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无根试管苗瓶外一步成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7842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杉木无根试管苗瓶外一步成苗的方法,通过降低杉木丛芽的接种密度,增强继代小苗培养期的光照强度和时间,延长培养周期,获取木质化程度高的继代小苗,剪取继代小苗,采用生根剂对继代小苗进行生根处理后,将继代小苗移栽至已消毒的无纺布容器杯中进行培养,进行苗期管理获得杉木苗木。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组培苗的繁育步骤,省略了试管苗瓶内生根诱导、炼苗等环节,将杉木无根试管苗直接移至苗圃进行移栽,使继代增殖培养后获得的继代小苗能一步成苗,有效节约试管苗瓶内生根、炼苗等步骤的时间和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无性繁殖
,涉及一种。O
技术介绍
杉木(Cunninghamia Ianceolata)为中国长江流域、秦岭以南地区栽培最广、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用材树种。随着国家对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备受关注,杉木作为我国南方的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为促进杉木产业迅速发展,良种和良法的有效应用是关键,而良种又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我国在杉木良种选育方面已取得重大成效,在各个杉木主产区选育出一大批优良材料供生产使用,而将这些优良材料开发并应用于生产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杉木组培无性扩繁是将杉木优良材料开发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可有效保持杉木优良家系或无性系的优良遗传性状。但相对于实生苗,杉木组培苗生产技术要求和生产成本均较高,大量生产耗费较多物质和财力。目前仍存在杉木良种苗木市场供不应求,杉木良种材料亟待开发推广应用,杉木组培苗繁育成本高,周期长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化杉木组培苗繁育步骤,缩短育苗时间、降低育苗成本的。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过降低杉木丛芽的接种密度,增强继代小苗培养期的光照强度和时间,延长培养周期,获取木质化程度高的继代小苗,剪取继代小苗,采用生根剂对继代小苗进行生根处理后,将继代小苗移栽至已消毒的无纺布容器杯中进行培养,进行苗期管理获得杉木苗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O继代小苗培养:在杉木丛芽增殖培养期间,降低杉木丛芽的接种密度,增强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延长增殖培养周期,获取长3_8cm,木质化程度高的继代小苗,备用; (2)移栽场地选择:根据移栽季节选择温室大棚或地势平坦、干净通风、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荫棚作为移栽场地,移栽前,对移栽场地进行清理和消毒; (3 )移栽基质准备:将经过混合配制的移栽基质装入无纺布容器杯中,使用高锰酸钾采用常规方法对移栽基质进行消毒; (4)继代小苗移栽:将继代小苗进行生根处理后,移植于装有移栽基质的无纺布容器杯中进行移栽,移栽时,继代小苗埋入移栽基质的深度为l-2cm,并加盖薄膜拱棚; (5)苗期管理:完成继代小苗移栽两个月内,对继代小苗进行光照、温度、湿度管理,并进行病虫害管理;移栽两个月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水肥及病虫害育苗管理,获得杉木苗木。以上步骤(I)所述降低杉木丛芽的接种密度是将原杉木丛芽接种密度降至85-90%;所述增强光照强度是由原光照强度1500-2000 LX增强至2200-3000 LX ;所述增强光照时间由原光照时间12 h延长至14-16 h ;所述延长增殖培养周期是将原增殖培养周期35天延长至45-60天。以上步骤(2 )所述移栽场地是移栽季节为春季、秋季或冬季时,选择温室大棚或荫棚作为移栽场地;移栽季节为夏季时,选择温室大棚作为移栽场地,并采用湿帘和风机降低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以上步骤(2)所述对移栽场地进行清理和消毒是清理移栽场地中各种杂物,减少微生物滋生空间,并采用1000倍多菌灵喷洒移栽场地及四周进行消毒。以上步骤(3)所述的移栽基质是经过堆怄的椰糠和黄泥按体积比为9:1-5:5比例混合均匀制成。以上步骤(4)所述生根处理是采用ABT1#生根粉配制成浓度为800-1000 ppm的生根水溶液后,将生根水溶液与黄泥混合制成泥浆,再将继代小苗基部快速蘸入泥浆;移栽后浇透定根水,并喷施质量浓度0.08%多菌灵溶液。以上步骤(5)所述光照管理是保持移栽场地的遮光度达85-95% ;所述温度管理是保持薄膜拱棚的温度最高不超过40°C,当温度较高时,打开薄膜两头或采用喷雾降温的方式进行降温,移栽20-30天后揭除薄膜拱棚;所述湿度管理是保持薄膜拱棚上有水珠形成,揭除薄膜拱棚后视情况浇水,保持移栽基质湿润,但不积水;所述病虫害管理是完成继代小苗移栽两个月内每隔10天喷施一次杀菌剂,多种杀菌剂轮番使用,若有地老虎、蜗牛等虫害,通过撒施四聚乙烯防治。