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染色方法及所用的环状布匹技术

技术编号:1222412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溢流染色方法及所用的环状布匹,属于纺织染色技术领域。该溢流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备布:将至少两条布匹的布头固定在一起,形成头端部,并将该头端部经溢流染色机的窗口放入溢流染色机内,经过提布辊后沿管道流入溢流染色机底部,再取出该头端部,将至少两条布匹中最长的一条布匹的布尾与所述头端部固定,形成环状布匹;染色:使溢流染色机运行,带动所述环状布匹在溢流染色机内循环转动,进行染色。通过上述溢流染色方法,能够实现染色机的同一管内多条布匹同时染色的目的,进而能够提高单位产量、降低单位能耗和单位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溢流染色方法及所用的环状布匹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染色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溢流染色方法及所用的环状布匹。
技术介绍
常规技术中,用溢流染色机给织物染色、洗水时,只能一条布的布头和布尾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在染色机循环内运转。染色机一次性生产量较少,从而单位时间产量较低、单位能耗较高、单位成本较高。特别是对于轻薄的织物,在保证布匹质量的前提下,轻薄织物无法达到机器的满载,因此这类布种能耗高,成本高的问题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溢流染色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提高单位产量、降低单位能耗和单位成本。一种溢流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备布:将至少两条布匹的布头固定在一起,形成头端部,并将该头端部经溢流染色机的窗口放入溢流染色机内,该头端部经过提布辊后沿管道流入溢流染色机底部,再取出该头端部,将至少两条布匹中最长的一条布匹的布尾与所述头端部固定,形成环状布匹;染色:使溢流染色机运行,带动所述环状布匹在溢流染色机内循环转动,进行染色。上述溢流染色方法,将至少两条布匹中的一条头尾相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环”状结构,再将其它布匹的一头固定在该条布匹的头尾相接处(即头端部),由于在溢流染色机内有一条布匹形成了完整的环状结构,因此可以随着溢流染色机内液体的流动,而在染色机内循环运转并带动其余布匹在染色机内循环运转,从而实现了多条布匹同时染色、洗水的目的,进而能够提高单位产量、降低单位能耗和单位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条布匹中,仅一条布匹的布头和布尾相接固定,其余布匹的布尾为游离状态。如将其余布匹的布尾与环状布匹固定,则在染色过程中可能由于不同布匹的回缩程度不同,导致产生折皱而染色不均等问题。因此,仅将一条布匹设为头尾相接成环,可以避免由于不同布匹在染色过程中回缩不同而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布匹为两条。将该染色方法中同时染色的布匹设为两条,既能保证具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又能增加单位产量,具有较好的生产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备布步骤中,所述固定的方式为缝纫或打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染色步骤中,环状布匹的克重小于250克/平方米时。常规方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无法达机器满载,采用上述溢流染色方法可以达到满载,并保证多条布匹的染色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溢流染色机运行的工艺参数为:泵速为1000-1200转/分钟,提布辊的转速为140-230米/分钟,喷嘴数为1-2档。将溢流染色机运行的参数限定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保证布匹能在缸内运行顺畅,避免出现打结,染色不均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上述溢流染色方法的环状布匹,包括至少两条布匹,所述至少两条布匹的布头固定在一起,形成头端部,且其中最长的一条布匹的布尾与所述头端部固定,形成环状。将该环状布匹用于上述溢流染色方法中,利用其中形成环状结构的布匹在溢流染色机内循环运转,带动其余多条布匹在该溢流染色机内单向循环运转,从而实现了多条布匹同时染色的目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条布匹中,只有一条布匹的布头和布尾相接固定,其余布匹的布尾为游离状态。上述设计可以避免由于不同布匹在染色过程中回缩不同而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布匹由两条布匹组成。