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砖填充墙成排线盒高效安装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7764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成型外观质量好的空心砖填充墙成排线盒高效安装施工工法。本工法是在对传统的空心砖墙内线盒安装施工工艺的缺点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加工制作简单、易安拆、安装牢固、有利于补洞密实的要求,经反复实践,将不同工种的两个工序即线盒安装与模板支设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创造了适宜成排安装线盒的模具以及形成了该施工工法。本工法不仅提高了施工质量,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本工法设计的施工模具不仅制作成本低,而且可循环使用。本工法为空心砖填充墙开槽成排安装线盒的模具化施工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线盒的安装技术,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智能水平的提高,人们使用的电器越来越多,并对电器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在建筑物内安装越来越多的开关、插座。通常在建筑物的空心砖填充砌体中人工开槽成排安装多个线盒。现有成排线盒的安装方法是:各个线盒单独安装,先在空心砖填充砌体中人工开一个槽,将线盒置入槽内,线盒周边与槽之间填充木屑以固定线盒,在线盒周边进行第一次混凝土浇筑,第一次混凝土待干时,在线盒内侧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安装下一个线盒,直至全部安装完成。上述操作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成排线盒逐个安装,无法模块化操作,开槽工艺由一批工人操作,混凝土灌注由另一批工人操作,不仅施工效率低,而且增加劳动成本;2.线盒安装时,仅由木屑填充固定,填充不密实,在安装时容易因碰撞线盒而造成线盒位移,安装后极难保证每个线盒自身与墙体的水平度;3.各个线盒单独安装,极难保证成排线盒水平和竖直均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无法保证各个线盒口平面均与抹灰层齐平,即无法保证各个线盒的出墙高度一致,导致成排线盒的外观施工质量差;4.在施工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需另设相应的模板,增加了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成本低、外观质量好的。,包括以下步骤: a.施工准备:确定每层安装成排线盒的批次,确定用于成排预埋线盒定位兼模板支撑的模具的规格及数量,绘制该模具加工图; b.模具加工及制作:加工步骤包括下料、划线、切割线盒安装孔、钻模具固定孔; c.在模具上装配线盒及短管:首先在指定的安装位置将线盒依次插入模具的线盒孔后,将串联的线盒采用短线管进行连接组装; d.墙上放线切槽凿孔:依据施工设计图的开关、插座安装位置,先在墙上划出水平基准标高线及线盒坐标定位线,再在墙上划出距成排线盒四周1mm的开槽线;沿开槽线切害I],凿槽,孔槽深度为50mm ;最后,在距离成排线盒开槽线上口边30mm的位置,切割45°的混凝土浇筑斜槽; e.埋设塑料膨胀螺栓:在模具上装配好线盒及短管后,将模具线盒定位线与墙面弹出的定位线对齐后,在砖墙面上标定出螺钉孔,移开模具,钻出塑料膨胀螺栓孔,钉入塑料膨胀螺栓; f.模具安装:塑料膨胀螺栓埋设后,进行模具再次对位,在模具螺钉孔内放入自攻螺钉,将自攻螺钉拧入塑料膨胀螺栓; g.浇筑细石混凝土:在浇筑细石混凝土前,提前湿润孔槽内四周的砖壁,然后沿专用木槽将细石混凝土从浇筑斜槽倾倒入砖墙孔槽内,在线盒间轻插、轻捣,使细石混凝土填充密实; h.模具拆除:待预留孔洞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强度后,拆模模具; 1.清理及模板保养。其中,在步骤a、b、c、e、f、h中涉及到的模具,可使用本模具,将本模具固定于墙体表面,固定时保证本模具的各个线盒装配孔与预埋线盒的开槽相对应,将各个预埋线盒嵌入线盒装配孔内,确保预埋线盒的嵌入深度一致,预埋线盒外周与线盒装配孔之间的空隙用双面胶条填充,确保各个线盒的稳定性,然后通过线盒定位板上部开设的浇筑斜槽浇筑混凝土。本模具既可用于成排预埋线盒的整体定位,以保证成排线盒外周水平和竖直均在一条线上,同时,预埋线盒的嵌入深度一致,保证成排线盒的出墙高度一致,采用双面胶条保证成排线盒固定的稳定性,本模具又可作为成排线盒浇筑混凝土时的模板支撑,减少了预埋线盒的施工设备及工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进一步,在步骤b中,还包括安装定位挡条的步骤;在步骤c中,将串联的线盒采用短线管进行连接组装后,还包括校正线盒使其嵌入模具深度与挡条齐平。