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防擅用安全装置的铰接盖外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916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容器的铰接盖外封(30;100;200),它包括一外封本体(32;214),其顶部设置有一环形台肩(42;108;212)和一引导到出口(50)的贯穿的通道(38)。铰接盖外封还包括一铰接盖(34;114;208),它设置有一盖壳(48;112;216),它借助于一铰链(56)可在一关闭位置与一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它设置有一盖壳的径向下陷部(58;118;220),它位于铰接盖(34;114;208)的面上同时在铰接盖(34;114;208)的部分圆周上延伸。该铰接盖外封还包括一防擅用安全带(60;104;204),它沿圆周方向在外封本体(32;214)的环形台肩(42;108;212)上延伸,它的底部边缘通过诸预定的断裂点(64)附连于环形台肩(42;108;212),当铰接盖(34;114;208)处于原始的关闭位置时它以弧形方式突出到下陷部(58;118;220)内。为了形成一可揭去的开口(66),盖外封(48;112;216)的下陷部(58;118;220)的圆周的长度,在至少沿盖外封(48;112;216)的圆周方向上大于防擅用安全带(60;104;204)的圆周长度。当在指示其非被擅用状态的位置中时,防擅用安全带(60;104;204)被一装置(68、70、72、74、76、78、80、82;106、108、110;202、206、210)固定,借助于该装置防擅用安全带(60;104;204)和铰接盖(34;114;208)以一可靠的和/或非可靠的接合方式彼此连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用于容纳自由流动材料的容器的铰接盖外封,它包括——一外封本体,其可具有底部、通过容器的开口连接于容器的敞开的端部,以及在其顶侧具有一环形台肩和用于自由流动材料的贯穿的通道,该贯穿的通道连接于容器内部,并在出口的外面敞开;——一带有一盖壳(lid shell)的铰接盖,其通过一铰链铰接在外封本体的顶部的周缘上,以使它可在一部分地接合在外封本体上并关闭出口的位置和一暴露出口的位置之间转动;—盖壳的一径向下陷部,它设置在铰接盖的前侧上,该前侧位于铰链的相对侧,并在铰接盖的圆周部分上延伸;—一可揭去的防擅用的安全带,它以一弧形的方式沿圆周方向在外封本体的环形台肩的外周缘上延伸,并具有通过预定的断裂点紧固在环形台肩上的它的底部边缘,在铰接盖的原始关闭位置突出到外封本体的圆周的部分上的呈弧形方式的盖壳的下陷部内,盖壳的下陷部具有一圆周长度,该圆周长度至少沿盖壳的圆周方向的尺寸大于防擅用安全带的圆周长度,以便形成一用于防擅用安全带的可揭去的开口。
技术介绍
上述的一般类型的转动外封属于现有技术,它们通常用于诸如自由流动的身体护理产品,例如润肤液、洗浴膏或润肤油的消费用品,或家务和厨房保洁产品,例如家具上光剂或炊事用具清洁剂,或用于添加或调味食品的物质,例如调味番茄酱或酱油的容器或瓶。带有防擅用安全装置的这样的铰接的外封还用于药店和药房内的材料,以使材料明显看出,这样的包括一容器和铰接盖的包装未经授权已经擅自动用。用于这样铰接的外封的防擅用安全装置构成大批量生产的物品,它们必须能以成本有效的方式生产,尤其是,必须确保防擅用安全装置的高度可靠性。因此,目的在于进一步改进用于这样铰接的外封的防擅用安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装备有一防擅用安全带的这样的容器防止被擅自动用的能力,以致达到这样的效果防擅用安全带在其顶部边缘处抓不住,在具有或不具有工具类物品的帮助,以致不能损坏将防擅用安全带连接到外封本体的预定的断裂点的情况下,就不能围绕预定断裂点将其向外弯曲。本专利技术实现该目的在于,在指示未动用状态且被保护在铰接盖的下陷部内的垂直位置中,防擅用安全带通过一保持装置而被固定,且以形状配合和/或压力配合的方式连接到铰接盖上。这相当提高了防备铰接盖外封被擅自动用的能力,因为如果没有出现显然的迹象,即不损坏将防擅用安全带连接到外封本体的预定的断裂点,以及不造成从外封本体揭去防擅用安全带的结果,则要打开铰接盖外封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至少一个卡入的钩,相对于铰接盖外封的主轴线从形成下陷部的径向内后壁的盖壳的底部边缘沿径向向外突出。防擅用安全带在其底部边缘的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卡入钩(snap-in hook)的闩锁边(latching edge)。此外,至少一个锁定开口设置在铰接盖的握持突脊(grippingridge)的底侧上,这至少部分地关闭防擅用安全带的顶部边缘。在该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结构中,至少一个锁定销从防擅用安全带的顶部边缘向上突出,至少一个对应的锁定孔设置在铰接盖的握持突脊的底侧。防擅用安全带固定在外封本体的环形台肩的一沿轴线偏移的径向外弧形台阶部分上,该径向宽度近似对应于防擅用安全带的径向宽度和盖壳上的卡入钩的径向宽度之和。握持突脊或多或少可在一半圆上延伸,并在铰接盖的完好无损的位置内覆盖在防擅用安全带的至少顶部边缘上,并与防擅用安全带的圆周表面对齐。根据一第二实施例,诸保持元件一体地形成在防擅用安全带的内面上,这些保持元件沿径向向内延伸,铰接盖借助于处于铰接盖的关闭位置的它的盖壳坐在诸保持元件上。这里,保持元件可能成为U形并围绕关闭的铰接盖的盖壳接合,在此情形中,两个U形腿中的一个由防擅用安全带形成,U形的横档从其底部边缘沿径向向内延伸为一用于盖壳的支承并汇合到平行于防擅用安全带的径向内表面延伸的第二U形腿内。这些U形保持元件较佳地布置在卡入钩的两侧上。