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棚头托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8529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棚头托举装置,包括气缸、气缸底座和气动控制箱,气缸内的活塞杆上设有托掌,气缸通过气缸支撑架与气缸底座固定连接,气缸的下部进气口设有第一进气管,气缸的上部进气口设有第二进气管,气缸通过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与气动控制箱连接,气动控制箱控制气缸的伸出与缩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控制灵活、省时省力、成本低且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巷道架棚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棚头托举装置
技术介绍
架棚是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巷道支护形式,随着开采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工作面巷道尺寸不断增加,如何安全有效地将棚头固定在固棚锚杆上,已经成为巷道作业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传统人工法托举和固定棚头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采煤工作面正常的开采工作,比如在巷道较高时,托棚头通常需要5人同时作业,并长时间托举才能将棚头固定在固棚锚杆上,费时费力,且不安全。为了节约人力,提高施工效率,现有技术采用巷道架棚机或托梁器来完成棚头的固定工作,架棚机和托梁器等装置多为电动或液压驱动,而这种装置现场工作条件开拓工程量大,需另行增设动力源,增加了资本投入;架棚机和托梁器等装置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受其本身结构的局限,该类装置在巷道架棚中不能得到广泛应用;电动或液压单元动力故障率高、维修量大、使用工作介质代价大,需经常更换,对于存在着空间和防爆限制的井下作业环境来说,使用此类电动或液压作为动力不仅会给井下作业带来麻烦,同时存在安全隐患。综上所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灵活、省时省力、成本低且安全可靠的棚头托举装置,显得格外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灵活、省时省力、成本低且安全可靠的棚头托举装置。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棚头托举装置,包括气缸、气缸底座和气动控制箱,所述气缸内的活塞杆上设有托掌,所述气缸通过气缸支撑架与所述气缸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下部进气口设有第一进气管,所述气缸的上部进气口设有第二进气管,所述气缸通过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气动控制箱连接,所述气动控制箱控制所述气缸的伸出与缩回。进一步地,所述托掌两端的宽度与棚头的直径相对应,形状为长方形或者椭圆形。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为单活塞双作用气缸。具体地,所述气缸的形状为圆柱形或者长方体形,高为1.5m。具体地,所述气缸底座为十字形,具有四个支脚,由两根14#槽钢交叉叠加形成,所述两根槽钢叠加部分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气缸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气缸支撑架为四根,每根气缸支撑架对应十字形气缸底座的一个支脚,支撑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气缸的外壁,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气缸底座上。优选地,所述每根气缸支撑架与气缸形成15°?60°的夹角。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控制箱内设有控制所述第一进气管的第一气控系统和控制所述第二进气管的第二气控系统。本技术的棚头托举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的棚头托举装置利用井下丰富的压风资源,无需另行增设动力源,简化系统装备组成和相关工程施工,减少资金投入,成本低。(2)本技术的棚头托举装置采用气动方式,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有效地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3)本技术的棚头托举装置安全可靠,可长期无故障可靠运行。(4)本技术的棚头托举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灵活,能广泛应用于巷道架棚施工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棚头托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_气缸,2-气缸支撑架,3-气缸底座,4-气动控制箱,5-活塞杆,6-托掌,7-下部进气口,8-上部进气口,9-第一进气管,10-第二进气管,11-第一气孔系统,12-第二气控系统,13-棚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棚头托举装置,包括气缸1、气缸底座3和气动控制箱4,所述气缸内的活塞杆5上设有托掌6,所述气缸I通过气缸支撑架2与所述气缸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气缸I的下部进气口 7设有第一进气管9,所述气缸I的上部进气口8设有第二进气管10,所述气缸I通过所述第一进气管9和所述第二进气管10与所述气动控制箱4连接,所述气动控制箱4控制所述气缸I的伸出与缩回。进一步地,所述托掌6两端的宽度与棚头13的直径相对应,形状为长方形或者椭圆形。进一步地,所述气缸I为单活塞双作用气缸。具体地,所述气缸I的形状为圆柱形或者长方体形,高为1.5m。具体地,所述气缸底座3为十字形,具有四个支脚,由两根14#槽钢交叉叠加形成,所述两根槽钢叠加部分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气缸I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气缸支撑架2为四根,每根气缸支撑架对应十字形气缸底座3的一个支脚,支撑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气缸I的外壁,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气缸底座3上。优选地,所述每根支撑架2与气缸I形成15°?60°的夹角。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控制箱4内设有控制所述第一进气管9的第一气控系统11和控制所述第二进气管10的第二气控系统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棚头托举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采用人工将所述棚头13托举至所述气缸的所述托掌6上,两人站在所述棚头13两端,用手扶着所述棚头13防止歪斜;利用井下丰富的压风资源使所述气动控制箱4接通气源,在所述第一气控系统11的作用下,压缩空气经由所述第一进气管9和所述下部进气口 7进入所述气缸I,推动活塞向上运动,所述上部进气口 8和所述第二进气管10用于排气,此时所述活塞杆5伸出将所述棚头13托举至预定高度与固棚锚杆固定;当所述棚头13与固棚锚杆固定完成后,关闭所述第一气控系统11,在所述第二气控系统的作用下,压缩空气经由所述第二进气管10和所述上部进气口 7进入所述气缸I,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所述下部进气口 7和所述第一进气管用于排气,此时所述活塞杆5缩回,完成所述气缸I的回收。本技术的棚头托举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的棚头托举装置利用井下丰富的压风资源,无需另行增设动力源,简化系统装备组成和相关工程施工,减少资金投入,成本低。(2)本技术的棚头托举装置采用气动方式,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有效地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3)本技术的棚头托举装置安全可靠,可长期无故障可靠运行。(4)本技术的棚头托举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灵活,能广泛应用于巷道架棚施工中。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棚头托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I)、气缸底座(3)和气动控制箱(4),所述气缸内的活塞杆(5)上设有托掌¢),所述气缸(I)通过气缸支撑架(2)与所述气缸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气缸(I)的下部进气口(7)设有第一进气管(9),所述气缸(I)的上部进气口(8)设有第二进气管(10),所述气缸(I)通过所述第一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棚头托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气缸底座(3)和气动控制箱(4),所述气缸内的活塞杆(5)上设有托掌(6),所述气缸(1)通过气缸支撑架(2)与所述气缸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的下部进气口(7)设有第一进气管(9),所述气缸(1)的上部进气口(8)设有第二进气管(10),所述气缸(1)通过所述第一进气管(9)和所述第二进气管(10)与所述气动控制箱(4)连接,所述气动控制箱(4)控制所述气缸(1)的伸出与缩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亮肖俊生高建平徐继来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上海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