优选的,以上所述多种杀菌剂包括中生菌素、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敌克松、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好积极效果如下: 1、本专利技术通过降低杉木丛芽的接种密度,调节瓶内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的光照强度和时间,适当延长培养周期来提高继代小苗的木质化程度,从而增加继代小苗瓶外移栽的成活率及生根率;同时,适当延长培养周期,可一次性获得更多长度合格的继代小苗,为杉木生产提供更多便利。2、本专利技术直接剪取无根继代小苗移栽至无纺布容器杯中,省略了瓶内生根、炼苗等步骤,达到一步成苗的目的,简化了组培容器苗的繁育步骤,节约了育苗成本和时间。3、本专利技术将椰糠和黄泥混合作为移栽基质,不仅可增加基质的透气性,而且混合基质对水分的控制较好,可保持适当的湿润度,有效促进小苗及根系的生长,增加根系数量,同时可减轻容器杯重量,为生产和造林带来较大便利。4、采用本专利技术,杉木生根率达90%以上,最高生根率达97%,且根系质量较高,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最高成活率达95%,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杉木继代小苗。图2为杉木继代小苗移栽。图3为杉木生根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在杉木丛芽增殖培养期间,降低杉木丛芽的接种密度是将原杉木丛芽接种密度降至85-90%;增强光照强度由原光照强度1500-2000 LX增强至2200-2500 LX ;增强光照时间由原光照时间12 h延长至14h ;延长增殖培养周期是将原增殖培养周期35天延长至45天。获取长3-8 cm,木质化程度高的继代小苗,备用。移栽时间为春季,选择地势平坦、干净通风、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荫棚作为移栽场地。移栽前,对移栽场地中各种杂物进行清理,减少微生物滋生空间,并采用1000倍多菌灵喷洒移栽场地及四周进行消毒。将经过堆怄的椰糠和黄泥按体积比为9: I比例混合均匀制成移栽基质,配制好的移栽基质装入无纺布容器杯中,移栽前一天,使用高锰酸钾采用常规方法对移栽基质进行消毒,消毒后用薄膜覆盖,移栽当天揭开薄膜,用清水淋洒移栽基质后进行移栽。采用ABT1#生根粉配制成浓度为800 ppm的生根水溶液后,将生根水溶液与黄泥混合制成泥浆,再将继代小苗基部快速蘸入泥浆进行生根处理后,移植于装有移栽基质的无纺布容器杯中进行移栽,移栽时,继代小苗埋入移栽基质的深度为l-2cm。移栽后浇透定根水,并喷施质量浓度0.08%多菌灵溶液,加盖薄膜拱棚,遮阴网遮光度为85%-90%。完成继代小苗移栽两个月内,保持移栽场地的遮光度达85%_90%的光照;保持薄膜拱棚的温度最高不超过40°C,当温度较高时,打开薄膜两头或采用喷雾降温的方式进行降温,移栽20天后揭除薄膜拱棚;保持薄膜拱棚上有水珠形成,揭除薄膜拱棚后视情况浇水,保持移栽基质湿润,但不积水。完成继代小苗移栽两个月内每隔10天喷施一次杀菌剂,中生菌素、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敌克松、代森锰锌和百菌清杀菌剂轮番使用,若有地老虎、蜗牛等虫害,通过撒施四聚乙烯防治。移栽两个月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水肥及病虫害育苗管理。2个月后统计杉木苗木成活率及生根率,苗木成活率为9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1/CN105009908.html" title="杉木无根试管苗瓶外一步成苗的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杉木无根试管苗瓶外一步成苗的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杉木无根试管苗瓶外一步成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降低杉木丛芽的接种密度,增强继代小苗培养期的光照强度和时间,延长培养周期,获取木质化程度高的继代小苗,剪取继代小苗,采用生根剂对继代小苗进行生根处理后,将继代小苗移栽至已消毒的无纺布容器杯中进行培养,进行苗期管理获得杉木苗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继代小苗培养:在杉木丛芽增殖培养期间,降低杉木丛芽的接种密度,增强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延长增殖培养周期,获取长3‑8cm,木质化程度高的继代小苗,备用;(2)移栽场地选择:根据移栽季节选择温室大棚或地势平坦、干净通风、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荫棚作为移栽场地,移栽前,对移栽场地进行清理和消毒;(3)移栽基质准备:将经过混合配制的移栽基质装入无纺布容器杯中,使用高锰酸钾采用常规方法对移栽基质进行消毒;(4)继代小苗移栽:将继代小苗进行生根处理后,移植于装有移栽基质的无纺布容器杯中进行移栽,移栽时,继代小苗埋入移栽基质的深度为1‑2cm,并加盖薄膜拱棚;(5)苗期管理:完成继代小苗移栽两个月内,对继代小苗进行光照、温度、湿度管理,并进行病虫害管理;移栽两个月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水肥及病虫害育苗管理,获得杉木苗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琴黄开勇戴俊陈晓明陈代喜蓝肖李魁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