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尾部垂直升降作业的气瓶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934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9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尾部垂直升降作业的气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厢体设有内底板和侧壁,厢体尾部设有一垂直升降平台,一组立柱与内底板的尾端相连并分设于垂直升降平台的两侧,立柱上连接有一组传动机构,立柱内套设有一可沿立柱内壁上下移动的升降立柱。使用时,车厢内左右两侧划分十个气瓶运载时固定区域,每个区域都会有隔段把气瓶固定隔开,便于气钢瓶在运输的过程中安全可靠。尾部配有一个垂直升降的装卸平台,通过液压泵驱动液压油缸,带动钢丝绳实现上下平稳运动。不论是在月台,还是地面卸货,垂直升降液压平台用按钮操控,快速降至升降区域上下任意着陆点,与平台进行搭接,卸货平稳安全,在气钢瓶装卸过程中,可减少装卸的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车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尾部采用垂直液压升降平台的气瓶运输车。
技术介绍
目前,现在市场广泛使用的气瓶运输车多为货运车,气瓶在运输过程中只是依次排列在车厢内,气瓶与气瓶之间没有任何隔离和防护措施,这样在运输过程中是非常不安全的,气瓶一旦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漏气或者漏水会给相邻的气瓶造成影响,运输安全得不到保证。同时车辆也不具备自装卸货的功能,不能快速装卸气瓶,在搬运气瓶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气瓶摇晃、倾斜,既不安全,效率又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采用尾部垂直升降作业的气瓶运输车,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气瓶与气瓶之间没有任何隔离和防护措施,车辆也不具备自装卸货的功能,不能快速装卸气瓶的一些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尾部垂直升降作业的气瓶运输车,它主要包括车厢厢体,其特征在于:厢体设有内底板和侧壁,厢体尾部设有一垂直升降平台,一组立柱与内底板的尾端相连并分设于垂直升降平台的两侧,立柱上连接有一组传动机构,立柱内套设有一可沿立柱内壁上下移动的升降立柱。使用时,车厢内左右两侧划分十个气瓶运载时固定区域,每个区域都会有隔段把气瓶固定隔开,便于气钢瓶在运输的过程中安全可靠。尾部配有一个垂直升降的装卸平台,通过液压泵驱动液压油缸,带动钢丝绳实现上下平稳运动。不论是在月台,还是地面卸货,垂直升降液压平台用按钮操控,快速降至升降区域上下任意着陆点,与平台进行搭接,卸货平稳安全,在气钢瓶装卸过程中,可减少装卸的人力和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垂直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各附图的标号表示如下:1垂直升降平台、2斜拉撑、3安全制动杆、4立柱、5滑轮、6钢丝绳、7车厢内底板、8液压油缸、9厢体、10控制盒、11按钮“上”、12按钮“下”、13液压泵、14升降立柱。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采用尾部垂直升降作业的气瓶运输车,它主要包括车厢厢体,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厢体设有内底板和侧壁,厢体尾部设有一垂直升降平台,一组立柱与内底板的尾端相连并分设于垂直升降平台的两侧,立柱上连接有一组传动机构,立柱内套设有一可沿立柱内壁上下移动的升降立柱。所述的传动机构由油缸、与油缸相连的钢丝绳、与钢丝绳配合的尼龙滑轮连接而成,油缸设置于内底板上,每一根立柱上均设有一组钢丝绳和尼龙滑轮,钢丝绳的一端与油缸的输出轴相连,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垂直升降平台相连。厢体侧壁外设有一控制盒,控制盒内安装有液压泵和按钮,液压泵与油缸相连。立柱共有两根,对称设置于垂直升降平台的两侧,立柱与垂直升降平台之间通过斜拉撑相连,垂直升降台与立柱之间呈垂直状态。一组立柱之间设有一安全制动杆,安全制动杆设置于内底板的下方并与内底板相平行。厢体内左右两侧分别划分固定的气瓶摆放区域,每个气瓶摆放区域内均设有可隔开相邻气瓶的隔断以及配有缆绳的固定架,每个气瓶摆放区域底部均设有独立的排气排水孔。厢体采用半封闭式结构,尾部的箱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实施中,在五十铃的中型载货汽车底盘上加装上车厢体,厢体为半封闭结构形式,车厢内左右两侧划分十个气瓶运载时固定摆放区域,每个区域都会有隔段把气瓶固定间隔开来,并配有缆绳固定架,使气钢瓶在运输的过程中增加安全系数,而且每个气瓶摆放区域底部都设有排气排水孔,空气流通性良好。