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和层积膜技术

技术编号:1227250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4 21:17
简单并且低成本地提供高品质的成型品。用于得到成型品的层积膜,包括树脂层、设置在所述树脂层的表面的保护膜构成材料层、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膜构成材料层的表面的脱模性层,层积所述树脂层、所述保护膜构成材料层和所述脱模性层,所述保护膜构成材料层是未完全硬化的未硬化状态的层,所述保护膜构成材料层是含有氟类物质的层,所述脱模性层是使用氟类树脂制成的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型体以及在成型中使用的膜。
技术介绍
使用触摸面板的装置(例如,信息终端装置(例如,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便携 式电话等),车载信息终端装置(例如,汽车导航装置),以及其它信息装置)广为普及。 在所述装置中,触摸面板例如是输入装置。触摸面板安装在显示装置(例如,液晶 显示装置等)。通过触摸(接触或者抵接)触摸面板的预定位置来进行输入。也有仅通过 将输入工具(例如,触摸笔)或者手指(人的手指)等靠近触摸面板来进行输入的类型。 关于触摸面板,有电阻膜式的触摸面板和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在静电电容式 的触摸面板中,检测电极沿着二维方向(x-y坐标系中的x方向和y方向)设置在显示画面 (操作面)。检测电极由透明导电材料(例如,IT0(IndiumTinOxide,铟锡氧化物)等) 构成。所述检测电极之间由预定图案的透明导电材料连接。而且,连接到引出电路图案。这 种结构的触摸面板是已知的,省略其详细说明。 通过进行触摸触摸面板来进行输入。这指的是频繁地接触触摸面板的意思。因 此,触摸面板表面附着污渍(指纹、手的污垢等)。触摸面板表面的透明性降低。为了防止 透明性降低,提出了在触摸面板表面设置斥水性和斥油性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更佳具有 高硬度、耐擦伤性、耐磨损性、表面润滑性。 通过在触摸面板(作为完成品的触摸面板)的表面涂布构成所述保护膜的材料, 来设置所述保护膜(方法A)。这种方法A的生产性不好。由这种方法A而得到的触摸面板 在品质方面有问题。 通过对将构成所述保护膜的材料涂布在了触摸面板构成材料(膜)的膜(film) 进行成型,来构成触摸面板(方法B)。对于这种方法B,在得到触摸面板时,保护膜设置在 触摸面板表面。这种方法制造成本低。 作为构成所述保护膜的材料,提出了(已市售)例如有机类硬膜剂、无机类硬膜 剂、有机-无机复合硬膜剂。所述有机-无机硬膜剂由例如株式会社二r7々、JSR株式会 社、日東紡績株式会社、DIC株式会社等市售。 为了实现信息终端装置的小型化,提出了使信息终端装置的显示画面的大小与触 摸面板的操作面的大小一致。提出了使形成连接到检测电极的引出电路图案的区域(边框 区域)的面积尽可能小。例如,研究了在与触摸面板的操作面(触摸面板面、主表面)大体 垂直的侧表面形成引出电路图案。 关于触摸面板,有多个报告。例如,有以下的报告。 在专利文献1中有如下记载。"在有机-无机复合硬膜用树脂组合物中,硬膜用材 料是由具有巯基的硅烷偶联剂的所述巯基与具有3个以上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单体的 丙烯酰基和/或甲基丙烯酰基硫化结合(-R-S-R' _,R、R'是脂肪族和/或芳香族烃基) 而得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单体改性剂改性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硬膜用树脂组合物进一 步含有两个以下官能的丙烯酸单体和/或氟树脂,以及光聚合引发剂。" 在专利文献2中有如下记载。"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是至少由作为基材的塑料 膜和层积在所述塑料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硬膜层形成的硬膜,所述塑料膜是丙烯酸类树 脂膜,所述硬膜层由在有机无机混合型树脂中含有氟类化合物的添加剂的树脂而形成。" 在专利文献3中有如下记载。"着色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包括:使复合层在模具 内成型的工序,所述复合层在着色树脂层的上侧具有呈未硬化或半硬化状态、具有透明性 的硬膜层,在紧挨着所述硬膜层的上方具有脱模膜;在将成型品从所述成型模具取出后,将 所述脱模膜从成型品剥离的工序;以及在剥离所述脱模膜之前或者之后使所述他每次完全 硬化的工序。使所述复合层在模具内成型的工序至少包括:使由所述硬膜层和所述脱模膜 形成的层积体预成型的工序;将所述层积体以与所述脱模膜成型用模具接触的方式设置在 模具内的工序;以及在所述层积体的硬膜侧的模具内注入着色树脂,使得与所述硬膜层一 体化,同时成型为预定形状的工序。"在专利文献4中有如下记载。"