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1175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5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该压装机构包括:压头;工作平台;油缸,与压头固定连接;支座,位于油缸的下方;上模圈,位于支座的下方,且上模圈的中部设有第二中空结构;上模芯,套设于第二中空结构内;上三爪夹头,位于上模芯的下方;挤压棒;底座,固定在工作平台上;下模圈,位于底座的上方,且下模圈的中部设有第四中空结构;下模芯,套设于第四中空结构内;下三爪夹头,位于下模芯的上方;浮动定位块,位于下模圈的上方;支架,一端与支座的一部分相连,另一端与底座的一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装机构能使踏板支承管一次压装成型,且尺寸稳定,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踏板支承管都是经过两次压装或多次压装成型的,这样便很有可能导致踏板支承管的尺寸不稳定、垂直度差,且生产效率低,同时还有可能导致踏板支承管表面的压痕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能使踏板支承管一次压装成型,且尺寸稳定,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该压装机构包括压头和工作平台,压装机构还包括:油缸,油缸与压头固定连接;支座,支座位于油缸的下方,且支座与油缸的外壳连接,支座的中部设有第一中空结构,油缸的活塞杆穿设于第一中空结构;上模圈,上模圈位于支座的下方,且上模圈的中部设有第二中空结构,第二中空结构与第一中空结构相连通,上模圈与油缸的活塞杆连接;上模芯,上模芯套设于第二中空结构内,且上模芯的底部外凸于第二中空结构,上模芯的中部设有第三中空结构,第三中空结构与第二中空结构和第一中空结构相连通,上模芯与活塞杆连接;上三爪夹头,上三爪夹头位于上模芯的下方,且上三爪夹头与上模芯的底部相连;挤压棒,挤压棒的一端穿设于上三爪夹头的中部,并与活塞杆连接;底座,固定在工作平台上;下模圈,下模圈位于底座的上方,且下模圈的一端通过多个弹性部件与底座相连,下模圈的中部设有第四中空结构;下模芯,下模芯套设于第四中空结构内,且下模芯的顶部外凸于第四中空结构;下三爪夹头,下三爪夹头位于下模芯的上方,且下三爪夹头与下模芯的顶部连接;浮动定位块,浮动定位块位于下模圈的上方,且浮动定位块与下模圈的另一端相连,浮动定位块的中部设有一通孔;支架,支架的一端与支座的一部分相连,另一端与底座的一端相连。可选地,弹性部件为弹簧。可选地,弹簧的数量为5个。可选地,支架为L形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当需要压装踏板支承管时,可将踏板支承管放入下三爪夹头中,然后将踏板臂套在踏板支承管上,并平放在浮动定位块上。接着启动压装机构,使活塞杆将挤压棒挤入踏板支承管内孔,同时上模圈带动上模芯向下移动,上三爪夹头自动夹紧踏板支承管上部向下挤压,使踏板支承管上部开始变形,同时带动浮动定位块向下移动,使踏板支承管下部开始变形,完成踏板支承管的压装。这样使得踏板支承管经过一次压装便成型,且尺寸稳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装成型后的踏板支承管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油缸;2、支座;3、上模圈;4、上模芯;5、上三爪夹头;6、挤压棒;7、底座;8、下模圈;9、下模芯;10、下三爪夹头;11、浮动定位块;12、支架;13、弹性部件;14、踏板支承管;15、踏板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压装踏板支承管14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使踏板支承管14 一次压装成型,且尺寸稳定,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该压装机构包括压头和工作平台,该压装机构还包括:油缸1,油缸I与压头固定连接;支座2,支座2位于油缸I的下方,且支座2与油缸I的外壳连接,支座2的中部设有第一中空结构,油缸I的活塞杆穿设于第一中空结构;上模圈3,上模圈3位于支座2的下方,且上模圈3的中部设有第二中空结构,第二中空结构与第一中空结构相连通,上模圈3与油缸I的活塞杆连接;上模芯4,上模芯4套设于第二中空结构内,且上模芯4的底部外凸于第二中空结构,上模芯4的中部设有第三中空结构,第三中空结构与第二中空结构和第一中空结构相连通,上模芯4与活塞杆连接;上三爪夹头5,上三爪夹头5位于上模芯4的下方,且上三爪夹头5与上模芯4的底部相连;挤压棒6,挤压棒6的一端穿设于上三爪夹头5的中部,并与活塞杆连接;底座7,固定在工作平台上;下模圈8,下模圈8位于底座7的上方,且下模圈8的一端通过多个弹性部件13与底座7相连,下模圈8的中部设有第四中空结构;下模芯9,下模芯9套设于第四中空结构内,且下模芯9的顶部外凸于第四中空结构;下三爪夹头10,下三爪夹头10位于下模芯9的上方,且下三爪夹头10与下模芯9的顶部连接;浮动定位块11,浮动定位块11位于下模圈8的上方,且浮动定位块11与下模圈8的另一端相连,浮动定位块11的中部设有一通孔;支架12,支架12的一端与支座2的一部分相连,另一端与底座7的一端相连。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支架12把支座2和底座7连接在一起,作为一个优选示例,支座2、支架12以及底座7依次连接呈C形。