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祝丹专利>正文

对含有块状物流体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2148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对含有块状物流体输送装置,主要由流入、出止回阀、罐体、过滤孔板、双路舌阀、旁通管、双路球阀、泵组、漂浮组合件、截止阀、支架等组成,其特点是罐体用管与流入、出止回阀联接,过滤孔板、导流板与隔板联接,将罐体内分隔成过滤室、贮存室,双路舌阀分别与旁通管、罐体上进出口管联接,双路球阀用管与泵组相通,泵组经截止阀与罐体下端部联通,漂浮组合件与罐体的贮存室联接;可将含块物污水输送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属于用在输送流体的设备。目前,对现有的流体输送设备中,由于泵中不能吸入杂物,否则将损坏泵或者电机,所以在泵前必须设置过滤装置。但过滤装置容易堵塞,阻碍流体的正常流动,对输送有块状物的流体带来困难。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对含有块状物流体输送装置,由于此装置中的密封罐内有过滤与贮存室,并且进、出口用同一个通道,利用密封罐内的过滤与贮存室,到一定位置时,开动泵,流体经泵将过滤处的块状物与流体一起由进口返回后输送排走,保证流体正常的流动。本技术主要由流入止回阀1、罐体盖2、流出止回阀3、排气阀4、罐体5、双路球阀6、泵出口管7、泵组8、支架9、罐体下出口管10、旁通管11、过滤孔板12、导流板13、罐体上进出口管14、双路舌阀15、双路球阀出口管16、罐体下入口管17、排泄阀18、截止阀19、漂浮组合件20、罐体入出口管21、隔板22组成,如图1、2、3所示,其特征在于流入止回阀1、流出止回阀3用管路、罐体入出口管21与位于罐体5上部的隔板22联通,过滤孔板12与导流板13及隔板92联接位于罐体5内的上部,隔板22将罐体5内分隔成过滤室a、贮存室b,罐体上进出口管14的两端与罐体5上端部、双路舌阀15联通,旁通管11两端分别与双路舌阀15、罐体下入口管17联接,罐体下入口管17与罐体5下端部联通,罐体5下出口用罐体下出口管10、截止阀19与泵组8联接,泵组8用泵出口管7、双路球阀6、双路球阀出口管16与双路舌阀15联接,漂浮组合件20与罐体5内联接,浮漂位于贮存室b内,罐体盖2、支架9与罐体5上、下端联接,组成对含有块状物流体输送装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含有块状流体经流入止回阀1及罐体入出管21进入罐体5内过滤室a,经导流板13和过滤孔板12过滤,将块状杂物留下,使流体经罐体上进出口管14、双路舌阀15、旁通管11、罐体下入口管17进入罐体5的贮存室b内。当流入的液体达到规定的值时,罐体5内的漂浮组合件20的开关启动泵组8运转,这时贮存室b内的流体从罐体下出口管10、截止阀19,进入泵组8,经加压后经泵出口管7、双路球阀6、双路球阀出口管16打开双路舌阀15的舌板,并使舌板关闭流向旁通管11的通道,让液体经罐体上进出管14进入罐体5上部内的过滤室a,液体经过过滤孔板12、导流板13和隔板22时,将存留在此处的块状杂物一起带走,经罐体入出口管21流出,再经过流出止回阀3被输送走。当罐体5内的贮存室b的液体被排完,漂浮组合件20内的浮漂下落而关闭泵组8的开关,使泵组停止运转,这时双路舌阀15的舌板在重力作用下又转回到原来位置,将双路球阀的出口管16封住,打开旁通管11的通路。这时密封的罐体5又恢复前述的进贮液体的工作状态。这样反复循环工作,即可将带有块状杂物的流体输送走。当罐体5、旁通管11内有空体时,排气阀4可以自动排气;当罐体5下部有沉淀物时,可以打开截止阀19、排泄阀18而排出。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由于在此装置中,罐体5是密封罐,内由过滤板12、导流板13、隔板22而分隔成过渡滤a、贮存室b。罐体外配置输送泵组,双路球阀6、双路舌阀15、罐体5的入进口是用同一个管道。当罐体5的贮存室b液体满时,泵启动,将贮存室内的液体泵组8加压返回过滤室,并将过滤板前面的杂物一起混合经入口管、流出止回阀而排送走。该输送适用于块状物体浸于其流体的输送,也适用于含有杂物的污水等流体的输送,如多层地下室及隧道等的排水,不但保护泵和电机使用寿命,而且将其流体被输送走。