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制造盖、封闭装置和带容器的饮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818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成树脂制造盖、使用该合成树脂制造盖的封闭装置以及带容器的饮料。该合成树脂制造盖包括具有顶板部(2)和从其周缘部(2b)下垂的筒部(3)的盖本体(4)、嵌入容器口部(21)内的环状内侧密封突起(12),在顶板部和内侧密封突起(12)之间形成有连接部(15),在顶板部上形成有外侧薄壁部(16)。一旦容器内压上升,顶板部(2)向上方膨出变形,由连接部(15)向内侧密封突起(12)上施加向内侧的拉伸力。而且由于外侧薄壁部(16)弯曲变形,位于比其靠内侧的部分很大幅度地向上方膨出变形,内侧密封突起(12)的形成部分中顶板部(2)的斜度增大。因而,内侧密封突起(12)在内侧位移,容器内的气体容易排出到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关闭容器口部的合成树脂制造盖、使用该盖的封闭装置以及装填在容器中的容器。本说明书基于日本专利申请(特願2003-328992号),该日本专利申请的记载内容成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技术介绍
作为合成树脂制造的盖,现有技术中广泛使用如下盖,即,包括顶板部和从该顶板部周缘下垂的筒部,且在顶板部内表面上突出形成有嵌入容器口部的环形内侧密封突起(例如参考特开2002-211605号公报)。图6A和6B显示了具有内侧密封突起的合成树脂制盖的一个示例,盖31包括盖本体4,该盖本体4具有顶板部2和从其周缘部2b下垂的筒部3。筒部3由水平刻痕6而划分为主部8、由跨接部7而与主部8相连的显著削弱环部(tamper evidence ring)(TE环部)9。在主部8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螺纹部10,其与形成在容器口部21外表面21c上的外螺纹22啮合。在TE环部9的内表面上设置了突出部(tab)11,其在打开盖1时固定在容器口部上并阻止TE环部9移动。在顶板部2的内表面2a上形成有嵌入容器口部21内的环形内侧密封突起12。在内侧密封突起12前端部的外表面上形成有与容器内表面21a接触的环形接触凸部12a。在顶板部2上形成有与容器口部21的开口端面21b接触的开口端密封突起13,以及与容器口部21的外表面21c接触的外侧密封突起14。
技术实现思路
一旦打开了盖并再次关闭所述盖(下文简称为再闭)时,由容器内溶液发酵等,容器内压增大。此时存在盖容易从容器上脱落的问题。因而,希望获得技术,在再闭后容器内压增大时,能够将容器内的气体排出到外部,从而降低容器内压。鉴于上述情况,提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开启后再闭时防止容器内压过度上升的合成树脂制造盖、封闭装置以及装填在容器中的容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树脂制造盖包括具有顶板部和从其周缘部下垂的筒部的盖本体,在顶板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嵌入容器口部内的环状内侧密封突起,在顶板部的内表面和内侧密封突起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对顶板部和内侧密封突起进行连接的连接部,在顶板部上,在形成有内侧密封突起的部分和上述周缘部之间任意位置上,形成有比所述周缘部还薄的外侧薄壁部。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树脂制造盖上,顶板部和筒部的接合部的内表面侧截面曲率半径大于等于0.6毫米。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树脂制造盖上,比内侧密封突起更靠内侧部分的顶板部具有形成了上述连接部的外周侧部分和形成在该外周侧部分内侧上的内侧薄壁部,该内侧薄壁部形成得比所述外周侧部分薄。外周侧部分的厚度最好为0.5~3毫米。外周侧部分的宽度最好为0.5~10毫米。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树脂制造盖上,安装在容器口部上时,筒部内表面和形成在容器口部的外表面上的外螺纹前端的距离最好小于等于1毫米。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树脂制造盖上,安装在容器口部上时,形成在筒部上的螺纹部前端和容器口部外表面的距离最好小于等于1毫米。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树脂制造盖上,最好在顶板部上形成与容器口部的开口端面接触的开口端密封突起。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树脂制造盖上,内侧密封突起由最大外径部与容器口部的内表面接触,最大外径部的高度位置最好设定为,其最大外径部和开口端密封突起下端的高低差为1~4毫米。在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树脂制造盖上,在顶板部上,形成了与容器口部外表面接触的外侧密封突起,外侧密封突起最好形成得其突起下端和开口端密封突起下端的高低差小于等于3毫米。