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制盖子、封闭装置和容器装饮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931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成树脂制盖子、封闭装置和容器装饮料,其中,在由顶板部和从其周边垂下的圆筒部构成的盖本体的顶板部内面上,形成嵌入容器开口部的环状的内侧密封凸起,在圆筒部的内圆周面上形成与容器开口部的外螺纹螺纹配合的螺纹部,该螺纹部,其圆周方向形成角度为600~720°,并在分割部在长度方向上分割成多个分割螺纹部,前述分割部在圆周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设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封闭容器开口部的合成树脂制盖子、使用它的封闭装置和容器装饮料。本说明书以日本国的专利申请(特愿2002-57617号)为基础,该日本申请的记述内容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技术介绍
图6是表示原有的合成树脂制盖子的一个例子的图,在此所示的合成树脂制盖子41具有由顶板部2和从顶板部2周边下垂的圆筒部3构成的盖本体4。圆筒部3由水平划线6划分成主体部8和通过桥部7连结到主体部8的下端的TE环部9。在顶板部2的内面上凸出形成嵌入容器开口部内的环状的内侧密封凸起12。在主体部8的内圆周面上,形成与容器开口部的外螺纹螺纹配合的螺纹部40。螺纹部40的圆周方向形成角度、即从上端部40a到下端部40b的角度一般做成大约540°(约1.5圈)。在盖子41上螺纹部40在长度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分割螺纹部42、43。在盖子41上,把螺纹部40分割成分割螺纹部42、43的分割部44只设置在螺纹部40形成2层的部分上。即,螺纹部40由在1层上形成的一个长的分割螺纹部42和在2层上形成的多个短的分割螺纹部43构成。制造盖子41时,一般采用这样的方法,即采用外面用和内面用金属模具压缩合成树脂材料而使其成形,在从外面用金属模具中取出成形了的盖子41的同时,从该盖子41中拔出内面金属模具。在原有的盖子41上,由于分割螺纹部42和分割螺纹部43在长度和形成数量上不同,所以,形成分割螺纹部42的部分的螺纹部40的强度与形成分割螺纹部43的部分的螺纹部40的强度不同。为此,在安装了盖子41的容器的内压升高时(例如,安装在填充了碳酸饮料的容器上的场合或在开启盖子41后再次关闭的状态下内部溶液发酵了的场合等),该螺纹部40之中的强度较弱的分割螺纹部42和容器开口部的外螺纹的配合状态变得不充分,使盖子41的安装状态变得不正常,往往会降低密封性。另外,在盖子41上,由于螺纹部40的强度在圆周方向上偏置,所以在成形时,特别是在从盖子41拔出内面用金属模具时,盖子41成为相对于内面用金属模具倾斜的状态,过大的力施加在螺纹部40的一部分等上,在该部分上往往产生变形。在引起该变形的场合,使得盖子41的安装状态不正常,往往降低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维持高密封性的合成树脂制盖子。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树脂制盖子,其特征在于,在由顶板部和从该顶板部的周边垂下的圆筒部构成的盖本体的顶板部内面上凸出形成嵌入容器开口部的环状的内侧密封凸起,在圆筒部的内圆周面上形成与容器开口部的外螺纹螺纹配合的螺纹部,该螺纹部其圆周方向形成角度为600~720°,并且该螺纹部在分割部在长度方向被分割成多个分割螺纹部,前述分割部在圆周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树脂制盖子可以成为以下构成,即,连续地形成与位于离顶板部最近位置的分割螺纹部的下方相邻的分割螺纹部和与位于离顶板部最远的位置的分割螺纹部的上方相邻的分割螺纹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树脂制盖子可以成为以下构成,即,在顶板部上形成与容器开口部的开口端抵接的环状的开口端密封凸起,在把该合成树脂制盖子安装在容器开口部上时,该开口端密封凸起由容器开口部使其向扩径方向弯曲变形,直到与盖本体抵接。