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756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成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在压塑成型的方法中,可以连续地得到整体壁厚均匀的合成树脂成型品。相对供给用上模具(103)压住下模具(210)使模具闭合,通过供给用上模具(103)的所述供给通路(1023)将熔融的合成树脂原料供给到下模具(210)的开口部(2101)中,在通过该供给用上模具(103)和下模具(210)闭合构成的模具内空洞部(CT1)中填充所述合成树脂,其后,下压下模具(210),将包含在所述供给通路(1023)中的该合成树脂原料拉伸,在形成规定量成型用树脂块(RX)的部位(X)处将其拉断,将残留有该拉断的成型用树脂块(RX)的下模具(210)推向成型用上模具(104)使模具闭合,进行压散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各种。特别涉及在医疗领域中,适合于在输液容器、采血管等医疗用容器或者在这些的医疗用盖子中作为能够针刺的塞子使用的热塑性弹性体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使用合成树脂原料成型的方法,有在放入模具内的树脂原料上施加压力进行成型的压塑成型的方法(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275278但是,上述压塑成型与通常使用的注塑成型不同,由于是在模具内对树脂原料块施加压力进行成型,因此不是如注塑成型边填充模具内边加压,同时进行计量和成型。从而,压塑成型不能在成型工序中补充树脂,且该树脂原料的容积乃至形状都会在该模具内发生变化。因此,当投入的树脂原料过多时,容易产生溢料;而过少时,则不能得到规定的成型品,造成成型不良。由上所述,在由上模具和下模具构成的模具内投入原料的方法和投入的条件如何,就成为压塑成型法中的重要的课题。特别是,与仅用如模压成型的压塑成型得到的衬垫(packing)等薄壁成型品不同,在注射针等进行针刺的输液用塞子的情况下,在使用时被装配在上下相反设置的输液容器的口部,在此状态下,如要保持刺入的针头同时不使容器内的液体泄露,必须得到整体的壁厚均匀的单一成型品。在现有的该种成型方法中,没有充分公开有关向优选模具内的原料供给方法和供给条件的技术,特别作为连续成型的方法,没有公开使用压塑成型形成整体壁厚均匀的成型品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其在压塑成型方法中,可以连续得到整体壁厚均匀的合成树脂成型品。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将投入的熔融的树脂原料保持在一定量或一定形状的方法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其中,在供给熔融的合成树脂原料的过程中将其切断,对该被切断的树脂块进行成型。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其中,在供给熔融的合成树脂原料的过程中将其拉伸,将该拉伸的部分拉断,对该被拉断的树脂块进行成型。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涉及一种,其中,在上述熔融的合成树脂原料供给的前端部的内部保持在熔融状态且在外侧或表面固化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牵拉,在供给上述熔融的合成树脂原料的过程中进行拉伸,将该拉伸部分拉断,对该拉断的树脂块进行成型。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涉及一种,其特征在于,通过供给通路,将熔融的合成树脂原料供给到下模具的模具内,在通向该下模具的供给通路中,在形成规定量的成型用树脂块的部位,将包含在该供给通路中的该合成树脂原料拉断,通过成型用上模具将该拉断并残留在上述下模具中的成型用树脂块压散成型。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如第四方面所述的,其中,在上述合成树脂原料用的供给用上模具中备有上述供给通路,通过该供给用上模具的供给通路,将熔融的合成树脂原料供给到下模具的模具内,在通过该供给用上模具和下模具构成的模具内空洞部填充上述合成树脂后,在上述供给通路中,在形成规定量的成型用树脂块的部位,将该供给通路所包含的该合成树脂原料拉断,通过成型用上模具将该拉断且残留在上述下模具内的成用树脂块压散成型。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如第一~五方面中任一方面中所述的,其中,上述合成树脂原料是烯烃系树脂原料。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如第一~五方面中任一方面中所述的,其中上述合成树脂原料是热塑性弹性体树脂原料。