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变压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1365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5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进一步的薄型化的压电变压器装置。压电变压器装置(1)具备:压电变压器元件(2),其在压电变压器主体(5)的第1、第2侧面(5c、5d)设置有第1、第2元件电极(6、7);和第1、第2挠性电极件(3、4),其被配置于压电变压器主体(5)的第1、第2侧面(5c、5d)的侧方,并分别与第1、第2元件电极(6、7)电连接并且机械地连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具有压电变压器元件与挠性部件接合的结构的压电变压器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用于逆变器等电源电路的变压器装置,提出了各种使用由压电陶瓷构成的压电变压器元件的压电变压器装置。在下述专利文献I所述的压电变压器装置中,压电变压器元件被配置于设置在印刷布线基板内的安装孔内。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压电变压器装置中,利用从被配置于安装孔内的压电变压器元件的上表面直至周围的印刷布线基板部分的支撑固定部件来支撑压电变压器元件。另一方面,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图6中由分解立体图所示的压电变压器装置1001。在压电变压器装置1001中,在具有挠性的绝缘部件1002上安装有压电变压器元件1003。绝缘部件1002是具有用于将压电变压器元件1003与外部电连接的布线图案的柔性印刷基板。该布线图案与压电变压器元件1003的表面电极1003a等电连接。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654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218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压电变压器装置中,上述支撑固定部件从压电变压器元件的上表面起直至周围的印刷布线基板。因此,支撑固定部件的厚度的这部分在薄型化上存在极限。此外,由于通过支撑固定部件来将压电变压器元件与印刷布线基板连结,因此若施加温度变化,则印刷布线基板的热膨胀系数与压电变压器元件的热膨胀系数的差所导致的机械应力容易施加到压电变压器元件以及印刷布线基板与支撑固定部件的连结部分。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压电变压器装置1001中,在绝缘部件1002上层叠并安装有压电变压器元件1003。压电变压器装置1001是通过被安装于未图示的印刷布线基板而被支撑的。因此,该印刷布线基板的厚度这部分在薄型化上存在极限。进一步地,为了从周围密封压电变压器元件1003,必须进一步准备其他密封部件或箱体部件,由此也导致薄型化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实现薄型化的压电变压器装置。-解决课题的手段-本技术所涉及的压电变压器装置具备:压电变压器元件和第1、第2挠性电极件。压电变压器元件具有:压电变压器主体和第1、第2元件电极。压电变压器主体具有:顶面、底面、和连结顶面和底面的第1、第2侧面,第I侧面与第2侧面对置。第1、第2元件电极分别被设置于压电变压器主体的第1、第2侧面。第1、第2挠性电极件被配置于压电变压器主体的第1、第2侧面的侧方。第1、第2挠性电极件分别与第1、第2元件电极电连接并且机械地连接。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压电变压器装置的某个特定的方面,所述第1、第2挠性电极件具有:第I部分、第2部分、和位于第I部分与第2部分之间的折弯部。在第2部分,第1、第2的挠性电极件分别与第1、第2元件电极电连接并且机械地连接。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压电变压器装置的其他特定的方面,第1、第2挠性电极件的折弯部由具有位于折弯部的最外侧的第I绝缘性薄膜、位于中间的导电层、和位于折弯部的内侧的第2绝缘性薄膜的层叠体构成。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压电变压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在第1、第2挠性电极件中,在将与连结第I部分和第2部分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的情况下,在折弯部的一部分设置有宽度比其他部分窄的部分。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压电变压器装置的其它特定的方面,第1、第2挠性电极件的第2部分在压电变压器主体的第1、第2侧面上,在底面的上方的位置与第1、第2元件电极电连接并且机械地连接。进一步地,第1、第2挠性电极件的第I部分是平坦片状,并被配置于压电变压器主体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高度位置。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压电变压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还具备搭载有压电变压器元件的电路基板,第1、第2挠性电极件的第I部分与电路基板连接。