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风模块、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风模块、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0716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风模块、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属于空调设备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具有新风模块的新风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其中,空调内机包括新风壳、第一叶轮、第二叶轮、驱动器和睡眠状态检测模块,新风壳内具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分别设置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驱动器与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连接,第一内腔开设有与第二内腔连通的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沿第一内腔的周向设置。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转动可使得输出的新风的风量和风压更大,第二出风口沿第一内腔周向设置可使得第一风轮形成的气流可充分地由第二出风口输入至第二内腔中。睡眠状态检测模块可根据用户睡眠状态控制驱动器,进而控制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空调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模块、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空调即空气调节器(air conditioner),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空调内机具有出风口,在空调的制冷制热状态下,空调内机的出风口可分别产生热气流和热气流。新风空调是一种将新风模块与空调集成的设备,其不仅具有空调的空气调节功能,还具有新风模块的换气功能。

2、相关技术中,新风机可采用多个风轮来加强新风机的出风效果,但简单叠加风机的方式对出风效果的增强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新风机的出风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风模块、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模块,包括:

3、新风壳,具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连通;

4、第一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

5、第二叶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

6、驱动器,与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中的至少一者转动;和

7、睡眠状态检测模块,与所述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睡眠状态检测模块可检测环境光照强度和用户的睡眠状态;

8、其中,所述第一内腔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沿所述第一内腔的周向设置。

9、本申请提出的新风模块中,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分别设置于新风壳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中,驱动器可驱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中的至少一者转动,驱动器驱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同时转动,使得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同时产生风力,进而使得新风壳外部的空气可更高效地被吸入至新风壳内并通过新风壳的第一出风口输出。也可根据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控制驱动器单独驱动第一叶轮转动以降低新风模块的能耗。新风壳的第二出风口沿第一内腔的周向设置,因此新风壳的第一内腔的空气可沿第一内腔的周向个方向输出至第一内腔外,从而使得空气更高效地通过新风壳的第一内腔,进而使得本申请的新风模块的新风效率更高。睡眠状态检测模块可检测用户的睡眠状态,可根据用户的睡眠状态控制驱动器驱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单独转动,或是驱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同时转动,从而使得用户所处的睡眠环境中的噪声和空气质量指标更适宜用户睡眠。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腔包括安装腔部和出风腔部,所述出风腔部绕所述安装腔部设置,所述第一叶轮设置于所述安装腔部内,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出风腔部连通。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叶轮的出风侧绕所述第一叶轮的周向设置。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内腔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腔部的轴向侧。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新风壳内,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位于所述隔板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隔板。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腔部在所述第一内腔的轴向上于所述隔板形成第一投影区域,所述出风腔部在所述第一内腔的轴向上于所述隔板形成第二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内,部分所述第二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外。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叶轮包括前盖板、后盖板和多个第一叶片,所述前盖板具有进风开口,所述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间隔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进风开口的周向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一叶片相背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连接,所述后盖板在所述后盖板到所述前盖板的方向上于所述前盖板上具有第三投影区域,所述进风开口位于所述第三投影区域内。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开口设置于所述前盖板的中心,所述进风开口的内径与所述前盖板的外径的比值为0.3-0.6比1,所述前盖板的外径大于所述后盖板的外径。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同轴设置。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叶轮包括安装板、固定板和多个第二叶片,所述安装板围设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驱动器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安装板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板的外径与所述安装板的外径的比值为0.7-0.9比1。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叶轮为后向叶轮或径向叶轮,所述第二叶轮为前向叶轮。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叶轮的进口角和出口角均大于90度,且所述第一叶轮的进口角大于出口角,所述第二叶轮的进口角为60度-90度,所述第二叶轮的出口角为140度-175度。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滤网,所述新风壳内还具有进风腔,所述进风口通过所述进风腔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进风腔内,以过滤通过所述进风腔的气体。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睡眠状态检测模块包括光强度传感器和加速传感器,所述光强度传感器可检测环境光照强度,所述加速传感器可检测用户运动幅度和频率。

23、第二方面,基于上文的新风模块,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包括上文的新风模块。

24、第三方面,基于上文的空调,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包括:

25、获取室内光强度;

26、比较室内光强度和预设光强度,在所述室内光强度小于所述预设光强度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睡眠状态;

27、在用户处于浅睡眠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叶轮转动;