顶板部的弯曲弹性率最好为500~2000MPa。构成合成树脂制造盖的材料密度最好为0.85~0.97克/立方厘米。本专利技术的封闭装置包括容器、安装在容器口部上的合成树脂制造盖,该合成树脂制造盖包括具有顶板部以及从其周缘部下垂的筒部的盖本体,在顶板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嵌入容器口部内的环状内侧密封突起,在顶板部的内表面和内侧密封突起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对顶板部和内侧密封突起进行连接的连接部,在顶板部上,在形成有内侧密封突起的部分和上述周缘部之间任意位置上,形成有比该周缘部还薄的外侧薄壁部。本专利技术的带容器的饮料是一种在包括容器、安装在容器口部上的合成树脂制造盖的封闭装置内装填了饮料的带容器的饮料,该合成树脂制造盖包括具有顶板部以及从其周缘部下垂的筒部的盖本体,在顶板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嵌入容器口部内的环状内侧密封突起,在顶板部的内表面和内侧密封突起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对顶板部和内侧密封突起进行连接的连接部,在顶板部上,在形成有内侧密封突起的部分和上述周缘部之间任意位置上,形成有比该周缘部还薄的外侧薄壁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封闭装置一实施例一部分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封闭装置的合成树脂制造盖的要部的放大视图;图3是表示将图1所示合成树脂制造盖安装在容器口部上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合成树脂制造盖的横剖视图;图5是表示图1所示合成树脂制造盖要部的放大视图;图6A是表示现有技术中合成树脂制造盖一个示例的整体视图;图6B是表示将图6A所示合成树脂制造盖安装在容器口部上状态的要部的放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封闭装置一实施例,图2~4显示在该封闭装置中所使用的合成树脂制造盖。图1所示封闭装置由容器20、安装在容器口部21上的合成树脂制造盖1组成。而且在下文说明中,所谓的内侧和外侧意味着盖1径向的内侧和外侧。容器20可以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的合成树脂、玻璃、金属等制造的容器。盖1包括盖本体4,该盖本体4具有顶板部2和从其周缘部2b下垂的筒部3。筒部3由水平刻痕6(弱化线)而划分为上部主部8和显著削弱环部(TE环部)9,该TE环部9由多个细跨接部7而与主部8下端相连。在主部8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形成在容器口部21外表面21c上的外螺纹22啮合的螺纹部10。在TE环部9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作为锁止机构的突出部11,其在打开盖1时锁止在容器口部21的膨胀出台阶部23上并阻止TE环部9移动。突出部11形成为可起伏的板状。如图2和图3所示,嵌入容器口部21内的环形内侧密封突起12向下方突出地形成在顶板部2的内表面2a上。与容器内表面21a接触的环形接触凸部12a形成在内侧密封突起12前端部的外表面上。当内侧密封突起12嵌入容器口部21内时,接触凸部12a的最大外径部12d无间隙地与容器内表面21a接触,能够对容器口部21进行密封。最大外径部12d的外径最好设定得比容器口部21的内径稍大。与容器口部21开口端面21b接触的开口端密封突起13、与容器口部21外表面21c接触的外侧密封突起14向下方突出地形成在顶板部2上,且形成在内侧密封突起12的外侧。连接顶板部2和内侧密封突起12的连接部15形成在顶板部2的内表面2a和内侧密封突起12的内表面12b之间。连接部15使内侧密封突起12相对于顶板部2牢固地固定,维持内侧密封突起12相对于顶板部2的角度恒定。如图所示,连接部15是相对于顶板部2大致垂直的大致三角形板状,沿径向形成。连接部15的上缘部15a一体地固定在顶板部内表面2a上,侧缘部15b一体地固定在内侧密封突起12的内表面12b上。连接部15最好具有朝向外侧缓缓下降的形状。连接部15最好与顶板部2和内侧密封突起12一体形成。如图2所示,连接部15的高度A最好为0.5~5毫米(优选为1~4毫米)。如果高度A达不到上述范围,则在内压升高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树脂制造盖(1),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本体(4),该盖本体(4)具有顶板部(2)和从其周缘部(2b)下垂的筒部(3),在顶板部(2)的内表面(2a)上形成有嵌入容器口部(21)内的环状内侧密封突起(12),在顶板部的内 表面和内侧密封突起的内表面(12b)之间形成有连接部(15),该连接部(15)连接顶板部和内侧密封突起, 在顶板部上,在形成有内侧密封突起的部分(12c)和上述周缘部之间任意位置上,形成有比所述周缘部还薄的外侧薄壁部(1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松浩一西岛真人
申请(专利权)人:奥科亚瓶盖系统日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