根据一第三实施例,防擅用安全带的至少一个闩锁边和铰接盖的至少一个卡入钩可由至少一个闩锁舌(latching tongue)形成,该闩锁舌是防擅用安全带的一体的构成部分,它沿外封本体的环形台肩的方向沿径向向内延伸,其自由端终止在离环形台肩的一轴向距离处。朝向闩锁边的卡入钩的那侧较佳地布置在盖壳的底部边缘的高度,该底部边缘的高度被减小了卡入钩的高度。还有利地是,如果盖壳的至少一个沿径向向内的凹处部分在其径向下陷部的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的外闩锁台肩(latching shoulder),该闩锁台肩接合在处于铰接盖的关闭位置的防擅用安全带的闩锁舌的闩锁边缘的下面。在该第三实施例的另一结构中,建议将盖壳的径向凹处部分设计为一轴向平行的导向槽,用来闩锁防擅用安全带的舌,并沿径向向内偏移一定的程度,偏移程度近似地对应于防擅用安全带和其闩锁舌以及铰接盖的卡入钩的尺寸之和。如果闩锁台肩的朝外封本体的底部边缘与盖壳的底部边缘相对齐,则是更有利的。附图说明下面参照外封的示范的实施例的示意的附图较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诸附图中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打开的铰接盖外封的第一实施例的三维视图;图2示出沿图4中的打开的铰接盖外封的截面线“II-II”的纵向截面图;图3示出处于关闭状态的图1和2中的铰接盖的中央的纵向截面图;图4示出根据图1的打开的铰接盖外封的平面图;图5示出沿图4中的截面线“V-V”的、图1至4中的铰接盖外封的另一截面图;图6示出根据图5的铰接盖,但它处于关闭状态;图7示出处于关闭状态的、图1至6中的铰接盖的正视图;图8示出沿图5中的箭头VIII的方向的打开的铰接盖的视图;图9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处于打开位置的铰接盖外封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示出图9中的铰接盖外封的平面图;图11示出沿图9中的箭头XI的方向的打开的铰接盖的后视图;图12示出沿图10中的截面线“XII-XII”的方向的铰接盖外封的中央的纵向截面图;图13示出沿图9中的箭头XIII的方向的铰接盖的、处于打开状态的外封本体前视图;图14示出处于关闭状态的、根据图12的铰接盖;图15示出根据图9至14的关闭的铰接盖外封的正视图;图16示出铰接盖外封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7示出图16中打开的铰接盖外封的平面图;图18示出沿图17中的截面线“XVIII-XVIII”的方向的中央的纵向截面图;图19示出沿图16中的箭头XIX的方向的、根据图16的打开的铰接盖外封的后视图;图20示出沿图16中的箭头XX的方向的、打开的铰接盖外封的正视图;图21示出处于关闭状态的、图18中的铰接盖外封的中央的纵向截面图;以及图22示出图16至21中的关闭的铰接盖外封的前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8示出铰接盖外封30的第一实施例,其用于容纳自由流动的材料的瓶或容器,瓶或容器本身是熟知的,因此图中未予示出。该铰接盖外封30包括一外封本体32,它可具有其底部,通过容器的开口连接到容器的敞开端,在其顶侧上具有一环形台肩42和一用于自由流动材料的贯穿的通道38,该通道连接到容器内部并打开在出口50内。铰接盖34还设置有一盖壳48,该盖壳通过一铰链铰接在外封本体32的顶部的周缘上,以使它可在一部分地接合在外封本体32上并关闭出口50的位置与一它暴露出口50的位置之间转动。盖壳48的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容纳自由流动材料的容器的铰接盖外封(30;100;200),它包括:--一外封本体(32;214),它可具有底部、通过容器的开口连接于容器的敞开的端部,以及,在其顶部具有一环形台肩(42;108;212)和用于自由流动材料的贯穿的通道(38),该贯穿的通道连接到容器的内部,并在出口(50)的外面敞开;--一带有一盖壳(48;112;216)的铰接盖(34;114;208),它通过一铰链(56)铰接在外封本体(32;214)的顶部的周缘上,以使它可在一部分地接合 在外封本体(32;214)上并关闭出口(50)的位置与一暴露出口(50)的位置之间转动;--一盖壳(48;112;216)的径向下陷部(58;118;220),它设置在铰接盖(34;114;208)的前侧上,该前侧位于铰链(56)的 相对侧,并在铰接盖(34;114;208)的圆周部分上延伸;--一可揭去的防擅用安全带(60;104;204),它以弧形方式沿圆周方向在外封本体(32;214)的环形台肩(42;108;212)的外周缘上延伸并具有通过诸预定的断裂点 (64)紧固在环形台肩(42;108;212)上的它的底部边缘,在铰接盖(34;114;208)的原始关闭位置突出到外封本体(32;214)的部分圆周上的呈弧形方式的盖壳(48;112;216)的下陷部(58;118;220)内,盖壳(48;112;216)的下陷部(58;118;220)具有一沿圆周的长度,它至少沿盖壳(48;112;216)的圆周方向的尺寸大于防擅用安全带(60;104;204)的圆周长度,以便形成一用于防擅用安全带(60;104;204)的可揭去的开口(66)其特征在于,在指示其完好无损状态的垂直位置中,它被保护在铰接盖(34;114;208)的下陷部(58;118;220)内,防擅用安全带(60;104;204)被一装置(68、70、72、74、76、78、80、82;106、1 08、110;202、206、210)固定,借助于该装置防擅用安全带(60;104;204)和铰接盖(34;114;208)以一形状配合或力配合的方式彼此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格拉斯瓦尔德G牙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西奎斯特罗夫勒塑料加工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