28、在用户处于深睡眠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转动。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器可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处于第一转速、第二转速或第三转速,所述第三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所述第二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转速;

30、在用户处于浅睡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叶轮处于第一转速;

31、在用户处于深睡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一叶轮处于第二转速,并驱动所述第二叶轮处于第二转速。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用户处于临觉醒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均处于第三转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110)包括安装腔部(113)和出风腔部(114),所述出风腔部(114)绕所述安装腔部(113)设置,所述第一叶轮(20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部(113)内,所述第二出风口(112)与所述出风腔部(11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200)的出风侧绕所述第一叶轮(200)的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腔(120)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110)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二出风口(112)设置于所述出风腔部(114)的轴向侧。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隔板(130),所述隔板(130)设置于所述新风壳(100)内,所述第一内腔(110)和所述第二内腔(120)位于所述隔板(130)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二出风口(112)设置于所述隔板(1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部(113)在所述第一内腔(110)的轴向上于所述隔板(130)形成第一投影区域,所述出风腔部(114)在所述第一内腔(110)的轴向上于所述隔板(130)形成第二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12)内,部分所述第二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12)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200)包括前盖板(210)、后盖板(220)和多个第一叶片(230),所述前盖板(210)具有进风开口(211),所述前盖板(210)和所述后盖板(220)间隔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叶片(230)沿所述进风开口(211)的周向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一叶片(230)相背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前盖板(210)和所述后盖板(220)连接,所述后盖板(220)在所述后盖板(220)到所述前盖板(210)的方向上于所述前盖板(210)上具有第三投影区域,所述进风开口(211)位于所述第三投影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开口(211)设置于所述前盖板(210)的中心,所述进风开口(211)的内径与所述前盖板(210)的外径的比值为0.3-0.6比1,所述前盖板(210)的外径大于所述后盖板(220)的外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200)和所述第二叶轮(300)同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轮(300)包括安装板(310)、固定板(320)和多个第二叶片(330),所述安装板(310)围设于所述固定板(320),所述固定板(320)与所述驱动器(400)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叶片(330)沿所述安装板(310)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板(320)的外径与所述安装板(310)的外径的比值为0.7-0.9比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200)为后向叶轮或径向叶轮,所述第二叶轮(300)为前向叶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200)的进口角和出口角均大于90度,且所述第一叶轮(200)的进口角大于出口角,所述第二叶轮(300)的进口角为60度-90度,所述第二叶轮(300)的出口角为140度-175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滤网(150),所述新风壳(100)内还具有进风腔(140),所述进风口(111)通过所述进风腔(140)与所述第一内腔(110)连通,所述滤网(150)设置于所述进风腔(140)内,以过滤通过所述进风腔(140)的气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状态检测模块包括光强度传感器和加速传感器,所述光强度传感器可检测环境光照强度,所述加速传感器可检测用户运动幅度和频率。

15.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

16.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400)可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叶轮(200)和所述第二叶轮(300)处于第一转速、第二转速或第三转速,所述第三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所述第二转速大于所述第一转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110)包括安装腔部(113)和出风腔部(114),所述出风腔部(114)绕所述安装腔部(113)设置,所述第一叶轮(20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部(113)内,所述第二出风口(112)与所述出风腔部(11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200)的出风侧绕所述第一叶轮(200)的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腔(120)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110)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二出风口(112)设置于所述出风腔部(114)的轴向侧。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隔板(130),所述隔板(130)设置于所述新风壳(100)内,所述第一内腔(110)和所述第二内腔(120)位于所述隔板(130)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二出风口(112)设置于所述隔板(1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部(113)在所述第一内腔(110)的轴向上于所述隔板(130)形成第一投影区域,所述出风腔部(114)在所述第一内腔(110)的轴向上于所述隔板(130)形成第二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12)内,部分所述第二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12)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200)包括前盖板(210)、后盖板(220)和多个第一叶片(230),所述前盖板(210)具有进风开口(211),所述前盖板(210)和所述后盖板(220)间隔相对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叶片(230)沿所述进风开口(211)的周向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一叶片(230)相背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前盖板(210)和所述后盖板(220)连接,所述后盖板(220)在所述后盖板(220)到所述前盖板(210)的方向上于所述前盖板(210)上具有第三投影区域,所述进风开口(211)位于所述第三投影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开口(211)设置于所述前盖板(210)的中心,所述进风开口(211)的内径与所述前盖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杰姚杨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