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I级2209双相不锈钢焊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592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I级2209双相不锈钢焊条,包括焊芯以及涂覆于焊芯外壁的药皮,按重量的百分比计,焊芯的组分为:0~0.04%的C,0.5~2.0%的Mn,0~1.0%的Si,0~0.03%的S,0~0.04%的P,21.5~23.5%的Cr,8.5~10.5%的Ni,2.5~3.5%的Mo,0.08~0.20%的N,0~0.75%的Cu和余量的Fe。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全位置焊接性佳、飞溅小、脱渣性能好等优良的焊接性能,且具有优异的抗应力腐蚀开裂和抗点蚀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I级2209双相不锈钢焊条
技术介绍
随着金属制造和不锈钢行业的迅猛发展,对焊接工艺所用电焊条的产品技术要求 也非常高。现在的不锈钢技术中,双相不锈钢成分中含铬22-25%、镍5-7%,低于304、316 奥氏体不锈钢水平,都添加了一定量的钼,及少量氮,有的还添加了铜和钨。双相不锈钢有 以下性能特点:双相不锈钢在低应力下有良好的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含钼双相不锈钢 有良好的耐孔蚀性能;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疲劳和磨损腐蚀性能;综合力学性能好;可焊性 良好,热裂倾向小,一般焊前不需预热,焊后不需热处理。广泛用于核电、炼油、化肥、造纸、 石油、化工等耐海水耐高温浓硝酸等热交换器和冷淋器及器件。本焊条克服两相比例不稳 定,通过调整药皮渣系及合金体系的设计,保证焊缝金属得到稳定的相比例,使焊条具有 良好的性能, 目前国内核电关键设备制造及安装中用到的焊接材料以进口为主。使用的焊接材 料全部被国外公司所垄断,不仅价格昂贵,采购周期长,质量控制难,而且存在因政治原因 而被封锁的风险,不利于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国内核电大批量建设期间,迫切需要开展核 级焊接材料的国产化。为了克服国内无核级焊接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I级2209双相 不锈钢焊条,使其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能,飞溅小,脱渣性能好,提高了不锈钢焊条的焊接工 艺性能,特别是且具有优异的抗应力腐蚀开裂和抗点蚀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I级2209双相不 锈钢焊条。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核I级2209双相不锈钢焊条,包括 焊芯以及涂覆于焊芯外壁的药皮,所述焊芯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0 ~0.04% C 0.5 ~2.0% Mn 0 ~1.0% Si 0 ~0.03% S 0 ~0.04% P 21. 5 ~23. 5% Cr 8. 5 ~10. 5% Ni 2. 5 ~3. 5% Mo 0.08 ~0.20% N 0 ~0.75% Cu 余量的Fe。 进一步地,所述药皮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金红石20~27% 云母1~3% 钾长石1~4% 钨铁1~2% 钛白粉1~3% 荧石6~9% 金属铬20~25% 电解猛2~3% 钛酸钾1~4% 氮化铬6~10% 海藻酸钠0· 03~0· 30 % 大理石5~15% 镍粉5~7% 钼粉1~8% 膨润土 0· 04 ~0· 30 % 还原铁粉5~13% 菱镁石 0· 02 ~0· 20% 铜粉 0.1 ~0.6% CMC 0.1 ~0.5% 25 % 彡 PRE 彡 43%。 上述焊条制备工艺按焊条配方的设计要求制备涂料和焊芯,并把涂料涂敷在焊芯 上,使之达到规定的形状、尺寸,经烘干成为焊条,钢丝的拉拔;钢丝校直、切断及清洗;粘 结剂水玻璃的调配及拌粉;焊条药皮的压涂;焊条药皮的烘干及包装;焊条成品的检验。 CMC是羧甲基纤维素纳的简称,CMC用于电焊条中作为釉浆剂,使得陶瓷型涂 料具有很好的粘结成型、涂刷性能,同时在高温时也具烧尽性能,可作电焊条药粘合剂, 代替水玻璃,改善操作性,提高焊条表面光洁度及焊药粘附力。PRE是点蚀指数,一般 PRE25-43 (PRE = Cr% +3. 3Mo% +16N% ),当PRE超过40时通常称为超级双相钢。 