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磨削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8186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式磨削工具,无需较大的力就能够进行环形磨削带的更换作业。带式磨削工具(100)在设于工具主体(110)上的驱动带轮(140)与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带轮支承杆(130)的空转带轮(145)之间挂绕有环形磨削带(148),且具备:弹簧(160),其相对于工具主体向前方对带轮支承杆施力,使空转带轮向前方按压环形磨削带而对环形磨削带施加张力;和弹簧支承构件(170),其可移动地安装在工具主体上,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第一位置是压缩并支承弹簧(160)且形成使空转带轮对环形磨削带施加张力的状态的位置,该第二位置是弹簧支承构件从第一位置位移以减小弹簧(160)的压缩的量并减小张力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式磨削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磨削工具,尤其是涉及通过驱动环形磨削带旋转使其与对象物抵接来进行该对象物的磨削的带式磨削工具。
技术介绍
带式磨削工具具备:被马达驱动而旋转的驱动带轮、旋转自如的空转带轮、以及挂绕在驱动带轮与空转带轮上的环形磨削带,该带式磨削工具是通过使随着驱动带轮的旋转而被驱动旋转的环形磨削带与对象物抵接来磨削该对象物的磨削工具。用于支承空转带轮的带轮支承杆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方式保持于设置有驱动带轮的工具主体,且被工具主体内所设置的弹簧向前方施力。利用该弹簧的作用力而向挂绕在驱动带轮与空转带轮上的环形磨削带施加张力。环形磨削带属于消耗品,在进行磨削作业而磨损到某种程度的阶段,需要进行更换。当进行更换作业时,通常将带轮支承杆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后方压入后被锁定机构维持在后退的位置,卸下覆盖驱动带轮的罩来进行环形磨削带的拆卸、安装作业。(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8216号然而,在如上那样的环形磨削带的更换作业中,必须以进一步对为了向环形磨削带施加张力而已被压缩并产生作用力的弹簧进行压缩的方式压入带轮支承杆,因此对该操作而言需要较大的力。有时一天要进行数次环形磨削带的更换作业,对作业者来说,这样的作业是很麻烦的。另外,还需要设置用于将带轮支承杆维持在压入状态的锁定机构等,伴随于此,部件个数增加,组装作业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对此,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那样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须较大的力就能够进行环形磨削带的更换作业的带式磨削工具。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式磨削工具,该带式磨削工具具备:工具主体;驱动带轮,其设置在该工具主体上,且被马达驱动而旋转;空转带轮,其设定在从该驱动带轮向前方分离的位置处,在该空转带轮与驱动带轮之间架设有环形磨削带;带轮支承杆,其具有将该空转带轮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前端部,且从该前端部向后方延伸而支承于所述工具主体;弹簧,其相对于所述工具主体向前方对该带轮支承杆进行施力,使支承于该带轮支承杆的空转带轮向前方按压所述环形磨削带,从而对所述环形磨削带施加张力;以及弹簧支承构件,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工具主体上,该弹簧支承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是在与所述带轮支承杆之间压缩并支承所述弹簧、且形成使所述空转带轮对所述环形磨削带施加张力的状态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该弹簧支承构件从该第一位置位移而减小所述弹簧的所述压缩的量并减小所述张力的位置。在该带式磨削工具中,通过将弹簧支承构件设在第二位置处,能够减小使带轮支承杆朝向后方后退所需的力,因此在更换环形磨削带时,容易使带轮支承杆后退,以使得解除该环形磨削带的张力而使环形磨削带松弛。优选地,也可以是,所述弹簧支承构件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不按压所述弹簧,所述带轮支承杆不压缩所述弹簧而能够向后方移动。当弹簧支承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带轮支承杆不会被弹簧向前方施力,从而能够更容易地使带轮支承杆向后方移动。另外,无需设置用于将带轮支承杆维持在后方的锁定机构,因此减少了部件个数并且也容易进行组装作业。