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硅化输液瓶塞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4698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免硅化输液瓶塞,它由下列组分的物质制成胶塞:溴化丁基橡胶、氧化锌、氧化镁、溴化甲基烷基苯酚甲醛树脂、硬脂酸、二氧化钛或钛白粉、炭黑、改性滑石粉、高分子硅油、硅烷偶联剂;在胶塞的表面有硅材料层或氟材料层。制造免硅化输液瓶塞的方法是:按制成胶塞的配量要求称取原料、炼胶出条、注射硫化成型、把经硫化的胶片烘干后,用硅材料或氟材料喷涂硫化胶片表面,而后放入烘箱中保持1-5分钟、把经上述胶片冲切成单个瓶塞,而后对其清洗、烘干、冷却、包装后即为成品;这种瓶塞提高了硫化胶的抗撕裂性,并能避免胶塞与药液接触部分受硅油污染而引起挂珠、挂壁、硅油假性微粒超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胶塞,尤其涉及输液用胶塞,及其该胶塞的制造方法。技术背景目前,药用胶塞清洗后, 一般要进行硅化处理,其目的主要有三方面第 一、防止胶塞在存放过程中发生粘连;第二、防止胶塞在运输过程中相互磨擦 产生过多的微粒;第三、方便制药企业,使胶塞在分装机上运行顺畅并便于压塞, 但硅油本身的粒径均在13-18微米,通常会因为硅化工艺不当,造成胶塞表面 硅化时受硅油污染,使用时胶塞与药液接触部分会受硅油污染而引起挂珠、挂 壁、硅油假性微粒超标的问题不利于用药安全。为此专利申请号为 200520068811.1的文件中披露了一种免硅化医用胶塞,这种医用胶塞是在胶塞 冠部的顶端面和外周壁上复合一层薄膜,以避免胶塞硅化产生的污染。但是这 种胶塞在使用时薄膜被针头扎破药液便与胶塞接触,它仍能对药液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硅油污染的免硅化输液瓶塞;同时提供该 胶塞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免硅化输液瓶塞,它由下 列组分的物质制成胶塞溴化丁基橡胶100重量份、氧化锌2-5重量份、氧化镁0.5-3重量份、溴化甲基烷基苯酚甲醛树脂2-4重量份、硬脂酸1重量份、二氧化钛 或钛白粉2重量份、炭黑0.3-0.6重量份、改性滑石粉50-90重量份、 高分子硅油0.5-1重量份、硅垸偶联剂0.05-0.2重量份;在胶塞的表面有硅材 料层或氟材料层。改性滑石粉是经过硅垸偶联剂处理的改性滑石粉。胶塞表面的硅材料层或氟材料层厚度为0.04—0.07^m。制造免硅化输液瓶塞的方法,是按下述步骤和工艺条件制造a、按制成胶 塞的配量要求称取原料,并把它们混合均匀,b、炼胶出条,在该程序中,密炼 排料温度为85-90。C,上顶栓压力为0.6 -0.8Mpa,混炼周期为12-18分钟;c、 注射硫化成型,在该程序中,硫化温度为175 198°C,硫化压力为240-285bar, 螺杆筒温度为70-100°C,注射筒温度为70-100'C,冷流道温度为70-95'C; d、 把经硫化的胶片烘干后,用硅材料或氟材料喷涂硫化胶片表面,而后放入烘箱 中保持1-5分钟;e、把经上述胶片冲切成单个瓶塞,而后对其清洗、烘干、冷硅化输液瓶塞成品;清洗中所用水温为60-90°C、水压为 2-3bar,所用蒸气的压力为3-4bar,压縮空气的压力为6-8bar。在制造免硅化输液瓶塞的方法中,经硫化的胶片应在烘干设备中进行,烘 干温度为60-9(TC。由于制造本专利技术胶塞的材料中有改性滑石粉和硅烷偶联剂,在反应时,硅 垸一端和滑石粉表面化学结合,另一端可参与硫化反应。这种物理形态经生产过程的喷射碾磨处理不仅可以得到补强性和加工性的平衡,而且橡胶分子和填 料之间的吸附力增大,所以极大地提高了硫化胶的模量和抗压縮性等物理机械 性能。改性滑石粉还可提高硫化橡胶抵抗液体和气体向其渗透,同时也提高了 硫化胶的抗撕裂性,当裂缝增长垂直于定向的滑石粉粒子时,抗撕裂效果更优, 再加之在胶塞上又喷涂了硅或氟材料,使得这种免硅化输液胶塞比正常硅化输 液瓶塞有更多的优越性,它能很好地解决胶塞与药液接触部分受硅油污染而引 起挂珠、挂壁、硅油假性微粒超标的问题。下边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输液瓶塞及正常硅化输液瓶塞所做试验的结果。 (1)以SFDA国家药品包装容器(材料)标准YBB00272004《包装材料不 溶性微粒测定法》做试验的结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3)挂水、挂壁试验将胶塞密封在干净的输液瓶上,每瓶中封装适量的葡萄糖注射液,在115"CX30min条件下灭菌。