本专利技术的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容器和安装在该容器开口部上的合成树脂制盖子,在合成树脂制盖子中,在由顶板部和从该顶板部的周边垂下的圆筒部构成的盖本体的顶板部内面上凸出形成嵌入有容器开口部的环状的内侧密封凸起,在圆筒部的内圆周面上形成与容器开口部的外螺纹螺纹配合的螺纹部,该螺纹部其圆周方向形成角度为600~720°,并且该螺纹部在分割部在长度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分割螺纹部,前述分割部在圆周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容器装饮料,其特征在于,是在具有容器和安装在该容器开口部上的合成树脂制盖子的封闭装置内填充了饮料的容器装饮料, 在合成树脂制盖子中,在由顶板部和从该顶板部的周边垂下的筒部构成的盖本体的顶板部内面上,形成嵌入容器开口部的环状的内侧密封凸起,在圆筒部的内圆周面上形成与容器开口部的外螺纹螺纹配合的螺纹部,该螺纹部其圆周方向形成角度为600~720°,并且该螺纹部在分割部在长度方向上被分割成多个分割螺纹部,前述分割部在圆周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设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树脂制盖子的第1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A是表示图1所示的合成树脂制盖子的整体的剖视图。图2B是表示把图1所示的合成树脂制盖子装在容器开口部上的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树脂制盖子的第2实施方式的要部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合成树脂制盖子的安装过程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合成树脂制盖子的安装过程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原有的合成树脂制盖子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和图2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树脂制盖子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封闭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在此表示的封闭装置由容器和安装在其开口部20上的盖子1构成。在此所示的盖子1是被称为连衣裙状盖的盖子,其具有由圆板状的顶板部2和从顶板部2周边垂下的圆筒部3构成的盖本体4。圆筒部3由水平划线6(弱化线)划分成主体部8和由多个细的桥部7连接到主体部8的下端的开启证据环部(TE环部)9。在顶板部2内面上,向下方凸出地形成嵌入安装盖子1的容器开口部20内的环状的内侧密封凸起12。内侧密封凸起12在其嵌入容器开口部20内时,与容器开口部20的内圆周面20a无间隙的抵接,可以密封该容器开口部20。内侧密封凸起12的凸出长度最好为1~5mm。内侧密封凸起12的最大外径最好设定成大致等于容器开口部20的内径或者比容器开口部20的内径稍大一些。在顶板部2内面上,形成与容器开口部20的外圆周面抵接的外侧密封凸起13和与开口端20b抵接的开口端抵接凸起2a。在TE环部9的内圆周面上设置在开启盖子1时卡定在容器上来阻止TE环部9的移动的多个薄板状的作为卡定机构的凸出片11。凸出片11被形成能起伏的板状。在主体部8的内圆周面上,形成与在容器开口部20的外周上形成的外螺纹22螺纹配合的螺纹部10。螺纹部10以从上端部10a到下端部10b的圆周方向的形成角度为600~720°(较好的为640~720°,更好的为680~720°)的方式形成。在图示例中,螺纹部10的圆周方向形成角度约为720°(约2周)。在本专利技术中,螺纹部10的圆周方向形成角度也可以定为600~760°(较好的为600~800°,更好的为600~840°)。当螺纹部10的圆周方向形成角度小于该范围时,由于螺纹部10的强度在圆周方向上偏置,当安装了盖子1的容器的内压上升时,强度低的部分的螺纹部10(成为1段的部分)和容器开口部20的外螺纹22的配合状态不可靠,容易降低密封性。另外,由于螺纹部10的强度在圆周方向上偏置,所以在成形时,特别是在从盖子1中拔出内面用金属模具时,内面用金属模具相对于盖子1成为倾斜状态,会在螺纹部10的一部分上施加过大的力,在该部分的螺纹部10上容易产生变形。当该圆周方向形成角度大于上述范围时,容器内压上升时,螺纹部10的强度在圆周方向上偏置,螺纹部10和外螺纹22的配合状态不可靠,容易降低密封性。另外,在成形时,特别是在从盖1中拔出内面用金属模具时,会在螺纹部10的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树脂制盖子,在由顶板部和从该顶板部的周边垂下的圆筒部构成的盖本体的顶板部内面上凸出形成嵌入容器开口部的环状的内侧密封凸起,在圆筒部的内圆周面上形成与容器开口部的外螺纹螺纹配合的螺纹部,其特征在于,该螺纹部其圆周方向形成角度为 600~720°,并且该螺纹部在分割部在长度方向被分割成多个分割螺纹部,前述分割部在圆周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堤博明原田充春久野正敬
申请(专利权)人:奥科亚瓶盖系统日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