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5916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9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连接器本体,具有开孔及第一容置空间;传输接头,一端具有多个传输端子并自该第一容置空间经由该开孔凸伸于该连接器本体外部,另一端具有多个与该些传输端子对应的导电接点;以及扁平电缆,一端对应地电性连接于该些多个导电接点,另一端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该扁平电缆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该连接器结构可活动的搭接于外部装置,并可收纳于外接装置内,藉以增加该外部装置使用上的弹性与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可以搭接于外部装置上的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习知具有头尾两端的连接线材,除在用以连接电子装置或其他部件的端子部分采用较硬的材质与结构外,中间多半透过软质线材作为头尾两端子电性连接与延伸之用。以移动电话搭配外接电源的实施型态为例,当移动电话的电力不足需要充电而无法或不方便连接市电时,使用者往往会准备外接电源,再利用规格相符的前述习知连接线材,电性连接移动电话与外接电源以执行充电。透过具有一定长度及可挠性的连接线材连结移动电话与外接电源,固然可以增加移动电话使用的活动弹性,而不完全受限于外接电源的摆放位置或角度。然而,若因使用需要或外在环境,需要使用者同时将移动电话及外接电源同时握持在手上时,由于移动电话与外接电源仅透过连接线材相互连接,实际上等同于两个互相分离的装置,用户必须同时注意握持移动电话与外接电源,否则不小心掉了移动电话或外接电源,都会造成另一个相连接装置的危险甚至损坏,使用上甚不便利。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可以稳妥的链接如移动电话的行动通讯装置及如外接电源的外部装置,让用户在使用两个装置的过程中,具有如同使用单一装置的用户体验,遂成为业界亟为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前述习知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本体,具有开孔及第一容置空间;传输接头,一端具有多个传输端子并自该第一容置空间经由该开孔凸伸于该连接器本体外部并固设于该连接器本体,另一端具有多个与该些传输端子对应的导电接点;以及扁平电缆,一端对应地电性连接于该些多个导电接点,另一端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该扁平电缆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于本技术的一种型态中,所述的连接器结构还包括:壳体,该壳体用以包覆该外部装置,并开设有用以收纳该连接器本体的第二容置空间,且该壳体具有第一接合部,其中,该连接器本体相对于具有多个导电接点的另一端还具有第二接合部,该第二接合部可活动的与该第一接合部相接合。于本技术的一种型态中,该第一接合部为枢接孔,该第二接合部为相对应的枢轴;或该第一接合部为枢轴,该第二接合部为相对应的枢接孔。于本技术的一种型态中,该枢接孔的截面积大于该枢轴的截面积。于本技术的一种型态中,该外部装置为外接电源,该外部装置还包括电池单元,用以储存电力;该外部电路为充放电路,用以控制该电池单元的充放电。于本技术的一种型态中,该外部装置还包括外接端子,该外接端子电性连接于该充放电路,用以接收外部电源以供该电池单元充电之用。于本技术的一种型态中,该壳体还包括第一固定部,该连接器本体还包括对应于该第一固定部的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用以于该连接器本体收纳于该容置空间时,与该第一固定部可分离的固接。于本技术的一种型态中,该壳体还包括第一固定部,该连接器本体两侧延伸设置有支撑件,该壳体开设有用以收纳该连接器本体及该支撑件的容置空间,该支撑件还包括对应于该第一固定部的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用以于该连接器本体收纳于该容置空间时,与该第一固定部可分离的固接。于本技术的一种型态中,该壳体具有多个第一接合部,该连接器本体相对于具有多个导电接点的另一端还具有第二接合部,该第二接合部可活动的与该些第一接合部相接合。于本技术的一种型态中,还包括垫片,该垫片可套设于传输接头或连接器本体。相较于习知技术,本技术的连接器结构可以稳妥的链接如移动电话的行动通讯装置及如外接电源的外部装置,让用户在使用两个装置的过程中,具有如同使用单一装置的用户体验。此外,还可在前述的使用体验下,提供用户多种的使用型态选择。据此,本技术能增进用户同时使用行动通讯装置及与之搭接的外部装置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A及IB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A及2B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3A及3B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图4A及4B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组件标号说明:10连接器本体10a容置空间10b 开孔101传输接头102a传输端子102b导电接点103、103a 接合部104固定部11扁平电缆20 壳体201、2011 容置空间202、202a、202b、202c 接合部203固定部21充放电路22电池单元611固定部70行动通讯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并同参阅图1A及1B,其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A及IB所示,本技术的连接器结构包括连接器本体10、传输接头101及扁平电缆11。 连接器本体10具有第一容置空间10a及开孔10b。传输接头101的一端具有多个传输端子102a并自第一容置空间10a经由该开孔10b凸伸于连接器本体10的外部,传输接头101的另一端具有多个与该些传输端子102a对应的导电接点102b。于本实施例中,传输接头101可透过黏接、卡扣、锁固或铆接等方式固定设置于连接器本体10,但不以所述的方式为限。扁平电缆11的一端对应地电性连接于该些多个导电接点102b,扁平电缆1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容后详述),扁平电缆11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0a中。扁平电缆11可例如为软性印刷电路板(FPC,Flex Printed Circuit)或软性扁平电缆(FFC,FlexibleFlat Cable),但不以此为限。于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本体10、传输接头101、导电接点102b及扁平电缆11可对应不同讯号或电源传输规格的要求而有不同的结构设计,例如苹果计算机公司的Lightning规格、标准USB、Micro USB或Mini USB等规格,但不以此为限。请接着参阅图2A及2B,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本体,具有开孔及第一容置空间;传输接头,一端具有多个传输端子并自该第一容置空间经由该开孔凸伸于该连接器本体外部,并固设于该连接器本体,另一端具有多个与该些传输端子对应的导电接点;以及扁平电缆,一端对应地电性连接于该些多个导电接点,另一端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该扁平电缆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定宽
申请(专利权)人:艺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