋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申请日】2015年6月1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养食用菌的养菌瓶,包括瓶体(1)和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为上大下小的中空状圆台结构,其顶部设置为开口结构,在所述瓶体(1)内部设置有母液主通道(3),在所述母液主通道(3)上连接有多个母液次通道(4),在所述的母液次通道(4)上设置有多个细孔(5),所述瓶盖(2)呈锥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瓶体(1)的顶部,在所述瓶盖(2)上设置有透气孔(6),在所述瓶盖(2)顶部设置有提手(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际川龙会华
申请(专利权)人:习水县龙洋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