本专利技术金红石使焊接电弧稳定,熔池平静,可细化过渡熔滴,美化焊缝成形,确保 熔渣覆盖性,但过量使用容易使机械牲能下降,故其含量控制在20~27% ; 云母使焊接电弧稳弧、造渣,富于弹性,有利于焊条生产,可增加药皮透气性,故对 药皮易干裂和发红有防止作用,过多过粗的云母可使药皮疏松,焊条易破头及擦伤,同时使 摇皮过粗,使表面质量差; 钾长石稳弧、造渣,适量有利于脱渣,过多减慢焊速,增加渣的粘度; 钨铁、镍粉作为合金剂,用来补偿焊接过程中合金元素的烧损及向焊缝过渡合金 元素,以保证焊缝金属获得必要的化学成分及性能等; 钛白粉增加焊条药皮塑性,为造渣剂,但改进工艺性能不如金红石,其含量控制在 1 ~3% ; 萤石是低氢型焊条的一种重要材料,其主要作用是造渣,在碱性渣里,它能降低渣 的熔点,粘度和表面张力,增加渣的流动性,可以减少焊缝金属中的气体杂质,有一定的去 氢作用; 金属铬是脆性金属不能单独作为金属材料,但与铁、镍、钴、钛、铝、铜等组成合金 后使焊条具有耐热性、热强性、耐磨性及特殊性能; 电解锰的纯度很高,它的作用是增药皮的硬度,在药皮中能提高焊条的强度、韧 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钛酸钾使焊条容易引弧及在焊接过程中能保持电弧稳定燃烧; 氣化络能够提尚焊条的粘着力; 海藻酸钠是一种很好的增稠剂,稳定剂和胶凝剂,用于改善和稳定焊条的性能; 大理石主要的作用是造渣和造气,其次还有稳弧和提高熔渣的碱度以及脱硫等作 用; 钼粉增强焊条的强度、硬度、可焊性及韧性,还可增强其耐高温强度及耐腐蚀性 能; 膨润土作为增塑剂,增加药皮粉料在焊条压徐过程的塑性、滑性及流动性,以提高 焊条的压涂质量,减少偏心度,这些材料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吸水后膨胀的特性或具有一定 的弹性、滑性; 还原铁粉的还原性好,使焊接电弧稳定,熔池平静,增加熔敷效率,使金属的细雾 状过渡,电弧柔和,焊缝成型美观,溶渣覆盖好; 菱镁石通过焊接过程中进行的冶金化学反应,以降低焊缝金属中的含氧量,提高 焊缝性能; 铜粉具有优良的工艺性能,润湿性良好,易于填满间隙,强度高、塑性好,导电性 和耐蚀性好; CMC是羧甲基纤维素纳的简称,CMC用于电焊条中作为釉浆剂,使得陶瓷型涂料具 有很好的粘结成型、涂刷性能,同时在高温时也具烧尽性能。可作电焊条药粘合剂,代替水 玻璃,改善操作性,提高焊条表面光洁度及焊药粘附力。 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备如下优点:对合金系中各合金元素 进行合理搭配,可使焊条具有较好的工艺性能及机械性能,飞溅小,脱渣性能好,且具有优 异的抗应力腐蚀开裂和抗点蚀能力;调整药皮渣系及合金体系的设计,保证焊缝金属得到 稳定的相比例;用钛钙型渣系有利于减少合金元素烧损,减小焊缝渗Si倾向,提高了焊条 的抗气孔能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核I级2209双相不锈钢焊条,包括焊芯以及涂覆于焊芯外壁的药皮;药皮占 焊条总重量的0. 4-0. 5,,焊芯的组分为:0~0. 04%的C,0. 5~2. 0%的Mn, 0~1. 0%的 Si,0 ~0.03% 的 S,0 ~0.04% 的 P,21. 5 ~23. 5% 的 Cr, 8. 5 ~10. 5% 的 Ni,2. 5 ~3. 5% 的Mo,0. 08~0. 20%的N,0~0. 75%的Cu和余量的Fe。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采用如下的电 焊条药皮配方(重量配比计):金红石20~27%,云母1~3%,钾长石1~4%,钨铁1~ 2%,钛白粉1~3%,荧石6~9%,金属铬20~25%,电解锰2~3%,钛酸钾1~4%,氮 化铬6~10%,海藻酸钠0· 03~0· 30%,大理石5~15%,镍粉5~7%,钼粉1~8%, 膨润土 0. 04~0. 30%,还原铁粉5~13%,菱镁石0. 02~0. 20%,铜粉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I级2209双相不锈钢焊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焊芯以及涂覆于焊芯外壁的药皮,所述焊芯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0~0.04%C0.5~2.0%Mn0~1.0%Si0~0.03%S0~0.04%P21.5~23.5%Cr8.5~10.5%Ni2.5~3.5%Mo0.08~0.20%N0~0.75%Cu余量的F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祥平王锡岭杨骏杨家旺夏春智邹家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