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桶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6275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9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料桶翻转装置及其翻转料桶的方法,料桶翻转装置包括由竖立的两侧槽钢和上横梁及下横梁组焊而成的龙门车架、车架底端的前叉、前叉上方的凹形升降叉、立柱、水平吊杆、桶盖油缸、漏斗型桶盖、料桶、抱紧装置、转动轴、减速装置、主油缸及其顶端两侧的链轮链条;操作平台上安装有控制箱和控制箱面板,平台一侧设有支架升降控制杆,主油缸通过链轮及链条驱动凹形升降叉后端两侧的滑轮沿槽钢空腔上下滚动,使凹形升降叉随之升降。采用所述料桶翻转装置提升、翻转料桶,安全性好,操作省时实力,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金属粉末物料的有效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型桶装物料转运、装卸,特别是一种料桶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需要多道工序配合才能完成,经常需要将上一工序加工后的桶装半成品运送至下一生产工序再进行加工。钢桶容器开口朝上,易接装粉末状物料,且因其优良的机械和综合防护性能,在工业生产中经常会用其进行工业产品包装、储运。目前,前后工序之间的钢桶输送主要是依靠人工或者小车搬运。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尤其对于重型物料桶搬运难度更大。小车搬运时由于钢桶体积大,物料重量大,搬起时稍有不慎钢桶就会发生倾斜倒地,出现物料浪费,甚至在地面上翻滚,使粉末状物料与桶壁发生剧烈摩擦导致燃烧或者物理爆炸而引发安全事故。特别是,在倾倒或卸料时必须翻转钢桶使得开口朝下,并控制桶的翻转角度和物料倾倒速度,目前该过程多采用人工操作,倾倒的力度也不好控制,而且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转送物料温度较高、转送物料重量大、转送物料易燃,这时,人工操作强度高,难度大,伴随物料溢出还会造成浪费或存在安全隐患。市场上也采用一些翻转装置或吊运设备,但普遍存在单一的翻转功能,且吊运设备场地要求高、成本高、设备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液压控制料桶提升、翻转、均匀卸料的料桶翻转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料桶翻转装置,包括由竖立的两侧槽钢和上横梁及下横梁组焊而成的龙门车架,垂直焊接于两侧槽钢底端的前叉和安装在前叉前端的行走轮;其特征在于:两侧槽钢后面下部焊接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两侧底部装有万向轮,操作平台中部安装铰接式手柄,紧靠铰接式手柄设有手柄复位弹簧阻尼气缸;位于前叉上方的凹形升降叉后端两侧设有嵌套在左右两根槽钢空腔内的滑轮,主油缸底部安装在下横梁中部,链轮对称安装在主油缸顶端的两侧,与两侧链轮啮合的两根链条的一端固定在凹形升降叉的后端,另一端固定在操作平台的前端;操作平台一侧设有支架升降控制杆,主油缸通过链轮及链条驱动凹形升降叉后端两侧的滑轮沿槽钢空腔上下滚动,使凹形升降叉随之升降;凹形升降叉中部焊接有立柱,立柱顶端焊接有水平吊杆,水平吊杆的端头上方设有桶盖油缸、下方设有横杆,横杆中部通过转动心轴与桶盖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横杆两端设有挂耳,挂耳钩住手柄式对夹蝶阀两侧的小孔,使漏斗型桶盖悬置于料桶正上方,漏斗型桶盖与料桶位于同一中心轴线;料桶口与漏斗型桶盖底部均设有密封胶条,用于实现桶盖与料桶口的密封及减震,漏斗型桶盖的锥面上设有保护气体进气口 ;围抱在料桶中部两道防滑凸起之间的抱紧箍由两个对称半圆弧形铁板组成,外侧开口处设有锁紧装置;抱紧箍的两侧对称其中心线设有水平转动轴,凹形升降叉两侧的两个端头设有支承水平转动轴的轴承座;液压马达驱动的蜗杆蜗轮减速机安装在凹形升降叉前端一侧,蜗杆蜗轮减速机的伸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同侧的水平转动轴传动连接;包括蓄电池、液压站、电器元件在内的控制箱和控制箱面板安装在操作平台上,控制箱面板上设有料桶正转按钮、料桶反转按钮、桶盖下降按钮、桶盖提升按钮、急停按钮及蓄电池电量和交流电压显示器;控制箱面板前方设有防护网。料桶的直径为572mm,高度为900mm,最大装载量550kg。漏斗型桶盖底部直径为572mm,高度为450mm。锁紧装置由锁扣和扣环组成,用于卡紧料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液压控制料桶提升、翻转、均匀卸料,翻转角度可控制在0~180°范围;2、通过液压马达及蜗轮蜗杆减速机,使料桶缓慢匀速翻转,有效控制了翻转速度,由于该蜗轮蜗杆机构具有自锁性,可实现反向自锁,避免料桶在翻转过程中重心下降过快导致翻车;3、翻转前,往漏斗型桶盖进气口处通入氩气保护气体,以防止金属粉料在翻转过程中与桶壁发生摩擦起火甚至爆炸,并通过导线将其接地,防止静电伤害;适用于运输、提升、翻转盛装易燃易爆金属粉料的料桶;4、卸料过程中,通过控制料桶倾倒角度和调节手柄式对夹蝶阀,能有效控制物料卸出速度,使物料均匀、充分卸出。