挂水、挂壁试验 (瓶数)本专利技术的输液瓶 塞(瓶数)正常硅化输液瓶 塞(瓶数)10003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先称取溴化丁基橡胶IOO重量份、氧化锌2重量份、氧化镁0.5重量份、溴化甲基垸基苯酚甲醛树脂2重量份、硬脂酸1重量份、二氧 化钛2重量份、炭黑0.3重量份、改性滑石粉50重量份、高分子硅油0.5 重量份、硅烷偶联剂0.05重量份;并把它们混合均匀,按照正常的炼胶程序炼 胶出条,在该程序中,密炼排料温度为85'C,上顶栓压力为0.6 Mpa,混炼周期 为12分钟;然后进行注射硫化成型程序,在该程序中,硫化温度为175'C,硫 化压力为240bar,螺杆筒温度为70°C,注射筒温度为70°C,冷流道温度为70 'C;在硫化成型程序中所生产的胶片是由多个胶塞连在一起的;把经硫化后的 胶片放入烘干设备中在6(TC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再在烘干后的胶片上喷涂 硅材料,喷涂的硅材料厚度为0.03—0.04拜,而后放入温度为6(TC的烘箱中保 持1-2分钟;把经上述工序生产的胶片进行冲切成单个胶塞,而后,对其清洗、烘干、 冷却、包装即为免硅化输液瓶塞成品;清洗中所用水温为60。C、水压为2bar, 所用蒸气的压力为3bar,压縮空气的压力为6bar。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改性滑石粉是经过硅垸偶联剂处理的,其中滑石含 量为98%,含水量为0.01—0.1%的改性滑石粉。实施例2:先称取溴化丁基橡胶IOO重量份、氧化锌5重量份、氧化镁 3重量份、溴化甲基垸基苯酚甲醛树脂4重量份、硬脂酸l重量份、二氧化 钛2重量份、炭黑0.6重量份、改性滑石粉90重量份、高分子硅油l重 量份、硅烷偶联剂0.2重量份。把它们混合均匀,在炼胶出条程序中,密炼排料温度为90'C,上顶栓压力为 0.8Mpa,混炼周期为18分钟;然后进行注射硫化成型程序,在该程序中,硫化 温度为198°C,硫化压力为285bar,螺杆筒温度为IO(TC,注射筒温度为IO(TC, 冷流道温度为95°C;把经硫化后的胶片放入烘干设备中在90。C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再在烘干后的胶片上喷涂氟材料,喷涂的氟材料厚度为0.06—0.07nm, 而后放入温度为90。C的烘箱中保持4-5分钟;把经上述工序后的胶片进行冲切后,对其清洗,再经烘干、冷却、包装即 为免硅化输液瓶塞成品;清洗时所用水温为6(TC、水压为2bar,所用蒸气的压 力为3bar,压縮空气的压力为6bar。其他程序和工艺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所采用的改性滑石粉是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其中滑石含量为99.5%,含水 量为0.01%的改性滑石粉。实施例3:先称取溴化丁基橡胶IOO重量份、氧化锌3重量份、氧化镁 2重量份、溴化甲基烷基苯酚甲醛树脂3重量份、硬脂酸1重量份、钛白粉 2重量份、炭黑0.4重量份、改性滑石粉60重量份、高分子硅油0.7重量 份、硅烷偶联剂0.1重量份;把它们混合均匀。本实施例中的加工程序与实施例1相同,但,在炼胶出条程序中,密炼排 料温度为88°C,上顶栓压力为0. 7Mpa,混炼周期为15分钟;然后进行注射硫化 成型程序,在该程序中,硫化温度为18(TC,硫化压力为250bar,螺杆筒温度 为8(TC,注射筒温度为9(TC,冷流道温度为80'C;把经硫化后的胶片放入烘干 设备中在7(TC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再在烘干后的胶片上喷涂氟材料,喷涂 的氟材料厚度为0.05pm,而后放入温度为8(TC的烘箱中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硅化输液瓶塞,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组分的物质制成胶塞:溴化丁基橡胶100重量份、氧化锌2-5重量份、氧化镁0.5-3重量份、溴化甲基烷基苯酚甲醛树脂2-4重量份、硬脂酸1重量份、二氧化钛或钛白粉2重量份、炭黑0.3-0.6重量份、改性滑石粉50-90重量份、高分子硅油0.5-1重量份、硅烷偶联剂0.05-0.2重量份;在胶塞的表面有硅材料层或氟材料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风刘海洪王备战李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翱翔医药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