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海燕专利>正文

一种加速器循环冷却旁滤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26166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9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速器循环冷却旁滤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水力提升装置、精密过滤装置、离子级处理装置、保安过滤装置和在线监测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持循环水质的电阻率在2MΩ·cm以上,并尽可能的提高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加速器装置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加速器循环水质提纯的旁滤 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加速器装置中大多数工艺设备为强电、强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 电能,各种工艺设备(如:磁铁、电源、真空栗、分子栗、高频腔、诊断元件等)所消耗的电能 绝大多数转化为热能。为维持加速器装置的正常运行,须及时对这些设备进行冷却,将这些 设备产生的焦耳热由低温冷却介质带走。由于加速器装置的在线设备大多是通过给线圈通 电的方式来获得强磁场的,为了迅速降低线圈温度,需要将冷却水直接送入线圈中,故必须 采用电气绝缘性能优良的流体介质(通常采用去离子水)来进行冷却。同时,在辐射环境 中,这部分介质还会受到感生活化作用而具有辐射性,因此采用低电导率的去离子水作为 这些设备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载热体,并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防止具有活性的冷却水外 泄。用于加速器的循环冷却水需要保持高电阻率以降低漏电流的发生,而在系统连续运行 中,循环介质的电阻率是不断下降的,维持高电阻率一直以来是加速器应用领域中一项不 好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循环冷却系统水质 提纯的旁滤系统及方法,尤其是应用于加速器循环冷却水的旁滤系统。该旁滤系统结构简 单、设计合理、安装布设方便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使得加速器循环冷却水系统 维持在较高的纯净度。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基于以下原理实现的:(1)加速器循环冷却系统在连续运行过程 中,会有离子不断析出,其中包含Fe' Cu2+等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虽然含量不高,但对 循环介质电导率影响较大,而精混滤床对水体中的离子浓度反应敏感,尤其是金属离子,即 使浓度不高,也可累积吸收达到净化水体现的目的。(2)精混滤床中阴、阳两性滤料按比例 混合,紧密接触,形成无数个微型复床,可反应进行多次交换反应,滤除水体现中绝大多数 离子。(3)精混滤床可连续运行,且只过流无耗水,对加速器循环系统的压力和水量均无任 何影响,此点对加速器的运行至关重要。(4)沿着工艺流程的方向,水体的的离子,尤其是 Fe' Cu2+等微量金属离子逐渐被吸附,而旁滤系统出水注入到系统中为高纯水,这一过程 不间断进行,因而可实时过滤加速器循环系统的离子,保证循环系统低电导率的状态。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加速器用循环水质提纯的旁滤系统,该旁滤系统为一种离子级处理装置,循 环流体在离子处理装置中发生离子级过滤,用以达到循环水质提纯的目的。所述离子级处 理装置由包括入口电磁阀、进水栗、微米过滤装置、离子处理装置、保安过滤装置、自动排气 阀、电阻率检测装置、出口电磁阀等组成。所有装置经由管道串联而成,在该旁滤系统的入 口和出口处设置水阻探测仪表和压力探测仪表,用以监测流体状态。循环流体从入口电磁 阀流入离子级处理装置,经由出口电磁阀流出,注入加速器循环系统内。各部分主要功能介 绍如下: 入口电磁阀及入口压力探测装置,用于检测循环流体入口处的介质状态,通过入 口电磁阀保证进水栗可进入工作状态; 微米过滤装置,采用微米级滤芯用以滤除循环管路内的流体杂质,保证循环流体 现处于低浊度状态,减轻离子处理装置的工作强度; 离子处理装置为旁滤系统核心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滤除循环流体内的大部分离 子,如:Fe3+、Ca2+、Mg2+、K+、Na+、H+、S042-、Cl-、HC03-等。 