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热电联产型低温给水絮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92994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0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电联产型低温给水絮凝装置,包括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和给水絮凝系统,所述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由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光电控制器、蓄电池、光热控制器、温度传感器Ⅰ、循环水泵Ⅰ、循环水管、温度传感器Ⅱ和保温水箱组成,所述给水絮凝系统由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温度传感器Ⅲ、循环水泵Ⅱ、换热管、加药装置、加药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转化而来的电能和热能,实现给水絮凝处理过程的零能耗,实现自动化控制,符合节能减排、高效可靠、环境友好的环保设计理念,适宜作为寒冷的北方地区,提高给水絮凝处理效率的给水处理设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给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热电联产型低温给水絮凝装置
技术介绍
絮凝装置用于将污水经过混凝处理,达到污水净化的作用。在我国气候寒冷地区,冬季地表水温有时低达O?2°C,受低气温的影响,絮凝体形成缓慢,絮凝颗粒细小、松散,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I)无机盐混凝剂水解是吸热反应,低温水混凝剂水解困难;(2)低温水的粘度大,使水中杂质颗粒布朗运动强度减弱,碰撞机会减少,不利于胶粒脱稳凝聚。同时,水的粘度大时,水流剪力增大,影响絮凝体的成长;(3)水温低时,胶体颗粒水化作用增强,妨碍胶体凝聚,且水化膜内的水由于粘度和重度增大,影响了颗粒之间粘附强度;(4)水温与水的pH值有关,水温低时,水的pH值提高,相应地混凝最佳pH值也将提高。由于水温对混凝效果有明显影响,为提高低温水混凝效果,目前常用方法是增加混凝剂投加量和投加高分子助凝剂,使混凝剂与助凝剂配合使用,以提高絮凝体密度和强度,然而尽管投加大量混凝剂也难获得良好的混凝效果,既造成了混凝剂的浪费,也增加了工程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低温给水絮凝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高,低温给水絮凝处理效果好,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且结构简单、节约能源、经济实用、方便维护的太阳能热电联产型低温给水絮凝装置。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热电联产型低温给水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和给水絮凝系统,所述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光电控制器、蓄电池、光热控制器、温度传感器1、循环水泵1、循环水管、温度传感器II和保温水箱,所述给水絮凝系统包括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温度传感器II1、循环水泵I1、换热管、加药装置、加药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光电控制器、蓄电池依次连接,光电控制器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蓄电池分别与循环水泵1、循环水泵II和加药装置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温度传感器1、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循环水泵I和保温水箱均与循环水管连通,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光热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循环水泵1、温度传感器I1、温度传感器III和循环水泵II连接,控制循环水泵I和循环水泵II的运行,温度传感器II安装于保温水箱内,温度传感器III安装于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内,循环水泵II位于保温水箱和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之间的换热管上,换热管的两端均与保温水箱接通,中间管段铺设于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池底,加药管连通加药装置,投药口设置于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进水口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位于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的上部。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该装置还包括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分别与循环水泵1、循环水泵II和加药装置连接,用于当太阳能电力不足时,为循环水泵1、循环水泵II和加药装置提供电能。所述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内还设有逆变器,逆变器与蓄电池连接,用于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所述保温水箱内还设置有辅助加热器,辅助加热器与光热控制器连接,由光热控制器控制辅助加热器的运行。光电控制器和光热控制器均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模式。所述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为上部开口的箱体结构。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发电过程中,利用太阳的照射,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于蓄电池内,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通过光电控制器为循环水泵1、循环水泵II和加药装置等提供电能,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中的光伏电池板温度上升,通过电池背板的热交换装置,将热量传递给循环水管内的液体,提高循环水温度,降低电池板温度。当循环水管内的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通过光热控制器启动循环水泵I,实现水在保温水箱和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之间的循环,提高保温水箱中水的温度。当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内原水温度低于15°c时,通过光热控制器启动循环水泵II,实现水在保温水箱和换热管之间的循环,将循环水中的热能经换热管传递给原水。加药装置通过加药管将混凝剂投入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通过混凝剂的混凝作用,达到给水净化的效果,处理后原水由出水管排出。当太阳能不足时,温度传感器II 9将温度信号传给光热控制器7,启动辅助加热器提高保温水箱内的水温,同时开启备用电源驱动循环水泵II和加药装置运转。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太阳能转化而来的电能和热能,实现给水絮凝处理过程的零能耗,以及自动化控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混凝剂投加量,符合节能减排、高效可靠、环境友好的环保设计理念,适宜作为寒冷的北方地区,提高给水絮凝处理效率的给水絮凝处理设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2、温度传感器I3、循环水管4、光电控制器5、逆变器6、蓄电池7、光热控制器8、保温水箱9、温度传感器II10、循环水泵I11、辅助加热器12、循环水泵II13、加药装置14、加药管15、换热管16、备用电源17、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18、进水管19、温度传感器III20、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一种太阳能热电联产型低温给水絮凝装置,包括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和给水絮凝系统,所述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1、光电控制器4、蓄电池6、光热控制器7、温度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热电联产型低温给水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和给水絮凝系统,所述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光电控制器、蓄电池、光热控制器、温度传感器Ⅰ、循环水泵Ⅰ、循环水管、温度传感器Ⅱ和保温水箱,所述给水絮凝系统包括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温度传感器Ⅲ、循环水泵Ⅱ、换热管、加药装置、加药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光电控制器、蓄电池依次连接,光电控制器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蓄电池分别与循环水泵Ⅰ、循环水泵Ⅱ和加药装置连接,温度传感器Ⅰ、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循环水泵Ⅰ和保温水箱均与循环水管连通,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光热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Ⅰ、循环水泵Ⅰ、温度传感器Ⅱ、温度传感器Ⅲ和循环水泵Ⅱ连接,温度传感器Ⅱ安装于保温水箱内,温度传感器Ⅲ安装于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内,循环水泵Ⅱ位于保温水箱和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之间的换热管上,换热管的两端均与保温水箱接通,中间管段铺设于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池底,加药管连通加药装置,投药口设置于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进水口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位于给水絮凝处理反应器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晓阳翟计红薛林海马敏杰吴国华车跃龙王明智李晓辰
申请(专利权)人: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