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7988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8:16
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包括线圈架、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与底座可旋转固定的固定支架,所述线圈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还包括变位装置,所述变位装置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相对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的固定,其中,所述底座上焊接有旋转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安装支架、翻身架、整形架、定位板,所述安装支架与翻身架垂直的焊接固定成一个整体,在安装支架与翻身架的焊合连接处,固定设置有旋转轴,与所述旋转支架形成可旋转的轴与轴承的固定连接,无需行车吊装,可直接任意变化电机线圈方位,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可有效避免电机线圈后续处理过程中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线圈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机的制造过程中,电机线圈的卷绕是最重要的环节,电机线圈的卷绕质量的好坏和电机线圈的卷绕的效率,直接影响了电机线圈的质量和电机的生产效率。尤其在重型电机线圈的生产过程中,卷绕好的线圈极其笨重,为线圈的后处理带来极大的麻烦。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厂房内的行车吊装来实现,使得整个重型电机线圈在生产过程中极为不方便。而且,频繁的使用行车吊装的形式,对重型电机线圈进行变位,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损坏线圈,极大的影响电机的质量。综上所述,现在亟需一种,无需行车吊装,可直接变位电机线圈方位,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可有效避免电机线圈后续处理过程中的损坏的电机线圈变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无需行车吊装,可直接变化电机线圈方位,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可有效避免电机线圈后续处理过程中的损坏的电机线圈变位装置。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包括线圈架、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与底座可旋转固定的固定支架,所述线圈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还包括变位装置,所述变位装置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相对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的固定,其中,所述底座上焊接有旋转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安装支架、翻身架、整形架、定位板,所述安装支架与翻身架垂直的焊接固定成一个整体,在安装支架与翻身架的焊合连接处,固定设置有旋转轴,与所述旋转支架形成可旋转的轴与轴承的固定连接,所述整形架通过所述定位板,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翻身架的内表面上,所述线圈架垂直固定在所述整形架上,朝向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翻身架围成的空间内侧延伸设置。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内部,可沿安装支架横向延伸方向伸缩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贯穿于安装支架设置,可旋转的调节螺杆,和与所述调节螺杆连接,在调节螺杆的旋转调节下,沿所述安装支架横向移动的固定杆,以及用来固定所述调节螺杆和所述固定杆的轴定位装置。优选地,所述轴定位装置包括用来端面固定所述调节螺杆的法兰,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外侧,套设在所述调节螺杆上的深沟球轴承,和固定所述固定支架内部,支撑所述调节螺杆的铜螺母和铜螺母座,以及用来固定所述铜螺母和所述铜螺母座的紧定螺钉,所述铜螺母镶嵌在所述铜螺母座之内,套设在所述调节螺杆的外周面上,所述紧定螺钉沿所述铜螺母座的径向设置。优选地,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其中:第一限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向上凸起延伸设置,用于支撑所述安装支架远离与所述旋转支架固定的另外一端;第二限位件,包括固定底座和导向板,所述固定底座由多块钢板,首尾相连的焊合,围成中间具有一定容纳空间的壳体,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固定底座的一个侧面焊接固定,所述导向板和所述固定底座构成一个具有容纳空间,一个侧面开口的壳体,所述固定底座的底端面上开设有通孔,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支架可拆卸的连接固定;第三限位件,包括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以及固定垫块,所述上限位块截面为反扣的“凹”字形,开口端内测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凸台,两凸台相对的延伸设置,形成一个内部型腔大于开口端型腔的限位腔体,所述下限位块中部部位加工有凹槽,形成一个上端大,中间小的渐变外形。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支撑座,和焊接在所述支撑座之上,可伸缩控制的调节端组成。优选地,所述调节端包括一固定设置,带有外螺纹柱体,和一个带有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柱体相匹配,可沿外螺纹柱体上下调节的调节螺母。优选地,所述固定底座底边的钢板为形状整齐的平板,所述导向板底端与所述固定底座平齐的固定,相对的另外一端,沿着垂直于所述底座顶表面的方向,向上延伸设置。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架底板、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支撑块,和定位卡以及卡扣,其中,所述定位卡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架沿横向延伸方向的两个侧面上,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定位卡卡合固定,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以及所述支撑块在所述定位卡的连接作用下,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可拆卸的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底板之上。优选地,还包括四连杆构成的快夹件,所述快夹件包括快夹手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快夹底座和压紧探头,其中,所述快拆底座固定在所述安装架底板上,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铰接在所述快拆底座上,相对的另外一端铰接在所述快夹手柄的底端,所述快夹手柄另外一个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外一端铰接在所述快拆底座上,形成一个可绕所述快拆底座相对运动的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二连杆凸出的前端,可拆卸的固定有所述压紧探头。优选地,所述压紧探头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的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机线圈变位装置,无需行车吊装,可直接任意变化电机线圈方位,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线圈变位装置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的右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的沿纵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中的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中的第一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中的第二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中的第三限位件和快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的沿横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中的轴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线圈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架、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与底座可旋转固定的固定支架,所述线圈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还包括变位装置,所述变位装置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座上,相对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的固定,其中,所述底座上焊接有旋转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安装支架、翻身架、整形架、定位板,所述安装支架与翻身架垂直的焊接固定成一个整体,在安装支架与翻身架的焊合连接处,固定设置有旋转轴,与所述旋转支架形成可旋转的轴与轴承的固定连接,所述整形架通过所述定位板,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翻身架的内表面上,所述线圈架垂直固定在所述整形架上,朝向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翻身架围成的空间内侧延伸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博君宋敏强宋敏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华赢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