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活塞丝网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825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活塞丝网印刷机,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纠正机构、上料机构、印刷机构、下料机构和分拣机构;上料纠正机构依次包括定位机构、方向检测摄像头和位置纠正机构,以及将活塞依次输送至定位机构、方向检测摄像头、位置纠正机构和上料机构的上料传送带;印刷机构包括可左右往复运动的丝网,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印头,连接上料机构、印头和下料机构的四工位转盘;分拣机构依次包括质量检测摄像头、分拣机械臂以及将下料机构放下的活塞依次输送至质量检测摄像头和分拣机械臂的下料传送带,在分拣机械臂两端分别设置有成品堆放区和废料堆放区。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人上料快速方便,活塞定位准确,印刷质量保证,分拣自动,可节省大量的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活塞丝网印刷机
技术介绍
活塞作为发动机内部的重要零件,加工精度高且市场需求量巨大。为增加发动机初期磨合性,需要在活塞裙边印刷一层石墨或者树脂材料。目前市场上的活塞印刷设备大多采用曲面印刷原理,上、下料全靠手工完成,为保证印刷位置满足工艺要求,上料时工人需要将活塞准确定位并保证活塞方向一致,下料后需要人工检测印刷质量,从而效率低下且人工成本高。并且随着活塞生产行业的发展,活塞印刷的材料逐渐由石墨改为树脂材料,树脂材料性能优于石墨,但是由于本身流动性变差,印刷难度也相对提高,传统的用于印刷石墨材料的活塞印刷机无法完成对树脂材料的印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树脂印刷,上料便捷,印刷效率高,自动检测印刷质量,自动分拣不合格活塞并下料的全自动活塞丝网印刷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全自动活塞丝网印刷机,根据活塞输送方向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纠正机构、上料机构、印刷机构、下料机构和分拣机构。其中上料纠正机构依次包括定位机构、方向检测摄像头和位置纠正机构,以及将活塞依次输送至定位机构、方向检测摄像头、位置纠正机构和上料机构的上料传送带;其中,定位机构对活塞进行初步定位,方向检测摄像头对活塞方向进行检测,位置纠正机构则对方向有误的活塞纠正其朝向,保证所有活塞朝向一致,使得工人上料快速方便,并且不存在因为上料方向错误导致印刷不合格的问题。印刷机构包括可左右往复运动的丝网,位于丝网上方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印头,连接上料机构、印头和下料机构的四工位转盘,四工位转盘做间歇循环转动,将活塞从位于上料机构一侧的上料工位输送到位于印头处的印刷工位,再输送到位于下料机构一侧的下料工位。分拣机构依次包括质量检测摄像头、分拣机械臂以及将下料机构放下的活塞依次输送至质量检测摄像头和分拣机械臂的下料传送带,在分拣机械臂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堆放合格活塞的成品堆放区和用于堆放不合格活塞的废料堆放区。分拣机械臂直接将印刷好的活塞进行分拣,根据质量检测摄像头的检测结果,将活塞送到成品堆放区或废料堆放区。无需人工检测活塞印刷质量,无需人工下料,降低了人工成本并提高了产量。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端各设有一个传动机构块的定位夹持气缸,在每个传动机构块的内侧均安装有一个定位V型块和一个平行块,平行块位于定位V型块下方且与传动机构块通过弹簧连接。定位V型块用于夹持活塞侧圆柱面,平行块用于夹持活塞侧平面。平行块先与活塞销孔的侧平面接触,保证活塞周向的角度,再通过定位V型块夹持活塞头部,保证活塞周向的位置。即定位机构在对活塞进行定位时做了两次夹持。平行块与定位V型块通过弹簧连接,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直径大小和侧平面宽度的活塞。进一步地,所述定位V型块的张开角度为120°,保证夹持时不会接触活塞裙部,活塞裙部是印刷部位,在上料前已进行清洗,印刷前设备任何部位都不接触裙部,保证印刷质量。进一步地,所述位置纠正机构包括可180°旋转的旋转气缸及连接旋转气缸的位置纠正夹持气缸,位置纠正夹持气缸两端各设有一个传动机构块,传动机构块内侧均安装有一个夹持活塞侧圆柱面的夹持V型块。采用夹持V型块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活塞,夹持后经过旋转气缸带动活塞旋转,保证无论上料的活塞朝向是否正确,都能经过纠正机构把活塞朝向纠正,进一步保证了不会因为活塞朝向错误而导致印刷活塞不合格。进一步地,所述上料传送带为链板传送带。进一步地,所述印头包括刮墨刀和回墨刀;刮墨刀通过轴可摆动连接在刮墨刀固定板上,在轴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弹簧。刮墨刀用于活塞印刷时的刮墨,回墨刀用于印刷完成后将墨刮回。刮墨刀与刮墨刀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使刮墨刀使用时可绕轴摆动并通过弹簧回位。