确保各个预埋线盒的嵌入深度与挡条的厚度相同,通过挡条作为参照,更直观方便的确保成排线盒出墙高度一致,保证外观质量。本专利技术工艺原理:本工法是在对传统的安装线盒施工工艺的缺点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易埋、易安拆、有利于补洞密实的要求,经反复实践,将不同的两个工序即线盒安装与模板支设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创造了适宜成排线盒安装的模具以及形成了该施工工法。本工法利用在定型尺寸的模具上定位开孔的方法,依据在砖墙上弹出的线盒坐标控制线,快速精确定位成排线盒安装的水平标高以及线盒的平面位置。本工法利用模具上定型开孔尺寸与线盒外围尺寸的匹配原理、利用模具的封闭的孔槽与厚度用于稳固线盒,以及利用定位挡条与螺钉锚固深度及时调整模具的出墙距离以便控制成排线盒的出墙距离与墙面抹灰厚度相适宜且保持线盒口的平整度。本工法利用在砖墙内埋设塑料膨胀螺栓的锚固作用,使模具紧贴砖墙表面作为后续浇筑细石混凝土的模板。本工法利用在砖墙槽孔的上方开凿三角型的浇筑斜槽进行细石混凝土灌注及振捣。本工法的有益效果:1.本工法操作简单,不仅提高了施工质量,而且比传统的安装线盒后填塞抹灰工艺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工序耗费时间节约了 1/3,将土建与安装两个不同工种的施工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人工费成本也得到较大降低,成套定位的装置,提高了其工效,提高了安装质量,如线盒的水平度,出墙线盒口的平整度且与抹灰面齐平,即与抹灰面齐平是通过调整模具的螺栓拧入深度调整模具与墙面的距离与抹灰的打耙面齐平而达到目的的;2.本工法设计的施工模具不仅制作简单、成本非常低,而且可反复循环使用,有效的节约了社会资源;3.本工法为砌体开槽成排安装线盒的模具化施工奠定了基础。本工法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在空心砖填充墙中开槽成排安装线盒的施工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用于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模具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包括以下步骤: a.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首先是熟悉施工图纸,确定填充墙内插座、开关等强弱电成排安装线盒的规格及数量,确定每层安装成排线盒的批次,确定模具规格及数量,再绘制模具加工图,最后准备模具所需材料。b.模具加工制作 工艺流程:下料一划线一切割线盒安装孔一钻模具固定孔一安装定位挡条 (I)下料: 本工法的模具应根据抹灰层厚度,选用10 - 20mm厚覆膜模板进行模具加工。首先根据模具及定位挡条所需外边尺寸进行下料。模具规格尺寸确定:根据成排安装线盒的宽度及数量、相互间距20mm、安装固定所需的左右两端长度50,确定线盒的长度;根据线盒宽度、上口封边宽度10mm,下口的宽度63mm,取模具的宽度为150mm。定位挡条的宽度为40mm,长度根据成排安装线盒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空心砖填充墙成排线盒高效安装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准备:确定每层安装成排线盒的批次,确定用于成排预埋线盒定位兼模板支撑的模具的规格及数量,绘制该模具加工图;模具加工及制作:加工步骤包括下料、划线、切割线盒安装孔、钻模具固定孔;在模具上装配线盒及短管:首先在指定的安装位置将线盒依次插入模具的线盒孔后,将串联的线盒采用短线管进行连接组装;墙上放线切槽凿孔:依据施工设计图的开关、插座安装位置,先在墙上划出水平基准标高线及线盒坐标定位线,再在墙上划出距成排线盒四周10mm的开槽线;沿开槽线切割,凿槽,孔槽深度为50mm;最后,在距离成排线盒开槽线上口边30mm的位置,切割45o的混凝土浇筑斜槽;埋设塑料膨胀螺栓:在模具上装配好线盒及短管后,将模具线盒定位线与墙面弹出的定位线对齐后,在砖墙面上标定出螺钉孔,移开模具,钻出塑料膨胀螺栓孔,钉入塑料膨胀螺栓;模具安装:塑料膨胀螺栓埋设后,进行模具再次对位,在模具螺钉孔内放入自攻螺钉,将自攻螺钉拧入塑料膨胀螺栓;浇筑细石混凝土:在浇筑细石混凝土前,提前湿润孔槽内四周的砖壁,然后沿专用木槽将细石混凝土从浇筑斜槽倾倒入砖墙孔槽内,在线盒间轻插、轻捣,使细石混凝土填充密实;模具拆除:待预留孔洞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强度后,拆模模具;清理及模板保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富余政兵罗茂华陈迎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第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