具体而言,也可以是,所述弹簧支承构件被安装为能够以在所述工具主体上设置的枢轴为中心而枢轴转动,所述弹簧支承构件通过以所述枢轴为中心进行枢轴转动而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通过使弹簧支承构件进行枢轴转动而如凸轮那样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减小使弹簧支承构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来对弹簧进行压缩时的力。更具体而言,也可以是,所述枢轴处于从所述弹簧的长度轴线偏移的位置。通过成为这种结构,即便在限制弹簧支承构件的可枢轴转动的角度范围的情况下,也容易使按压弹簧的面移动足以增减弹簧的作用力的量。或者也可以是,所述弹簧支承构件被安装为能够在横穿所述弹簧的长度轴线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弹簧支承构件通过在所述横穿的方向上移动而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优选地,也可以是,所述带式磨削工具还具备在所述弹簧支承构件上安装的罩,所述工具主体还具有:上部前表面开口部,其供在所述驱动带轮与所述空转带轮之间挂绕的所述环形磨削带的上侧行驶部分通过;下部前表面开口部,其供所述环形磨削带的下侧行驶部分通过;以及侧面开口部,其与所述上部前表面开口部以及所述下部前表面开口部连接,且以使所述驱动带轮的侧面部露出的方式开口,当所述弹簧支承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罩覆盖所述侧面开口部,当所述弹簧支承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罩使所述侧面开口部露出而能够处理所述驱动带轮,从而能够借助该所述侧面开口部而将所述环形磨削带相对于所述驱动带轮安装或者拆卸。由于弹簧支承构件与罩成为一体,从而在一个操作中完成解除环形磨削带的张力的操作与打开罩而能够处理驱动带轮的操作,因此更容易进行环形磨削带的更换作业。此外,为了能够驱动环形磨削带旋转而必须将弹簧支承构件设在第一位置,但此时驱动带轮被罩覆盖,因此不会在驱动带轮露出的状态下驱动环形磨削带旋转,从而降低了作业者的手等因误操作而卷入被旋转驱动的环形磨削带与驱动带轮之间的危险性。更优选地,也可以是,所述带轮支承杆具有弹簧收容孔,该弹簧收容孔从该带轮支承杆的后端面朝向前方延伸,且在该带轮支承杆内具有前端面,所述弹簧收容在所述弹簧收容孔内,以使得该弹簧的前端部与所述弹簧收容孔的所述前端面抵接。通过成为这种结构,能够使弹簧在可配置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增长,能够使用比较长的弹簧。弹簧越长,越容易减小作用力相对于弹簧的压缩量变化的变化量,因此例如能够减小环形磨削带延伸等使其周长变化而使弹簧的压缩量发生了变化时的作用力的变化,能够减小施加给环形磨削带的张力的变动。优选地,也可以是,所述带式磨削工具还具备与所述弹簧的后端部卡合的弹簧座,所述弹簧支承构件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弹簧座卡合并借助该弹簧座按压所述弹簧。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带式磨削工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以剖面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式磨削工具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2是将图1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表示带式磨削工具的弹簧支承构件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图3是与图2相同的图,表示弹簧支承构件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状态。图4是与图2相同的图,表示弹簧支承构件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图5是图1的带式磨削工具的侧视图,表示弹簧支承构件处于第一位置且罩被关闭的状态。图6是与图5相同的图,表示弹簧支承构件处于第二位置且罩被打开的状态。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式磨削工具的剖面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式磨削工具的剖面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式磨削工具100具备:收容气动机102和驱动带轮140的工具主体110、从该工具主体110向与驱动带轮140的旋转轴线142呈直角的方向上的前方延伸的带轮支承杆130、以及通过轴承146旋转自如地安装于该带轮支承杆130的前端部132的空转带轮145,环形磨削带148被挂绕在驱动带轮140与空转带轮145之间。在带轮支承杆130上,在空转带轮145的后方的位置处设置有追踪机构,从而能够在侧面方向(从图中观察为上下方向)上调整环形磨削带被挂绕时的空转带轮的位置。