保安过滤装置用以滤除离子过滤装置内破碎的滤料颗粒,避免混入到加速器循环 系统内。 自动排气装置,安装于微米过滤器顶部,用以排除循环管路内积聚的气体,避免产 生的气泡对离子过滤工艺的影响; 旁滤系统在入口及出口处均设置有在线电阻率检测仪表,用以监测进入旁滤系统 的循环水质变化情况,该水质监测数据通过电子存储设备进行记录。 该装置服务于循环冷却系统,前置电磁阀2的输入端口与循环流体入口 1相连通, 前置电磁阀2的输出端口与进水栗6的输入端口相连通,进水栗的输出端口与微米过滤装 置7的输入端口相连通,微米过滤装置7的输出端口与离子处理装置9的输入端口相连通, 离子处理装置9的输出端口与保安过滤装置11的输入端口相连通,保安过滤装置11的输 出端口与后置电磁阀14的输入端口相连通,流体最终经由后置电磁阀14的输出端口与循 环冷却系统相接。自动排气阀10安装于保安过滤装置的顶端。前置电阻仪3、温度测点4 和前置压力测点均安装于前置电磁阀2和进水栗6之间的管路上。后置电阻仪3和后置压 力测点均安装于保安过滤装置11和后置电磁阀14之间的管路上。 该旁滤系统的主要工作过程描述如下: 1)由进水管1经前置电磁阀2将循环流体引入到旁滤系统中; 2)在旁滤系统的进水侧设置进水栗6,以提供更大的流体推动力克服流体在旁滤 系统内部通路的阻力; 3)温度测点4用以监测进入到旁滤系统的水温,当水温高于40°C时,前置电磁阀 2将自动关闭,同时发出信号,旁滤系统将停止工作。 4)进水栗6将循环流体栗入到微米过滤装置7中,用以滤除循环流体中5 μπι以上 的颗粒。 5)经过滤除作用的流体在离子处理装置9中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将循环流体处理 为超纯水状态,然后经由保安过滤装置11,由出水管15注入到加速器循环冷却系统中。 6)微米过滤装置7和保安过滤装置11的顶端均设置自动排气阀10,用以排除管 路内积聚的气体,减少循环管路内溶解氧的含量。 7)前置压力测点5用以监测进入栗6的入口压力,以保证有足够的冷却水进入到 旁滤系统中。若入口压力过低,控制面板8将提示旁滤系统缺水而无法正常工作。 8)后置压力测点12用以监测旁滤系统的出口压力,用以判断进水栗6能否正常工 作。 9)前置电阻仪3和后置电阻仪13与控制面板8相连,用以在线监测处理过程,同 时可辅助判断离子处理装置的工作状态。 10)过滤提纯:随着加速器运行,溶解于循环水体中的铜、铁离子的浓度不断加 大,将加速器的循环水进行部分引流至旁滤系统中,在离子处理装置9内进提纯过程。开启 水栗,为离子处理装置9提供充足的反应动力。装置内部的滤床进行不间断的置换反应,吸 收加速器循环冷却系统中析出的离子,同时将高纯水注入到循环冷却系统中,因而,沿着旁 滤系统的流程方向,水体中离子浓度逐渐降低,同时加速器循环水的电阻率逐渐增加,线圈 的漏电流效应逐渐减弱。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速器循环水质提纯的旁滤系统,可优化加速 器冷却水循环系统,减少循环水排放量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并能够稳定其循环水质,保持循 环系统的电阻率在2ΜΩ ·_以上,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工艺目的。该旁滤系统的流体通路 与加速器循环通路采用同程设计,在循环系统的回水侧设置取水口,经由旁滤装置后,产水 注回到循环系统中。该旁滤装置由进水管,进水栗,微米过滤装置、离子处理装置、保安过滤 装置、自动排气阀、出水管等串联组成,同时辅助以水质探测、水压检测等手段。【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一一进水管;2-一前置电磁阀;3-一前置电阻仪;4 一一温度测点;5-一前 置压力测点;6-一进水栗;7-一微米过滤装置;8-一控制面板;9 一一离子处理装置; 10一一自动排气阀;11 一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速器循环冷却旁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前置电磁阀(2)的输入端口与循环流体入口(1)相连通,前置电磁阀(2)的输出端口与进水泵(6)的输入端口相连通,进水泵的输出端口与微米过滤装置(7)的输入端口相连通,微米过滤装置(7)的输出端口与离子处理装置(9)的输入端口相连通,离子处理装置(9)的输出端口与保安过滤装置(11)的输入端口相连通,保安过滤装置(11)的输出端口与后置电磁阀(14)的输入端口相连通,流体最终经由后置电磁阀(14)的输出端口与循环冷却系统相接;自动排气阀(10)安装于保安过滤装置的顶端;前置电阻仪(3)、温度测点(4)和前置压力测点均安装于前置电磁阀(2)和进水泵(6)之间的管路上;后置电阻仪(3)和后置压力测点均安装于保安过滤装置(11)和后置电磁阀(14)之间的管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燕马力祯周伦才陈玮王定九王力实
申请(专利权)人:于海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