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支座2、支架12以及底座7依次连接后的具体形状。 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用上三爪夹头5、下三爪夹头10以及挤压棒6定位踏板支撑的轴向尺寸,浮动定位块11保证压装变形后的位置,从而使踏板支承管14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完成压装变形。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此基于踏板支承管14的压装成型过程对上述压装机构的结构作进一步的阐述。具体地,当需要压装踏板支承管14时,可将踏板支承管14放入下三爪夹头10中,燃后将踏板臂15套入踏板支承管14上,并平放在浮动定位块11上。接着启动压装机构,使活塞杆将挤压棒6挤入踏板支承管14内孔,同时上模圈3带动上模芯4向下移动,上三爪夹头5自动夹紧踏板支承管14上部向下挤压,使踏板支承管14上部开始变形,同时带动浮动定位块11向下移动至底座7的限位处(即弹性部件13呈最大的压缩状态时的位置),使踏板支承管14下部开始变形,形成如图3所示的踏板支承管14。至此松开油缸1,使其依次返回顶部、挤压棒6抽出、上三爪夹头5自动松开,然后取出踏板臂15和踏板支承管14即可,此时,踏板支承管14已固定在踏板臂15上。由此可知,若采用上述轻便灵巧、省时省力的压装机构的话,仅通过一次压装便可以完成踏板支承管14的压装,可大大提高踏板支承管14的生产效率。同时这样压装成的踏板支承管14尺寸稳定、顾客的满意度高。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弹性部件13为弹簧,且该弹簧的数量为5个。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弹性部件13的具体形式,也不限定弹簧的具体数量。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支架12为L形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支架12的具体形状。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包括压头和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机构还包括: 油缸(I),所述油缸(I)与所述压头固定连接; 支座(2),所述支座⑵位于所述油缸⑴的下方,且所述支座(2)与所述油缸⑴的外壳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压装踏板支承管的压装机构,包括压头和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机构还包括:油缸(1),所述油缸(1)与所述压头固定连接;支座(2),所述支座(2)位于所述油缸(1)的下方,且所述支座(2)与所述油缸(1)的外壳连接,所述支座(2)的中部设有第一中空结构,所述油缸(1)的活塞杆穿设于所述第一中空结构;上模圈(3),所述上模圈(3)位于所述支座(2)的下方,且所述上模圈(3)的中部设有第二中空结构,所述第二中空结构与所述第一中空结构相连通,所述上模圈(3)与所述油缸(1)的活塞杆连接;上模芯(4),所述上模芯(4)套设于所述第二中空结构内,且所述上模芯(4)的底部外凸于所述第二中空结构,所述上模芯(4)的中部设有第三中空结构,所述第三中空结构与所述第二中空结构和第一中空结构相连通,所述上模芯(4)与所述活塞杆连接;上三爪夹头(5),所述上三爪夹头(5)位于所述上模芯(4)的下方,且所述上三爪夹头(5)与所述上模芯(4)的底部相连;挤压棒(6),所述挤压棒(6)的一端穿设于所述上三爪夹头(5)的中部,并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底座(7),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下模圈(8),所述下模圈(8)位于所述底座(7)的上方,且所述下模圈(8)的一端通过多个弹性部件(13)与所述底座(7)相连,所述下模圈(8)的中部设有第四中空结构;下模芯(9),所述下模芯(9)套设于所述第四中空结构内,且所述下模芯(9)的顶部外凸于所述第四中空结构;下三爪夹头(10),所述下三爪夹头(10)位于所述下模芯(9)的上方,且所述下三爪夹头(10)与所述下模芯(9)的顶部连接;浮动定位块(11),所述浮动定位块(11)位于所述下模圈(8)的上方,且所述浮动定位块(11)与所述下模圈(8)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浮动定位块(11)的中部设有一通孔;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一端与所述支座(2)的一部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底座(7)的一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引才来灿军王成志王习文李京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亚太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