厢内尾部配有一个气钢瓶装卸平台区域(见图2),通过液压泵驱动液压油缸,带动钢丝绳实现上下平稳运动。不论是在月台,还是地面卸货,垂直升降液压平台用按钮操控,快速降至升降区域上下任意着陆点,与平台进行搭接,卸货平稳安全。由汽车自用蓄电瓶提供能源,由直流电机驱动液压泵给液压油缸传输动力。在电液控制下,控制盒置于厢体尾部右侧方便操作的位置,只需打开驾驶室总开关,通电后按动控制盒外按钮“上”、“下”键,即可实现油缸带动立柱内的钢丝绳,钢丝绳通过尼龙滑轮进行伸缩转动,实现垂直升降平台匀速平稳的升降运动。升至与车厢内底板同一平面即升到位;降至升降立柱先触地后,进行着落。斜拉撑固定在垂直升降平台与立柱上,可进行调节,使垂直升降平台与立柱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九十度的垂直平台状态。安全制动杆可在运行突发状况实现紧急制动。【主权项】1.一种采用尾部垂直升降作业的气瓶运输车,它主要包括车厢厢体,其特征在于:厢体设有内底板和侧壁,厢体尾部设有一垂直升降平台,一组立柱与内底板的尾端相连并分设于垂直升降平台的两侧,立柱上连接有一组传动机构,立柱内套设有一可沿立柱内壁上下移动的升降立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尾部垂直升降作业的气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由油缸、与油缸相连的钢丝绳、与钢丝绳配合的尼龙滑轮连接而成,油缸设置于内底板上,每一根立柱上均设有一组钢丝绳和尼龙滑轮,钢丝绳的一端与油缸的输出轴相连,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垂直升降平台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尾部垂直升降作业的气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立柱共有两根,对称设置于垂直升降平台的两侧,立柱与垂直升降平台之间通过斜拉撑相连,垂直升降台与立柱之间呈垂直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尾部垂直升降作业的气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一组立柱之间设有一安全制动杆,安全制动杆设置于内底板的下方并与内底板相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尾部垂直升降作业的气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厢体侧壁外设有一控制盒,控制盒内安装有液压泵和按钮,液压泵与油缸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尾部垂直升降作业的气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厢体内左右两侧分别划分固定的气瓶摆放区域,每个气瓶摆放区域内均设有可隔开相邻气瓶的隔断以及配有缆绳的固定架,每个气瓶摆放区域底部均设有独立的排气排水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尾部垂直升降作业的气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厢体采用半封闭式结构,尾部的箱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尾部垂直升降作业的气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厢体设有内底板和侧壁,厢体尾部设有一垂直升降平台,一组立柱与内底板的尾端相连并分设于垂直升降平台的两侧,立柱上连接有一组传动机构,立柱内套设有一可沿立柱内壁上下移动的升降立柱。使用时,车厢内左右两侧划分十个气瓶运载时固定区域,每个区域都会有隔段把气瓶固定隔开,便于气钢瓶在运输的过程中安全可靠。尾部配有一个垂直升降的装卸平台,通过液压泵驱动液压油缸,带动钢丝绳实现上下平稳运动。不论是在月台,还是地面卸货,垂直升降液压平台用按钮操控,快速降至升降区域上下任意着陆点,与平台进行搭接,卸货平稳安全,在气钢瓶装卸过程中,可减少装卸的人力和时间。【IPC分类】B60P1/46, B60P7/135, B60P3/055【公开号】CN204687923【申请号】CN201420709235【专利技术人】丁则轶, 陈曦 【申请人】上海航空特种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申请日】2014年11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尾部垂直升降作业的气瓶运输车,它主要包括车厢厢体,其特征在于:厢体设有内底板和侧壁,厢体尾部设有一垂直升降平台,一组立柱与内底板的尾端相连并分设于垂直升降平台的两侧,立柱上连接有一组传动机构,立柱内套设有一可沿立柱内壁上下移动的升降立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则轶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空特种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