从而确保在染色过程中,既能保证具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又能增加单位产量,具有较好的生产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溢流染色方法,用于同时对多条布匹染色,通过将多条布匹中的一条头尾相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环”状结构,再将其它布匹的一头固定在该条布匹的头尾相接处,由于在溢流染色机内有一条布匹形成了完整的环状结构,因此可以随着溢流染色机内液体的流动,而在染色机内循环运转并带动其余布匹在染色机内循环运转,从而实现了染色机的同一管内多条布匹同时染色、洗水的目的,进而能够提高单位产量、降低单位能耗和单位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上述溢流染色方法的环状布匹,将多条布匹固定在一起,其中最长的布匹头尾连接形成环状,可以实现多条布匹同时染色、洗水的目的,进而能够提高单位产量、降低单位能耗和单位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溢流染色时布匹与染色机配合示意图;图2为对比例1中传统溢流染色时布匹与染色机配合示意图。其中:100.布匹;110.头端部;210.窗口;220.提布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并不对本专利技术造成任何限制。实施例1一种溢流染色方法,以inoflow机型的一条管机型(BRAZZOLI公司生产)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一、备布。将两条布匹100的布头以缝纫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形成头端部110,并将该头端部110经溢流染色机的窗口210放入溢流染色机内,该头端部经过提布辊220后沿管道流入溢流染色机底部,再取出该头端部110,将这两条布匹中较长的一条布匹的布尾与所述头端部缝在一起,形成环状布匹,而这两条布匹中较短的一条布匹的布尾不固定,如图1所示。二、染色。使溢流染色机运行,带动形成环状的一条布匹在溢流染色机内循环转动,并且也带动依附于该环状布匹上的另一条布匹也在溢流染色机内循环转动,实现了在同一管中循环运转,同时进行染色的目的。上述溢流染色时的参数如下:表1.溢流染色参数克重(克/平方米)泵速(Rpm)提布辊转速(m/min)喷嘴档次<2501100140~2302实施例2一种溢流染色方法,与实施例1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以下染色参数。表2.溢流染色参数克重(克/平方米)泵速(Rpm)提布辊转速(m/min)喷嘴档次<2501200~1300160-3003对比例1一种溢流染色方法,为常规溢流染色方法,如图2所示,即在染色机中具有一条头尾相连的环状布匹,在溢流染色机内循环转动的方法,采用以下染色参数进行染色。表3.溢流染色参数克重(克/平方米)泵速(Rpm)提布辊转速(m/min)喷嘴档次<2501200~1300160-3003实验例采用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方法,并以相同的染色工艺条件进行试验和生产,对布匹织物的染色情况和生产效能进行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表4.染色效果评价结果其中,颜色失败是指染色后布匹的颜色不合格,颜色合格率为颜色合格的缸数占总染色缸数的比例。染花是指染色后布面出现染色不均一的情况,布面合格率为检视布面效果合格的缸数占总染色缸数的比例。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溢流染色方法,可以同时对多条布匹进行染色,不但提高了单位产量,而且染色合格率和布面合格率均较好,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并且,实施例1的溢流染色方法,由于采用了较适宜的运行参数,可以保证布匹能在缸内运行顺畅,避免出现打结,染色不均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布面合格率。表5.生产效能评价结果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溢流染色方法,可以同时对多条布匹进行染色,不但提高了单位产量,而且降低了单位能耗,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溢流染色方法及所用的环状布匹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溢流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备布:将至少两条布匹的布头固定在一起,形成头端部,并将该头端部经溢流染色机的窗口放入溢流染色机内,该头端部经过提布辊后沿管道流入溢流染色机底部,再取出该头端部,将至少两条布匹中最长的一条布匹的布尾与所述头端部固定,形成环状布匹;染色:使溢流染色机运行,带动所述环状布匹在溢流染色机内循环转动,进行染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流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备布:将至少两条布匹的布头固定在一起,形成头端部,并将该头端部经溢流染色机的窗口放入溢流染色机内,该头端部经过提布辊后沿管道流入所述溢流染色机底部,再取出该头端部,将至少两条布匹中最长的一条布匹的布尾与所述头端部固定,形成环状布匹;染色:运行所述溢流染色机,带动所述环状布匹在所述溢流染色机内循环转动,进行染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条布匹中,仅一条布匹的布头和布尾相接固定,其余布匹的布尾为游离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梁悦明李华南杨青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