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图1的A-A剖面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主要由流入止回阀1、罐体盖2、流出止回阀3、排气阀4、罐体5、双路球阀6、泵出口管7、泵组8、支架9、罐体下出口管10、旁通管11、过滤孔板12、导流板13、罐体上进出口管14、双路舌阀15、双路球阀出口管16、罐体下入口管17、排泄阀18、截止阀19、漂浮组合件20、罐体入出口管21、隔板22组成,如图1、2所示。其中流入、出止回阀1、3、排气阀4、双路球阀6、泵组8、双路舌阀15、排泄阀18、截止阀19、漂浮组合件20均采用标准选购件;泵出口管7、旁通管11、罐体下出口管10、罐体上进出口管14、双路球阀出口管16、罐体下入口管17、罐体入出口管21均用管材加工而成,罐体5、罐体盖2、支架9、过滤孔板12、导流板13、隔板22用铜板加工而成,并进行防腐防锈处理;其中过流孔板12由几块组成,便于从罐体5上部口进取安装方便。将流入、出止回阀1、3联接,并用管路、罐体入出口管21联接,罐体入出口管21经罐体5与隔板22联通,隔板22与导流板13联接,导流板13与过滤孔板12联接,隔板22位于罐体5上部,将罐体5内分隔成过滤室a、贮存室b。罐体上进出口管14、罐体下入口管17、罐体下出口管10分别与罐体5密封联通,支架9与罐体5下面联接,罐体盖2与罐体5上端部密封联接,截止阀19两端用管与罐体下出口管10、泵组8联接,泵组8用泵出口管7与双路球阀6联接,双路球阀出口管16两端与双路舌阀15、双路球阀6联接,排气阀4分别与罐体5的贮存室b、旁通管11联通,排泄阀18与截止阀19的出口管联接,组成对含有块状物流体输送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对含有块状物流体输送装置,包括罐体、截止阀、管路、止回阀、泵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流入止回阀(1)、流出止回阀(3)用管路、罐体入出口管(21)与位于罐体(5)上部的隔板(22)联通,过滤孔板(12)与导流板(13)及隔板(22)联接位于罐体(5)内的上部,隔板(22)将罐体(5)内分隔成过滤室a、贮存室b,罐体上进出口管(14)的两端与罐体(5)上端部、双路舌阀(15)联通,旁通管(11)两端分别与双路舌阀(15)、罐体下入口管(17)联接,罐体下入口管(17)与罐体(5)下端部联通,罐体(5)下出口用罐体下出口管(10)、截止阀(19)与泵组(8)联接,泵组(8)用泵出口管(7)、双路球阀(6)、双路球阀出口管(12)与双路舌阀(15)联接,漂浮组合件(20)与罐体(5)内联接,浮漂位于贮存室b内,罐体盖(2)、支架(9)与罐体(5)上、下端联接,组成对含有块状物流体输送装置。专利摘要一种对含有块状物流体输送装置,主要由流入、出止回阀、罐体、过滤孔板、双路舌阀、旁通管、双路球阀、泵组、漂浮组合件、截止阀、支架等组成,其特点是罐体用管与流入、出止回阀联接,过滤孔板、导流板与隔板联接,将罐体内分隔成过滤室、贮存室,双路舌阀分别与旁通管、罐体上进出口管联接,双路球阀用管与泵组相通,泵组经截止阀与罐体下端部联通,漂浮组合件与罐体的贮存室联接;可将含块物污水输送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5B3/04GK2338273SQ9823857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3日专利技术者祝丹 申请人:祝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含有块状物流体输送装置,包括罐体、截止阀、管路、止回阀、泵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流入止回阀(1)、流出止回阀(3)用管路、罐体入出口管(21)与位于罐体(5)上部的隔板(22)联通,过滤孔板(12)与导流板(13)及隔板(22)联接位于罐体(5)内的上部,隔板(22)将罐体(5)内分隔成过滤室a、贮存室b,罐体上进出口管(14)的两端与罐体(5)上端部、双路舌阀(15)联通,旁通管(11)两端分别与双路舌阀(15)、罐体下入口管(17)联接,罐体下入口管(17)与罐体(5)下端部联通,罐体(5)下出口用罐体下出口管(10)、截止阀(19)与泵组(8)联接,泵组(8)用泵出口管(7)、双路球阀(6)、双路球阀出口管(12)与双路舌阀(15)联接,漂浮组合件(20)与罐体(5)内联接,浮漂位于贮存室b内,罐体盖(2)、支架(9)与罐体(5)上、下端联接,组成对含有块状物流体输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丹
申请(专利权)人:祝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