5、本技术操作省时实力,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金属粉末物料的有效输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前侧视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后侧视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料桶翻转装置,包括由竖立的两侧槽钢2和上横梁36及下横梁35组焊而成的龙门车架1,垂直焊接于两侧槽钢2底端的前叉3和安装在前叉3前端的行走轮9 ;两侧槽钢2后面下部焊接有操作平台34,操作平台34两侧底部装有万向轮10,操作平台34中部安装铰接式手柄11,紧靠铰接式手柄11设有手柄复位弹簧阻尼气缸33 ;位于前叉3上方的凹形升降叉4后端两侧设有嵌套在左右两根槽钢2空腔内的滑轮,主油缸12底部安装在下横梁35中部,链轮37对称安装在主油缸12顶端的两侧,与两侧链轮37啮合的两根链条38的一端固定在凹形升降叉4的后端,另一端固定在操作平台34的前端;操作平台34 —侧设有支架升降控制杆19,主油缸12通过链轮37及链条38驱动凹形升降叉4后端两侧的滑轮沿槽钢2空腔上下滚动,使凹形升降叉4随之升降;凹形升降叉4中部焊接有立柱6,立柱6顶端焊接有水平吊杆5,水平吊杆5的端头上方设有桶盖油缸13、下方设有横杆39,横杆39中部通过转动心轴与桶盖油缸13的活塞杆连接,横杆39两端设有挂耳28,挂耳28钩住手柄式对夹蝶阀27两侧的小孔,使漏斗型桶盖26悬置于料桶20正上方,漏斗型桶盖26与料桶20位于同一中心轴线;料桶口与漏斗型桶盖底部均设有密封胶条,用于实现桶盖与料桶口的密封及减震,漏斗型桶盖26的锥面上设有保护气体进气口 29 ;围抱在料桶20中部两道防滑凸起22之间的抱紧箍23由两个对称半圆弧形铁板组成,外侧开口处设有锁紧装置;抱紧箍23的两侧对称其中心线设有水平转动轴30,凹形升降叉4两侧的两个端头设有支承水平转动轴30的轴承座;液压马达32驱动的蜗杆蜗轮减速机31安装在凹形升降叉4前端一侧,蜗杆蜗轮减速机31的伸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同侧的水平转动轴30传动连接;包括蓄电池、液压站、电器元件在内的控制箱7和控制箱面板安装在操作平台34上,控制箱面板上设有料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桶翻转装置,包括由竖立的两侧槽钢(2)和上横梁(36)及下横梁(35)组焊而成的龙门车架(1),垂直焊接于两侧槽钢(2)底端的前叉(3)和安装在前叉(3)前端的行走轮(9);其特征在于:两侧槽钢(2)后面下部焊接有操作平台(34),操作平台(34)两侧底部装有万向轮(10),操作平台(34)中部安装铰接式手柄(11),紧靠铰接式手柄(11)设有手柄复位弹簧阻尼气缸(33);位于前叉(3)上方的凹形升降叉(4)后端两侧设有嵌套在左右两根槽钢(2)空腔内的滑轮,主油缸(12)底部安装在下横梁(35)中部,链轮(37)对称安装在主油缸(12)顶端的两侧,与两侧链轮(37)啮合的两根链条(38)的一端固定在凹形升降叉(4)的后端,另一端固定在操作平台(34)的前端;操作平台(34)一侧设有支架升降控制杆(19),主油缸(12)通过链轮(37)及链条(38)驱动凹形升降叉(4)后端两侧的滑轮沿槽钢(2)空腔上下滚动,使凹形升降叉(4)随之升降;凹形升降叉(4)中部焊接有立柱(6),立柱(6)顶端焊接有水平吊杆(5),水平吊杆(5)的端头上方设有桶盖油缸(13)、下方设有横杆(39),横杆(39)中部通过转动心轴与桶盖油缸(13)的活塞杆连接,横杆(39)两端设有挂耳(28),挂耳(28)钩住手柄式对夹蝶阀(27)两侧的小孔,使漏斗型桶盖(26)悬置于料桶(20)正上方,漏斗型桶盖(26)与料桶(20)位于同一中心轴线;料桶口与漏斗型桶盖底部均设有密封胶条,用于实现桶盖与料桶口的密封及减震,漏斗型桶盖(26)的锥面上设有保护气体进气口(29); 围抱在料桶(20)中部两道防滑凸起(22)之间的抱紧箍(23)由两个对称半圆弧形铁板组成,外侧开口处设有锁紧装置;抱紧箍(23)的两侧对称其中心线设有水平转动轴(30),凹形升降叉(4)两侧的两个端头设有支承水平转动轴(30)的轴承座;液压马达(32)驱动的蜗杆蜗轮减速机(31)安装在凹形升降叉(4)前端一侧,蜗杆蜗轮减速机(31)的伸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同侧的水平转动轴(30)传动连接;包括蓄电池、液压站、电器元件在内的控制箱(7)和控制箱面板安装在操作平台(34)上,控制箱面板上设有料桶正转按钮(14)、料桶反转按钮(15)、桶盖下降按钮(16)、桶盖提升按钮(17)、急停按钮(18)及蓄电池电量和交流电压显示器;控制箱面板前方设有防护网(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国宋庆芳刘秀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钨稀有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