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3026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顶端左侧设有进气管,右侧设有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设有管板,所述换热器主体内设有螺旋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固定在所述管板上,所述管板前后侧分别设有一根螺杆,所述螺杆沿换热器主体垂直面穿过PVC导流板将所述PVC导流板固定,所述PVC导流板上下间隔错开均匀设置在换热器主体上,所述换热管上安装有翅片,所述翅片设有凸面和凹面,所述凸面设有若干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之间设有截面为倒梯形的连接槽,所述凹面是截面为倒梯形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大了换热表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利用导流板导流空气作用,提高了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换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为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很多企业对换热器进行了改进创新,现有的换热器通常为增大传热表面积,提高传热系数,通常会在换热管上设置翅片,且翅片为常有的波浪形翅片,该种翅片由于细长且波浪弯折较多,容易出现加工困难和废品率高,提高企业生产成本,且现有的换热器通常仅采用翅片来增强换热性能,其换热效果不明显,影响换热器工作效率。综上以上原因,本申请人通过创新设计,提出一种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热器,增大了换热表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利用导流板导流空气作用,提高了换热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顶端左侧设有进气管,右侧设有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设有管板,所述换热器主体内设有螺旋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固定在所述管板上,所述管板前后侧分别设有一根螺杆,所述螺杆沿换热器主体垂直面穿过PVC导流板将所述PVC导流板固定,所述PVC导流板上下间隔错开均匀设置在换热器主体上,所述换热管上安装有翅片,所述翅片设有凸面和凹面,所述凸面设有若干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之间设有截面为倒梯形的连接槽,所述凹面是截面为倒梯形的凹槽。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换热管上安装设有凸面和凹面的翅片,加大了换热管的换热表面积,提高了传热系数,进而提高了换热效果,在所述换热器主体上设置PVC导流板,使换热器内的热空气在透过翅片传导出来后以“S”形导流出来,上下错开设置的PVC导流板具有导流空气流向作用,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对上述PVC导流板进一步结构描述,所述PVC导流板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角度为60°。该缺口利于对空气的导流,加速换热效率。进一步的,所述PVC导流板的形状为一段180°直线和一段270°的优弧封闭构成,所述缺口设在优弧的中心段,所述缺口为正三角形状,所述缺口的角度为60°。该种形状的PVC导流板具有270°圆弧形成的翼面,且同时上端为180°直线构成的截断面,因此,该种导流板可以更好的具有导流空气作用,增强换热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翅片为铝箔翅片,所述圆形通孔为一体冲压形成,所述圆形通孔四周冲压出挡边。通过设置圆形通孔,减轻了翅片的重量,使得换热器整体重量减轻,同时圆形通孔设有挡边,挡边可增大传热面积,圆形通孔为一体冲压形成,且所述翅片为铝箔,冲压成型加工简单,加工成本较低。综上可知,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换热管上安装设有凸面和凹面的翅片,加大了换热管的换热表面积,提高了传热系数,进而提高了换热效果。2、在所述换热器主体上设置PVC导流板,使换热器内的热空气在透过翅片传导出来后以“S”形导流出来,上下错开设置的PVC导流板具有导流空气流向作用,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3、所述PVC导流板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角度为60°。该缺口利于对空气的导流,加速换热效率。4、导流板具有270°圆弧形成的翼面,且同时上端为180°直线构成的截断面,因此,该种导流板可以更好的具有导流空气作用,增强换热效果。5、通过设置圆形通孔,减轻了翅片的重量,使得换热器整体重量减轻,同时圆形通孔设有挡边,挡边可增大传热面积,圆形通孔为一体冲压形成,且所述翅片为铝箔,冲压成型加工简单,加工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图1中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翅片结构示意图。1-换热器主体;2_进气管;3_出气管;4-管板;5_换热管;6-螺杆,7-PVC导流板;8-翅片;9-凸面;10_凹面;11_圆形通孔;12_连接槽;13_凹槽;14_缺口 ;15_挡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换热器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1,所述换热器主体I顶端左侧设有进气管2,右侧设有出气管3,所述进气管2和出气管3之间设有管板4,所述换热器主体I内设有螺旋的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固定在所述管板4上,所述管板4前后侧分别设有一根螺杆6,所述螺杆6沿换热器主体I垂直面穿过PVC导流板7将所述PVC导流板7固定,所述PVC导流板7上下间隔错开均匀设置在换热器主体I上,对PVC导流板7的结构进一步描述,所述PVC导流板7设有缺口 14,所述缺口 14的角度为60°。该缺口 14利于对空气的导流,加速换热效率,所述PVC导流板7的形状为一段180°直线和一段270°的优弧封闭构成,所述缺口 14设在优弧的中心段,所述缺口 14为正三角形状,所述缺口 14的角度为60°。该种形状的PVC导流板7具有270°圆弧形成的翼面,且同时上端为180°直线构成的截断面,因此,该种PVC导流板7可以更好的具有导流空气作用,增强换热效果。在所述换热管5上安装有翅片8,所述翅片8设有凸面9和凹面10,所述凸面9设有若干圆形通孔11,所述圆形通孔11之间设有截面为倒梯形的连接槽12,所述凹面是截面为倒梯形的凹槽13。所述翅片8为铝箔翅片,所述圆形通孔11为一体冲压形成,所述圆形通孔11四周冲压出挡边15。通过设置圆形通孔11,减轻了翅片8的重量,使得换热器整体重量减轻,同时圆形通孔11设有挡边15,挡边15可增大传热面积,圆形通孔11为一体冲压形成,且所述翅片8为铝箔,冲压成型加工简单,加工成本较低。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换热管5上安装设有凸面9和凹面10的翅片8,加大了换热管5的换热表面积,提高了传热系数,进而提高了换热效果,在所述换热器主体I上设置PVC导流板7,使换热器内的热空气在透过翅片8传导出来后以“S”形导流出来,上下错开设置的PVC导流板7具有导流空气流向作用,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换热器在传热换热中,换热管5将热量通过翅片8传导出来从而在PVC导流板7中形成“S”形导流出来,翅片8设有倒梯形的凹槽13和连接槽12,增大了传热表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因此,通过上述描述可知: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换热管上安装设有凸面和凹面的翅片,加大了换热管的换热表面积,提高了传热系数,进而提高了换热效果。2、在所述换热器主体上设置PVC导流板,使换热器内的热空气在透过翅片传导出来后以“S”形导流出来,上下错开设置的PVC导流板具有导流空气流向作用,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3、所述PVC导流板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角度为60°。该缺口利于对空气的导流,加速换热效率4、导流板具有270°圆弧形成的翼面,且同时上端为180°直线构成的截断面,因此,该种导流板可以更好的具有导流空气作用,增强换热效果。5、通过设置圆形通孔,减轻了翅片的重量,使得换热器整体重量减轻,同时圆形通孔设有挡边,挡边可增大传热面积,圆形通孔为一体冲压形成,且所述翅片为铝箔,冲压成型加工简单,加工成本较低。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的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依本技术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顶端左侧设有进气管,右侧设有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设有管板,所述换热器主体内设有螺旋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固定在所述管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前后侧分别设有一根螺杆,所述螺杆沿换热器主体垂直面穿过PVC导流板将所述PVC导流板固定,所述PVC导流板上下间隔错开均匀设置在换热器主体上,所述换热管上安装有翅片,所述翅片设有凸面和凹面,所述凸面设有若干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之间设有截面为倒梯形的连接槽,所述凹面是截面为倒梯形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金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贸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