活塞印刷材料现在大都以树脂材料为主,树脂流动性较差,粘性高,刮墨刀需要采用硬度较高的材料,所以在印刷时需要保证刮墨刀与活塞侧面完全平行,同时活塞裙部的回转轮廓线为中间微凸的曲线,完全刚性的刮墨刀进行印刷时,印刷部位厚度均匀性差,甚至出现大面积缺损,而刮墨刀与刮墨刀固定板之间采用中间安装转动轴两侧安装弹簧的方式能够保证刮墨刀自适应活塞裙部表面,保证印刷面各部位膜厚均匀。进一步地,所述四工位转盘上均设有四个工位,每个工位均安装有一个可拆卸的活塞夹具,活塞夹具通过基座安装于转盘上,在每个工位上还设置有一个可防止活塞夹具自转的可离合防转销;四工位转盘上位于印头下方处为印刷工位,在印刷工位后方处还设置有可带动活塞夹具旋转的旋转电机,在前方装置有用于顶紧活塞的顶盘。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电机和活塞夹具之间通过离合器连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活塞丝网印刷机,工人上料快速方便,活塞定位准确,印刷质量保证,分拣自动,可节省大量的人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全自动活塞丝网印刷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全自动活塞丝网印刷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定位机构的夹持示意图;图4是定位机构夹持活塞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上料纠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刮墨刀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四工位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料纠正机构;11_定位机构;111-定位夹持气缸;112-定位V型块;113-平行块;114_传动机构块;12_方向检测摄像头;13_位置纠正机构;131_旋转气缸;132-位置纠正夹持气缸;133_夹持V型块;134-传动机构块;14_链板传送带;2-印刷机构;21-丝网;22-印头;221_刮墨刀;222_回墨刀;223_刮墨刀固定板、224-轴;225_弹簧;23_四工位转盘;231_上料工位;232_印刷工位;233_下料工位;234-空工位;235_活塞夹具;236_基座;237_可离合防转销;2371_顶片;238_旋转电机;239-顶盘;2310_离合器;3-分拣机构;31_质量检测摄像头;32_分拣机械臂;33_成品堆放区;34_废料堆放区;35-传送带;4-上料机构;5-下料机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全自动活塞丝网印刷机,如图1、2所示,该印刷机根据活塞输送方向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纠正机构1、上料机构4、印刷机构2、下料机构5和分拣机构3。上料纠正机构I依次包括定位机构11、方向检测摄像头12和位置纠正机构13,以及将活塞依次输送至定位机构11、方向检测摄像头12、位置纠正机构13和上料机构4的上料传送带14,该上料传送带14为链板传送带,在图1中以顺时针方向间歇循环运动,光电检测控制转停。定位机构11如图3、4所示,包括两端各设有一个传动机构块114的定位夹持气缸111,在每个传动机构块114的内侧均安装有一个的定位V型块112和一个平行块113,平行块113位于定位V型块112下方且与传动机构块114通过弹簧连接。定位V型块112的张开角度为120°,夹持活塞时不会接触活塞裙部,因为活塞裙部是印刷部位,在上料前已进行清洗,印刷前设备任何部位都不接触裙部,保证印刷质量。平行块113位于定位V型块112下方且与定位V型块112通过弹簧连接。首先由平行块113对活塞侧平面进行夹持定位,由于活塞本身位置较为随意,在该第一次定位过程中活塞会发生位移,活塞较远距离的移动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活塞丝网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该印刷机根据活塞输送方向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纠正机构(1)、上料机构(4)、印刷机构(2)、下料机构(5)和分拣机构(3);所述上料纠正机构(1)依次包括定位机构(11)、方向检测摄像头(12)和位置纠正机构(13),以及将活塞依次输送至定位机构(11)、方向检测摄像头(12)、位置纠正机构(13)和上料机构(4)的上料传送带(14);所述印刷机构(2)包括可左右往复运动的丝网(21),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印头(22),连接上料机构(4)、印头(22)和下料机构(5)的四工位转盘(23);所述分拣机构(3)依次包括质量检测摄像头(31)、分拣机械臂(32)以及将下料机构(5)放下的活塞依次输送至质量检测摄像头(31)和分拣机械臂(32)的下料传送带(35),在分拣机械臂(32)两端分别设置有成品堆放区(33)和废料堆放区(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李建恒陈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涛兴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