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型内(in-mold)成型用硬膜 1具有在基材膜10上层积硬膜层20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硬膜层20上层积保 护膜30,能够制成型内成型用硬膜2。......。如图3所示,通过在基材膜10上形成印刷 层40,能够制成型内成型标签3。也可以不在硬膜层20上层积保护膜30。""本专利技术的型内 成型用硬膜,将构成硬膜层的各种材料混合,添加溶剂后,涂布在基材膜的表面。接下来,将 溶剂蒸发,通过照射紫外线进行硬化,从而形成硬膜层。......。在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形成 的硬膜的一面或者两面,层积保护膜。" 在专利文献5中有如下记载。"如图1所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硬膜的加工方法, 在具有位于基材10上的硬膜层20的硬膜的硬膜20上,粘贴在基膜31的一面具有粘贴层 32的保护膜30(图1(a)、(b)),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加工。" 在专利文献6中有如下记载。"第六专利技术是成型用硬膜的成型方法,所述成型用硬 膜具有硬膜层,所述硬膜层通过在基材膜的至少一面涂布硬化涂布液而形成,在成型用硬 膜的至少一面附着由聚丙烯类膜制成的保护膜,然后进行成型。" 在专利文献7中有如下记载。"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10,在由聚酯膜制成的 基材膜11的一个表面,依次层积脱模层12、硬膜层形成层13、锚定层(anchor layer) 14、图 案层15以及粘接层16。" "因为具有所述脱模层12,能够确实且容易地从本专利技术的装饰片 向被转印体转印转印层17,能够确实剥离由基材膜11和脱模层12形成的剥离层18。""本 专利技术的装饰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工序(1),在注入成型模具内放置装饰片,所述装饰 片在基材膜的一个表面至少依次具有脱模层和通过涂布具有电离射线硬化性的硬膜层用 油墨组合物而形成的硬膜层形成层;工序(2),在空腔内注入熔融树脂,进行冷却和固化, 从而一体地层积树脂成型体和装饰片;工序(3),将树脂成型体和装饰片一体化了的成型 体从模具中取出;工序(4),从成型体剥离装饰片的基材膜;以及工序(5),在氧浓度为2% 以下的氛围下,使设在所述成型体上的硬膜层形成层硬化,从而形成硬膜层。" 在专利文献8中有如下记载。"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成型用层积硬膜1,通过在基材 膜11上设置硬膜层12,进一步在该硬膜层12上设置保护膜13来构成。""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一 种适于所述成型用层积硬膜1的制造方法。即,在成型用层积硬膜的制造方法中,在基材膜 11的一个表面涂布、干燥至少含有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和聚合引发剂的涂料组合物从 而形成硬膜层12 (工序1),根据需要对所述硬膜层12以50mJ/cm2的累积曝光量照射活性 能量射线(工序2),然后,在所述硬膜层12的与所述基材膜11相反侧层积保护膜13 (工序 3)。" "在所述工序2中,对所涂布的硬膜层12以50mJ/cm2的累积曝光量照射活性能量射 线。由此,硬膜层12所含有的活性能量射线硬化性树脂进行一定程度的交联,呈半硬化状 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所述成型用层积硬膜的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即,在树脂 成型品的制造方法中,通过根据需要在所述层积硬膜1上进行印刷等来形成装饰层(工序 A),然后,对所述层积硬膜1进行预加热(工序B),接下来,对所述层积硬膜1进行成型,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通过对层积膜成型来制造触摸面板,所述层积膜包括:树脂层;保护膜构成材料层,设置在所述树脂层的表面;以及脱模性层,设置在所述保护膜构成材料层的表面,层积所述树脂层、所述保护膜构成材料层和所述脱模性层,在成型工序中,所述保护膜构成材料层是未完全硬化的未硬化状态的层,所述方法包括:成型工序;硬化处理工序,在所述成型工序后进行所述保护膜构成材料层的硬化处理,使所述保护膜构成材料层改性成保护层;以及除去工序,在所述成型工序后除去所述脱模性层,所述保护膜构成材料层是含有氟类物质的层,所述脱模性层是使用氟类树脂制成的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隆志县隼人川合得义矶贝尚秀小出茂弘佐藤彰
申请(专利权)人:汎钠克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尼德克株式会社旺得未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