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如第四~七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其中,上述拉断通过从上述供给通路反向移动上述下模具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如第二~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其中,上述供给通路设定在上述合成树脂原料的熔点以上,下模具设定为小于上述合成树脂原料的熔点。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面,如第九方面所述的,其中,上述供给通路设定在比上述合成树脂原料的熔点高10℃~20℃的温度,下模具设定在10~80℃。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面,如第四方面所述的,其中,上述供给用上模具具有在上述合成树脂原料给料用喷嘴的前端部构成的,且与下模具闭合的上模具主体部,在该上模具主体部的内部,具有与该给料用喷嘴的主体部的给料通路连续、通向下模具的供给通路。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面,如第四方面所述的,其中,上述供给用上模具,具有内设的、相对上述合成树脂原料的给料用喷嘴的前端部可以移动分离,相对该前端部可以上下滑动的滑动部;和与该滑动部连续,与下模具闭合的上模具主体部,在该滑动部和主体部的内部构成有与上述给料用喷嘴的主体部的给料通路连续的、通向下模具的供给通路。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方面,如第十一或十二所述的,其中,上述通向下模具的供给通路,具有与上述给料用喷嘴主体部的给料通路连接的第一供给通路;和与该第一供给通路连续的、向着下模具的开口部其横截面积逐渐扩大的第二供给通路。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方面,如第十一方面所述的,其特征在于,供给用上模具具有构成熔融合成树脂原料的给料用喷嘴前端部,且与下模具相闭合的上模具主体部,在该上模具主体部的内部,具有从该给料用喷嘴主体部的给料通路连续的、通向下模具的供给通路, 在相对该供给用上模具压住下模具的同时闭合模具,通过供给用上模具的上述供给通路将熔融的合成树脂原料供给到下模具的模具内,在通过该供给用上模具和下模具闭合构成的模具内空洞部填充上述合成树脂,然后,将下模具向下压,将包含在上述供给通路中的该合成树脂原料拉伸,在形成规定量的成型用树脂块的部位将其拉断,将装有该被拉断的成型用树脂块的下模具推向成型用上模具,闭合模具,进行压散成型。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五方面,如第十四方面所述的,其中,上述下模具包括与该下模具的模具内空洞部连通的滑动孔;和与该滑动孔内贴紧且可滑动的销子,在下压上述下模具的同时下拉上述销子,通过在应残留的原料树脂和下模具之间产生的负压保持上述原料树脂,同时将包含在上述供给通路中的该合成树脂原料拉伸,在形成规定量的成型用树脂块的部位将其拉断。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六方面,如第十二方面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合成树脂原料的供给用上模具具有与上述给料用喷嘴的主体部连接的、通向下模具的供给通路,以使其相对熔融的合成树脂原料的给料用喷嘴可以上下滑动的方式安装,在相对于该供给用上模具压住下模具的同时,使供给用上模具滑动并推向上述给料用喷嘴,闭合模具,从供给用上模具的上述供给通路将熔融的合成树脂原料供给到下模具的模具内,在通过该供给用上模具和下模具闭合构成的模具内空洞部中填充上述合成树脂,然后压下下模具,伴随着该动作,供给用上模具从给料用喷嘴向下滑动,由此拉伸包含在该供给通路中的该合成树脂原料,在形成规定量的成型用树脂块的部位将其拉断,将残留有该拉断的成型用树脂块的下模具推向成型用上模具,闭合模具,进行压散成型。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七方面,如第一~第十六方面任一方面所述的,其中,上述合成树脂成型品是医用塞子。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八方面,是由第十七方面所述的方法成型的医用塞子。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熔融的合成树脂原料供给的过程中将其切断并计量,通过该切断进行计量对残留在例如下模具中的树脂块进行成型的,由于可以将熔融的树脂原料的投入维持在一定量和一定形状进行,所以在压塑成型方法中,即使是壁厚的成型品也可以连续的得到整体均匀的合成树脂成型品。特别是,在熔融的合成树脂原料供给的过程中进行拉伸,将该拉伸的部分拉断,对该拉断的树脂块进行成型的成型方法,在拉断拉伸部分的过程中可以对树脂原料进行计量,在其后得到有与通过上模具成型的形状接近的树脂原料的形状的拉断的树脂块,因此,可以尽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供给熔融的合成树脂原料的过程中将其切断,对该被切断的树脂块进行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启介
申请(专利权)人:内外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