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压电变压器装置的又一其他特定的方面,电路基板具有在其内侧配置有压电变压器元件的贯通口或者凹部。-技术效果-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压电变压器装置中,由于被配置于压电变压器元件的压电变压器主体的第1、第2侧面的侧方的第1、第2挠性电极件分别与第1、第2元件电极电连接并且机械地连接,因此能够实现压电变压器装置的薄型化。此外,能够缩小振动向搭载有压电变压器装置的外部的电路基板等的泄露。【附图说明】图1 (a)以及图1 (b)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变压器装置的俯视图以及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变压器装置所具备的压电变压器元件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变压器装置所具备的第2挠性电极件的主要部位的部分切口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变压器装置所具备的第2挠性电极件的折弯前的主要部位的示意性俯视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变压器装置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现有的压电变压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由此使本技术清楚明了。图1(a)以及(b)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变压器装置的俯视图以及侧视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电变压器装置I具备:压电变压器元件2、和第1、第2挠性电极件3、4。图2是表示压电变压器元件2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电变压器元件2利用长度方向7次振动模式。并且,在本技术中,压电变压器元件利用的振动模式并不被特别限定。压电变压器元件2具有细长的长方体状即窄条状的压电变压器主体5。压电变压器主体5由压电陶瓷构成。压电变压器主体5具有:顶面5a、底面5b以及相对置的第1、第2 侧面 5c、5d。在压电变压器主体5的第1、第2侧面5c、5d分别设置有多个第1、第2元件电极6、7。第1、第2元件电极6、7由适当的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构成。第1、第2元件电极6、7不仅具有作为与第1、第2挠性电极件3、4的机械性连接部分的功能,还作为用于使压电变压器装置I动作的电极而起作用。如图1 (a)所示,第I挠性电极件3以及第2挠性电极件4分别被配置于压电变压器主体5的第I侧面5c以及第2侧面5d的侧方。以第2挠性电极件4为代表来进行说明。第2挠性电极件4具有:平坦片状的平板部4a、折弯部4b、和第2部分4c。平板部4a相当于本技术中的挠性电极件的第I部分。从上述平板部4a的一个端面起,折弯部4b以及第2部分4c相连成向压电变压器元件2延伸。另外,在第2挠性电极件4中,将在通过折弯部4b来折弯第2挠性电极件4之前的状态下,从作为第I部分的平板部4a向第2部分4c的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将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图3是表示第2挠性电极件4的主要部位的部分切口剖视图。作为第I部分的平板部4a与第2部分4c经由折弯部4b相连。通过折弯部4b,第2挠性电极件4被向上方折弯。第2挠性电极件4由导电层11、第I绝缘性薄膜12、第2绝缘性薄膜13、和第3绝缘性薄膜14的层叠体构成。导电层11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铜箔构成。并且,导电层11也既可以由其他金属箔形成,也可以由金属箔以外的导电性材料构成。导电层11是为了使第2挠性电极件4作为电极而起作用而设置的。在导电层11的一个面,层叠有第I绝缘性薄膜1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电变压器装置,具备:压电变压器元件,其具有:具有顶面、底面、及将顶面和底面连结的第1、第2侧面并且第1侧面与第2侧面对置的压电变压器主体;和分别被设置于所述压电变压器主体的第1、第2侧面的第1、第2元件电极;和第1、第2挠性电极件,其被配置于所述压电变压器主体的第1、第2侧面的侧方,并分别与第1、第2元件电极电连接并且机械地连接,所述第1、第2挠性电极件具有:第1部分、第2部分、和位于第1部分与第2部分之间的折弯部,在所述第2部分,所述第1、第2挠性电极件分别与所述第1、第2元件电极电连接并且机械地连接,所述第1、第2挠性电极件是包含在所述第1、第2挠性电极件的所述折弯部及所述第1部分位于最外侧的第1绝缘性薄膜、位于中间的导电层、位于所述折弯部的内侧的第2绝缘性薄膜在内的层叠体,所述导电层在所述第1、第2挠性电极件的所述折弯部中被配置于弯曲中性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宏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