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8687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9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升装置,所述的立柱的上端设置有弹簧,所述的立柱呈“匚”型,在立柱内部设置有导轨,所述的导轨呈“工”型,“工”型的下端的有个凹槽,所述的弹簧的上端设置横梁,横梁的底面的中心位置上设置顶升上支板,所述的顶升上支板连接顶升臂的上端,所述的顶升臂呈剪叉式向下递增连接到滑块上,所述的滑块的两端连接到导轨上,滑块上的凸条对应导轨上的凹槽,所述的滑块的一端连接定位器,所述的顶升臂的左右两端连接液压油缸的上端,所述的顶升臂、液压油缸、连接板之间通过销轴进行连接,所述的液压油缸的下端连接立柱侧边的油缸支座上,通过油缸销轴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艺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置,特别是一种顶升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大规模的生产施工中,顶升装置必不可少,一个使用得当的顶升装置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可节省成本,减少损耗,现有的顶升装置可靠性不高,动作稳定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造成设备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的顶升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升装置,包括立柱,弹簧,横梁,连接板,液压油缸,油缸支座,顶升上支板,滑块,顶升臂,导轨,所述的立柱的上端设置有弹簧,所述的立柱呈“匚”型,在立柱内部设置有导轨,所述的导轨呈“工”型,“工”型的下端的有个凹槽,所述的弹簧的上端设置横梁,横梁的底面的中心位置上设置顶升上支板,所述的顶升上支板连接顶升臂的上端,所述的顶升臂呈剪叉式向下递增连接到滑块上,所述的滑块的两端连接到导轨上,滑块上的凸条对应导轨上的凹槽,所述的滑块的一端连接定位器,所述的顶升臂的左右两端连接液压油缸的上端,所述的顶升臂、液压油缸、连接板之间通过销轴进行连接,所述的液压油缸的下端连接立柱侧边的油缸支座上,通过油缸销轴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立柱与弹簧之间的平面位置上设置上限位板,立柱的底部设置有下限位板。进一步地,所述的油缸销轴的后端设置有平垫和销。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块和定位器之间通过管线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立柱的底端的下限位板上设置有滑轮。进一步地,所述的顶升臂之间通过销轴进行连接。本技术是一种顶升装置,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是在液压油缸的顶升中,又在立柱中增加一个导轨、滑块顶升,实现双顶升过程,液压油缸连接的顶升臂的下端连接导轨中的滑块,可以使液压油缸的顶升达到极限时,使用滑块、导轨再次顶升,同时还可减轻液压油缸顶升时对顶升臂产生的压力,同时,在立柱上加装弹簧,也可起到一定的减压缓冲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顶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顶升装置的立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顶升装置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I是立柱,2是弹簧,3是横梁,4是连接板,5是销轴,6是液压油缸,7是滑轮,8是油缸支座,9是顶升上支板,10是滑块,11是油缸销轴,12是顶升臂,13是上限位板,14是下限位板,15是导轨,16是销,17是管线,18是定位器,19平垫,20是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顶升装置,包括立柱i,弹簧2,横梁3,连接板4,液压油缸6,油缸支座8,顶升上支板9,滑块10,顶升臂12,导轨15,所述的立柱I的上端设置有弹簧2,所述的立柱呈“匚”型,在立柱内部设置有导轨15,所述的导轨呈“工”型,“工”型的下端的有个凹槽20,所述的弹簧的上端设置横梁3,横梁3的底面的中心位置上设置顶升上支板9,所述的顶升上支板9连接顶升臂12的上端,所述的顶升臂12呈剪叉式向下递增连接到滑块10上,所述的滑块10的两端连接到导轨15上,滑块10上的凸条对应导轨15上的凹槽20,所述的滑块10的一端连接定位器18,通过定位器18来实现滑块10随导轨15的升降,所述的顶升臂12的左右两端连接液压油缸6的上端,通过液压油缸的伸缩来实现顶升臂12的升降,所述的顶升臂12、液压油缸6、连接板4通过销轴5进行连接,所述的液压油缸6的下端连接立柱I侧边的油缸支座8上,通过油缸销轴11进行固定。