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930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解除将相邻的侧壁(2、3)间相互锁定的锁定机构(2b、2d、3c)的锁定状态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于一方相对的侧壁(3)上,同时,前述解除锁定机构由具有使形成于另一方相对的侧壁(2)的卡定弹性片(2d)弯曲的推出部(4b、8b、10b)的推出构件(4、8、10)和由一次操作动作即可使前述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的操作构件(5、9、11)构成。由于由具有使形成于另一方相对的侧壁的卡定弹性片弯曲的推出部的推出构件和由一次操作动作即可使前述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的操作构件构成解除锁定机构,可提高对相邻的侧壁的锁定机构的锁定的解除作业的操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围着底部配设的侧壁可重叠于底部地折叠起来的折叠容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公知的折叠容器由在平面形状形成为大致成长方形的底部的相对的长边部通过铰链构件连结的长侧壁、和同样在上述底部的相对的短边部通过铰链连结的短侧壁构成,通过将短侧壁与长侧壁相对底部大致垂直地竖立起、组装成箱形,同时在折叠时,使长侧壁与短侧壁重叠于底部上面而折叠起来。在组装成箱形状态下,长侧壁或短侧壁以使其不向底部倒下的方式相互间由锁定机构锁定。该锁定机构具有形成于长侧壁或短侧壁且在前端形成有凸条突起的有弹性的板状体,在组装成箱形的状态下,通过使形成于板状体上的凸条突起抵接于未形成有板状体的一方侧壁的内壁面,而使得侧壁不向底部方向倒下。在现有的这种折叠容器中,为解除不使长侧壁和短侧壁向底部方向倒下而配置的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必须将手伸入组装成箱形的折叠容器内部、来解除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因此,有着解除锁定机构之锁定状态的操作性差的问题。另外,即使在锁定机构配设于折叠容器的外部的情况下,也必须分别用两手来移动一对锁定机构,存在不能迅速进行解除锁定作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折叠容器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在具有底部和通过铰链构件连结于底部上的4个侧壁,并且可使侧壁重叠于底部地折叠起来的折叠容器中,第一,用于解除锁定相邻接侧壁间的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于一方的相对的侧壁上的同时,由具有使形成于另一方的相对的侧壁上的卡定弹性片弯曲的推出部的推出构件、和由一次操作动作即可使前述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的操作构件构成前述解除锁定机构;第二,通过使操作构件向上下方向移动,使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第三,通过使操作构件向接近侧壁方向移动,使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第四,通过使操作构件转动,使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容器被组装成箱形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容器的组装中途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容器的被折叠了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配置于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的解除锁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的局部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容器组装成了箱形的状态的角部附近的局部水平断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侧的正视图。图8同样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侧的正视图。图9是和图6同样的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容器组装成箱形的状态的角部附近的局部水平断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转动当中的状态的折叠容器的局部立体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配设于折叠容器短侧壁的解除锁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解除锁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图1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的局部立体图。图14同样是图1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的局部立体图。图15是配设于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的解除锁定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的局部立体图。