气动机102被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式磨削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式磨削工具,其中,所述带式磨削工具具备:工具主体;驱动带轮,其设置在该工具主体上,且被马达驱动而旋转;空转带轮,其设定在从该驱动带轮向前方分离的位置处,在该空转带轮与驱动带轮之间架设有环形磨削带;带轮支承杆,其具有将该空转带轮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前端部,且从该前端部向后方延伸而支承于所述工具主体;弹簧,其相对于所述工具主体向前方对该带轮支承杆进行施力,使支承于该带轮支承杆的空转带轮向前方按压所述环形磨削带,从而对所述环形磨削带施加张力;以及弹簧支承构件,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工具主体上,该弹簧支承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是在与所述带轮支承杆之间压缩并支承所述弹簧、且形成使所述空转带轮对所述环形磨削带施加张力的状态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该弹簧支承构件从该第一位置位移而减小所述弹簧的所述压缩的量并减小所述张力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2.28 JP 2013-0397401.一种带式磨削工具,其中,所述带式磨削工具具备:工具主体;驱动带轮,其设置在该工具主体上,且被马达驱动而旋转;空转带轮,其设定在从该驱动带轮向前方分离的位置处,在该空转带轮与驱动带轮之间架设有环形磨削带;带轮支承杆,其具有将该空转带轮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前端部,且从该前端部向后方延伸而支承于所述工具主体;弹簧,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相对于所述工具主体向前方对该带轮支承杆进行施力,使支承于该带轮支承杆的空转带轮向前方按压所述环形磨削带,从而对所述环形磨削带施加张力;以及弹簧支承构件,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工具主体上,该弹簧支承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是在与所述带轮支承杆之间压缩并支承所述弹簧、且形成使所述空转带轮对所述环形磨削带施加张力的状态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该弹簧支承构件从该第一位置位移而减小所述弹簧的所述压缩的量并减小所述张力的位置,所述弹簧支承构件具备:弹簧支承突起部,其具有以所述弹簧支承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为基准而面朝前方与所述弹簧的后端部抵接的弹簧支承面和从该弹簧支承面的周缘向后方延伸的外侧面;以及在从该弹簧支承突起部的后端向所述弹簧的长度轴线的一侧偏移的位置,能够绕在沿横穿所述长度轴线的方向延伸的枢轴线的周围枢轴转动的部分,所述弹簧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一位置以所述弹簧支承面向与所述一侧相反的一侧移动的方式在所述枢轴线的周围进行枢轴转动而成为所述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处所述枢轴转动的部分和所述外侧面形成能够使远离所述弹簧支承面的所述弹簧向后方移动的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磨削工具,其中,所述弹簧支承构件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不按压所述弹簧,所述带轮支承杆不压缩所述弹簧而能够向后方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磨削工具,其中,所述带式磨削工具还具备在所述弹簧支承构件上安装的罩,所述工具主体还具有:上部前表面开口部,其供在所述驱动带轮与所述空转带轮之间挂绕的所述环形磨削带的上侧行驶部分通过;下部前表面开口部,其供所述环形磨削带的下侧行驶部分通过;以及侧面开口部,其与所述上部前表面开口部以及所述下部前表面开口部连接,且以使所述驱动带轮的侧面部露出的方式开口,当所述弹簧支承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罩覆盖所述侧面开口部,当所述弹簧支承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罩使所述侧面开口部露出而能够处理所述驱动带轮,从而能够借助所述侧面开口部而将所述环形磨削带相对于所述驱动带轮安装或者拆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磨削工具,其中,所述带式磨削工具还具备在所述弹簧支承构件上安装的罩,所述工具主体还具有:上部前表面开口部,其供在所述驱动带轮与所述空转带轮之间挂绕的所述环形磨削带的上侧行驶部分通过;下部前表面开口部,其供所述环形磨削带的下侧行驶部分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保全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工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