所述的立柱I与弹簧2之间的平面位置上设置上限位板13,立柱I的底部设置有下限位板14,上限位板13和下限位板14对滑块起到限位的作用。所述的油缸销轴11的后端设置有平垫19和销16。所述的滑块10和定位器18之间通过管线17进行连接。所述的立柱I的底端的下限位板14上设置有滑轮7,方便顶升装置整体的移动。所述的顶升臂12之间通过销轴5进行连接。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弹簧(2),横梁(3),连接板(4),液压油缸(6),油缸支座(8),顶升上支板(9),滑块(10),顶升臂(12),导轨(15),所述的立柱(I)的上端设置有弹簧(2),所述的立柱呈“匚”型,在立柱内部设置有导轨(15),所述的导轨呈“工”型,“工”型的下端的有个凹槽(20),所述的弹簧的上端设置横梁(3),横梁(3)的底面的中心位置上设置顶升上支板(9),所述的顶升上支板(9)连接顶升臂(12)的上端,所述的顶升臂(12)呈剪叉式向下递增连接到滑块(10)上,所述的滑块(10)的两端连接到导轨(15)上,滑块(10)上的凸条对应导轨(15)上的凹槽(20),所述的滑块(10)的一端连接定位器(18),所述的顶升臂(12)的左右两端连接液压油缸(6)的上端,所述的顶升臂(12)、液压油缸(6)、连接板(4)之间通过销轴(5)进行连接,所述的液压油缸(6)的下端连接立柱(I)侧边的油缸支座(8 )上,通过油缸销轴(11)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I)与弹簧(2)之间的平面位置上设置上限位板(13),立柱(I)的底部设置有下限位板(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销轴(11)的后端设置有平垫(19)和销(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10)和定位器(18)之间通过管线(17)进行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I)的底端的下限位板(14)上设置有滑轮(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升臂(12)之间通过销轴(5 )进行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顶升装置,所述的立柱的上端设置有弹簧,所述的立柱呈“匚”型,在立柱内部设置有导轨,所述的导轨呈“工”型,“工”型的下端的有个凹槽,所述的弹簧的上端设置横梁,横梁的底面的中心位置上设置顶升上支板,所述的顶升上支板连接顶升臂的上端,所述的顶升臂呈剪叉式向下递增连接到滑块上,所述的滑块的两端连接到导轨上,滑块上的凸条对应导轨上的凹槽,所述的滑块的一端连接定位器,所述的顶升臂的左右两端连接液压油缸的上端,所述的顶升臂、液压油缸、连接板之间通过销轴进行连接,所述的液压油缸的下端连接立柱侧边的油缸支座上,通过油缸销轴进行固定。本技术工艺简单、使用方便。【IPC分类】B66F3/25【公开号】CN204689533【申请号】CN201520360750【专利技术人】刘元炜, 傅鑫彬, 李志伟, 张岩 【申请人】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申请日】2015年5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弹簧(2),横梁(3),连接板(4),液压油缸(6),油缸支座(8),顶升上支板(9),滑块(10),顶升臂(12),导轨(15),所述的立柱(1)的上端设置有弹簧(2),所述的立柱呈“匚”型,在立柱内部设置有导轨(15),所述的导轨呈“工”型,“工”型的下端的有个凹槽(20),所述的弹簧的上端设置横梁(3),横梁(3)的底面的中心位置上设置顶升上支板(9),所述的顶升上支板(9)连接顶升臂(12)的上端,所述的顶升臂(12)呈剪叉式向下递增连接到滑块(10)上,所述的滑块(10)的两端连接到导轨(15)上,滑块(10)上的凸条对应导轨(15)上的凹槽(20),所述的滑块(10)的一端连接定位器(18),所述的顶升臂(12)的左右两端连接液压油缸(6)的上端,所述的顶升臂(12)、液压油缸(6)、连接板(4)之间通过销轴(5)进行连接,所述的液压油缸(6)的下端连接立柱(1)侧边的油缸支座(8)上,通过油缸销轴(11)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炜傅鑫彬李志伟张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