图17是图15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侧的正视图。图18同样是图15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折叠容器的短侧壁侧的正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边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但只要不超出本专利技术宗旨,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容器的整体构造是,由底部1、以铰链连结于底部1的相对的长侧壁2、和同样以铰链连结于底部1的相对的短侧壁3构成。从图1所示的组装成了箱形的状态,首先,像图2所示的那样使短侧壁3重叠于底部1地倒下,接着,使长侧壁2重叠于已重叠在底部1的短侧壁3上地倒下,像图3所示的那样,可将折叠容器折叠为高度低的、紧凑的状态。另外,若从图3所示的状态,将长侧壁大致垂直地立起、接着将短侧壁3大致垂直地立起,即可像图1所示那样,将折叠起来的折叠容器组装成箱形。首先,主要借用图1、图3与图6来说明长侧壁2。长侧壁2具有横长的大致长方形形状的板状部2a,在长侧壁2的两垂直端形成有大致垂直于板状部2a、且沿长侧壁2的内壁面方向延伸的纵长结合部2b,在结合部2b上在上下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形成适当数量的大致平行于板状部2a的配合孔2b1(在本实施例中,形成3个配合孔2b1)。在长侧壁2的板状部2a的上部两端角部附近分别形成コ字形的缝2c,通过形成该コ字形的缝2c,则以缝2c围着的部分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悬臂状的卡定弹性片2d。在该卡定弹性片2d的内壁面侧前端突出设置卡定突部2d1,卡定突部2d1的结合部2b侧形成为与结合部2b的内壁面侧的面2b2大致平行的垂直面2d2,同时,在卡定突部2d1上从垂直面2d2向长侧壁2的内壁面形成倾斜面2d3。另外,卡定弹性片的卡定突部2d1,其前端形成为从长侧壁2的内壁面突出规定的量。接着,用图1、图2与图4-图6说明短侧壁3。短侧壁3,具有横长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部3a,在板状部3a上,沿板状部3a的上下端边与左右端边延设着相对于板状部3a的面垂直地延伸的周边肋3b。在形成周边肋3b的大致垂直的侧部3b1的外侧形成纵长的伸出部3c,在伸出部3c上沿侧部3b1形成适当数量的配合突部3c1(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形成于上述结合部2b上的3个配合孔2b1,形成有3个配合突部3c1)。配合突部3c1构成为可插入上述长侧壁2的结合部2b上形成的配合孔2b1。构成短侧壁3的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的下方,隔开规定间隔形成与上部水平部3b2平行的水平肋3d以连结相对的侧部3b1。在由构成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和相对的侧部3b1及水平肋3d围成的区域(以下称作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中,配设着由克服其弹性力推出形成于上述长侧壁2上的卡定弹性片2d的推出构件和使该推出构件移动的操作构件构成的解除锁定机构。3e是垂设于构成短侧壁3的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的下面的两端部附近、并延伸到水平肋3d附近的一对垂设框;3f是连结垂直框3e与水平肋3d并在与板状部3a间有规定间隙的导向板。3g是在比垂设于构成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下面的两端部附近的垂设框3e更靠近短侧边3的中央的板状部3a的外面3a1上突设的卡定片,卡定片3g具有板状部3g1和形成于板状部3g1的前端部的楔状部3g2。3h是形成于短侧壁3的板状部3a的外面3a1的大致中央部的纵长的导向突条部,形成有1根,用于对垂设框3e与水平肋3d架桥。上述卡定片3g与导向中突条部3h配设于由构成周边肋3b的上部水平部3b2和相对的侧部3b1及水平肋3d围成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区域R1内;另外,垂设框3e、导向板3f与结合片3g夹着一体形成于板状部3a的外面3a1的大致中央部的导向突条部3h分别成一对配置于线对称的位置。3i是形成于由上述垂设框3e的靠近短侧壁3的中央的垂直壁3e1和上部水平部3b2的下面形成的角部的角部导向板。3j由位于周边肋3b的侧部3b1侧的、从上部水平部3b2的下面垂下的垂直部3j1和从该垂直部3j1的下端向周边肋3b的侧部3b1方向向下方倾斜、并连接于侧部3b1的倾斜部3j2构成,是弹性条片所抵接的弹性条片抵接框,该弹性条片形成于构成后述的解除锁定机构的推出构件。另外,3k是位于弹性条片抵接框3j的倾斜部3j2与水平肋3d之间,并穿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容器,具有底部和通过铰链构件连结于底部上的4个侧壁,并且通过将侧壁重叠于底部而可折叠,其特征在于,用于解除锁定相邻的侧壁间的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的解除锁定机构配设于一方相对的侧壁上;并且、前述解除锁定机构由具有使形成于另一方相对的侧壁上的卡定弹性片弯曲的推出部的推出构件、和由一次操作动作即可使前述推出构件的推出部移动的操作构件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村敏弘
申请(专利权)人:三甲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