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及其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1817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1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按键及键盘,按键包含底板、键帽、支撑装置及撑抵件。底板具有第一磁性区。键帽具有卡槽。支撑装置设置于底板及键帽间且包含第一及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二磁性区,第二磁性区对应第一磁性区,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一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可活动地设置于卡槽内,第二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底板,且第一支撑件可枢转地连接于键帽及底板。撑抵件设置于键帽及支撑装置的其中之一上且与键帽及支撑装置的其中之另一干涉,以撑抵键帽及支撑装置的其中之另一至使第一连接部与卡槽互相靠合抵接的位置。藉由撑抵件,解决磁吸按键的键帽偏移滑动与出现碰撞噪音干扰的问题,以改善磁吸按键的使用感受与操作手感,并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按键及其键盘,尤指一种具有撑抵件以与键帽或支撑装置干涉而使支撑装置的连接部与键帽的卡槽互相靠合抵接的按键及其键盘。
技术介绍
就目前个人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装置,以操作上述的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一般传统键盘采用将弹性件设置于键帽与底板之间的按压设计,藉此,当键帽被使用者按压后,弹性件提供弹性回复力至键帽,以驱动键帽随着升降支撑装置(如剪刀脚机构)的机构作动回复至按压前的位置,由于弹性件通常是橡胶制成,橡胶于长期使用之下会有疲劳状况,进而使按键的使用寿命减短。目前常见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为采用磁吸力以取代弹性件的配置,举例来说,其可将二磁性件分别设置在底板与升降支撑装置的支撑件上,藉此,当键帽被外力按压而导致二磁性件互相远离时,键帽可伴随升降支撑装置移动至按压位置,而当外力释放时,磁吸力就会吸引二磁性件互相靠近而使得键帽伴随升降支撑装置移动回未按压位置。然而,在上述磁吸按键设计中,由于升降支撑装置的支撑件缺乏弹性件的弹力驱动键帽与升降支撑装置紧配连接以消除键帽与升降支撑装置之间的组装间隙,因此,磁吸按键的键帽往往会在使用者按压期间产生偏移滑动的情况以及容易与升降支撑装置碰撞而出现不必要的噪音干扰,从而影响到使用者在按压磁吸按键时的使用感受与操作手感,同时也会造成按键元件的损坏而导致按键的使用寿命减短。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撑抵件以与键帽或支撑装置干涉而使支撑装置的连接部与键帽的卡槽互相靠合抵接的按键及其键盘,以解决上述磁吸式按键的键帽与升降支撑装置之间的组装间隙导致的键帽偏移滑动与出现碰撞噪音干扰的问题。根据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按键包含底板、键帽、支撑装置,以及撑抵件。该底板其具有第一磁性区。该键帽具有卡槽。该支撑装置设置于该底板以及该键帽之间,支撑装置包含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二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二磁性区,该第二磁性区对应该第一磁性区,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卡槽内,该第二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底板,且该第一支撑件可枢转地连接于该键帽以及该底板,以使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该撑抵件设置于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其中之一上且与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其中之另一干涉,该撑抵件以撑抵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另一至使该第一连接部与该卡槽互相靠合抵接的位置。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未按压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一磁性区随着该第一支撑件的枢转而与该第二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按压位置移动回该未按压位置。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撑抵件为自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一延伸的悬臂结构,该悬臂结构具有往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另一突出的撑抵端部,该撑抵端部与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另一干涉,以使该悬臂结构弯曲变形而提供弹力驱动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另一至使该第一连接部与该卡槽互相靠合抵接的位置。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撑抵件为形成于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之该其中之一上的至少一肋条结构,该肋条结构往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另一突出以与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另一干涉。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的其中之一为磁性件,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的其中另一为磁性件或导磁性材料。根据另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键盘包含底板以及复数个按键。该底板具有第一磁性区。该复数个按键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复数个按键的至少其中之一包含键帽、支撑装置,以及撑抵件。该键帽具有卡槽。该支撑装置设置于该底板以及该键帽之间,且该支撑装置包含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二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二磁性区,该第二磁性区对应该第一磁性区,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卡槽内,该第二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底板,且该第一支撑件可枢转地连接于该键帽以及该底板,以使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该撑抵件设置于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其中之一上且与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其中之另一干涉,该撑抵件以撑抵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另一至使该第一连接部与该卡槽互相靠合抵接的位置。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未按压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一磁性区随着该第一支撑件的枢转而与该第二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按压位置移动回该未按压位置。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撑抵件为自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一延伸的悬臂结构,该悬臂结构具有往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另一突出的撑抵端部,该撑抵端部与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另一干涉,以使该悬臂结构弯曲变形而提供弹力驱动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另一至使该第一连接部与该卡槽互相靠合抵接的位置。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撑抵件为形成于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一上的至少一肋条结构,该肋条结构往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另一突出以与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另一干涉。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的其中之一为磁性件,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的其中另一为磁性件或导磁性材料。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采用撑抵件与键帽或支撑装置干涉以使支撑装置的支撑件的连接部与键帽的卡槽互相靠合抵接的设计,以产生键帽与支撑装置紧配连接以消除键帽与支撑装置之间的组装间隙的功效,如此一来,本专利技术即可有效地解决先前技术中所提到的磁吸按键的键帽偏移滑动与出现碰撞噪音干扰的问题,从而大幅地改善使用者在按压磁吸按键时的使用感受与操作手感,并且延长磁吸按键的使用寿命。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施方式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提出的键盘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键盘的按键沿剖面线X-X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键盘的按键省略键帽后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的按键的键帽被按压至按压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其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提出的键盘10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键盘10包含复数个按键12以及底板14。需说明的是,键盘10可较佳地应用于一般具有由上盖与下壳体组成的开合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上(如笔记型电脑),但不以此为限。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按键磁吸设计可应用于复数个按键12的至少其中之一上,其应用上述磁吸设计的按键数量多寡端视键盘10的实际应用而定,为求简化说明,以下针对其中之一具有磁吸设计的按键12进行描述,至于其他采用相同设计的按键12的结构设计,其可以此类推。请参阅图2以及图3,图2为图1的按键12沿剖面线X-X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按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包含:底板,其具有第一磁性区;键帽,其具有卡槽;支撑装置,其设置于该底板以及该键帽之间,且该支撑装置包含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二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二磁性区,该第二磁性区对应该第一磁性区,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卡槽内,该第二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底板,且该第一支撑件可枢转地连接于该键帽以及该底板,以使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撑抵件,其设置于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其中之一上且与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其中之另一干涉,该撑抵件以撑抵该键帽以及该支撑装置的该其中之另一至使该第一连接部与该卡槽互相靠合抵接的位置;其中,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未按压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一磁性区随着该第一支撑件的枢转而与该第二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按压位置移动回该未按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志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