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阳能烟囱的被动式恒温、恒湿、恒氧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083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烟囱的被动式恒温、恒湿、恒氧新风系统,在太阳能烟囱单元实现自然通风的基础上,配置恒温水箱、蓄冷水箱和蓄热水箱,恒温水箱内部设置供进风与水进行换热的换热通道,蓄热水箱采用太阳能为加热源,恒温水箱中的水温基于进风温度和目标温度区间确定,然后通过冷、热水掺混调温;经调温的空气在溶液除湿器中经溶液喷淋调湿后送入室内;蓄热水箱中的热水用作溶液再生,还作为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组的驱动热源,冷却降温后的冷却水经过溶液除湿器用于冷却溶液以辅助除湿,再泵送至蓄冷水箱作为再生冷源;蓄冷水箱还收集雨水作为自然冷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独立的温度、湿度调节,不受室外气候环境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动式建筑,具体涉及建筑新风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烟囱的被动式恒温、恒湿、恒氧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1、被动式建筑是一个全新的节能概念,它是在低能耗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不依赖主动式的采暖和制冷来实现室内环境良好的舒适性,突出特点为节能、舒适、经济。

2、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环境是被动式建筑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普通新风机组利用风机制造“人造风”,缺陷是不能独立调温调湿,这意味着在冬夏季节需要配合空调使用,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太阳能烟囱利用负压效应形成“自然风”,具体来说,其是将太阳能和烟囱效应进行有机结合,由室内外空气密度差引起热压自然通风(即烟囱效应),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空气,将热能转变为空气流动的浮升动能。然而,太阳能烟囱仍未解决不能独立调温调湿的问题,且该问题在“被动式通风”情况下变得更加严重,受室外环境温湿度影响大,冬夏季节仍然需要配合空调使用,不符合被动式建筑节能、舒适、经济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太阳能烟囱的被动式恒温、恒湿、恒氧新风系统,包括用于实现自然通风的太阳能烟囱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恒温调节单元和进风湿度调节单元,其中进风恒温调节单元用于将进入室内的空气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区间,进风湿度调节单元用于将经调温的空气湿度调节至目标湿度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烟囱的被动式恒温、恒湿、恒氧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恒温调节单元包括恒温水箱(2),以及分别与恒温水箱(2)通过管路相连的蓄冷水箱(13)和蓄热水箱(14);恒温水箱(2)内部具有供进风与水进行换热的换热通道(11);换热通道(11)入口设置风温传感器(10),恒温水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阳能烟囱的被动式恒温、恒湿、恒氧新风系统,包括用于实现自然通风的太阳能烟囱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恒温调节单元和进风湿度调节单元,其中进风恒温调节单元用于将进入室内的空气温度调节至目标温度区间,进风湿度调节单元用于将经调温的空气湿度调节至目标湿度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烟囱的被动式恒温、恒湿、恒氧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恒温调节单元包括恒温水箱(2),以及分别与恒温水箱(2)通过管路相连的蓄冷水箱(13)和蓄热水箱(14);恒温水箱(2)内部具有供进风与水进行换热的换热通道(11);换热通道(11)入口设置风温传感器(10),恒温水箱(2)中设置水温传感器(12),根据进风温度调节恒温水箱(2)中水的温度,使得出风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恒温水箱(2)中的水通过冷、热水掺混调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能烟囱的被动式恒温、恒湿、恒氧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通道(11)采用蛇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能烟囱的被动式恒温、恒湿、恒氧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恒温水箱(2)、蓄冷水箱(13)和蓄热水箱(14)外部包裹有保温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能烟囱的被动式恒温、恒湿、恒氧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外进风口(1)和恒温水箱(2)进风口之间设置一个小型风机,用于根据体感调节空气流通速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太阳能烟囱的被动式恒温、恒湿、恒氧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烟囱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透明玻璃面板(6)和蓄热墙(8),蓄热墙(8)表面设置太阳能集热板(7),蓄热墙(8)下部设置室内出风口(9),透明玻璃面板(6)上部设置室外出风口(5),屋顶远离蓄热墙(8)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硕成杨艳平王博俊齐永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