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22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机,它包括:一机架、一走膜装置、一横封装置、一纵封装置、一隔料装置,一电机和减速器设置在所述操纵台底部,一立轴连接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并通过连接在所述立轴上的横封凸轮、纵封凸轮、拉膜凸轮和隔料主动齿轮驱动所述横封装置、纵封装置、走膜装置和挡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合立式物体包装机的体积小、灵活和卧式物体包装机可对大体积柱状物体进行包装的优点与一身,不但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节省了机器的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用于各种较大体积物品的包装中。(*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机,特别是关于一种面包包装机。
技术介绍
现有物体包装机一般分为立式包装机和卧式包装机两种。然而这两种包装机用于包装体积较大的面包时,都存在一些问题1、一般立式包装机体积小,但一般只适用于小剂量物体和小体积物体的包装。2、卧式包装机适用于大体积柱状物的包装,但体积大,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体积小,运输方便,采用立式结构可以对大体积面包进行封袋包装的包装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机,它包括一机架、一横封装置、一纵封装置、一隔料装置和一走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下部设置一电机,所述电机连接一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一立轴;所述横封装置包括一对连接在所述立轴上的横封凸轮,两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滑轨,一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上的前、后座和一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的前、后刀架,一前、后封刀分别连接在所述前、后刀架上,一切刀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上,且所述切刀缩入所述前封刀两热封线之内,所述前、后座与所述前、后刀座之间分别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横封凸轮位于所述后座与后刀架之间;所述纵封装置包括一对安装在所述立轴上的纵封凸轮,一对由所述纵封凸轮驱动的摆杆,所述两摆杆的铰接点铰接在所述机架的同一支点上,所述两摆杆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一纵封刀架,所述两纵封刀架上分别安装一纵封刀,所述摆杆上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挡料装置包括一连接在所述立轴顶部的主动齿轮,一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且支撑在所述机架上的从动齿轮,一与所述从动齿轮同轴的挡料凸轮和一由所述挡料凸轮驱动的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与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走膜装置包括一连接在所述立轴上的拉膜凸轮,一离合器和一袋长齿轮通过一横轴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离合器的外圆周上设置一由所述拉膜凸轮驱动的接近开关,所述袋长齿轮通过传动齿轮带动一对拉膜轮,在所述机架顶部设置一电机带动的包装膜辊,所述包装辊下方设置有一组撑紧辊,包装膜绕过各所述撑紧辊后围绕一成袋器,所述包装膜的两侧纵封口夹持在所述一对拉膜轮之间。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一组滚轮。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以立式包装为基础,对包装机的各部分进行改进设计,其与现有技术中的大体积物料包装机相比,不但整个包装机的占地面积减小,重量减轻,而且操作灵活,效率高,机器的制造成本也相对较低。2、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的一根立轴同时带动横封装置、纵封装置、隔料装置和拉膜装置顺序操作,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运行可靠,还可以节省各种复杂的电路控制。3、本技术在机架底部设置了滚轮,可以方便地推动到各个操作场所,还可以装载在面包制作运输车上,使用非常方便。4、本技术通过各传动机构的设置和传动比的变化,使包装膜长度可以达到250~280mm,解决了大体积柱状物成袋难的问题。5、本技术了将成袋器包装膜的入口夹角设置为15°~20°,因而解决了柱状物面包顺利下落和方便纵封的问题。本技术可以广泛用于各种较大体积物品的包装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横封装置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纵封装置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隔料装置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走膜装置中拉膜轮传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成袋器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机架10、横封装置20、纵封装置40、隔料装置50和走膜装置60等几部分。本技术的机架10底部设置有滚轮11以方便移动,机架10下部设置一电机12,电机12通过一减速器13驱动一立轴14转动,立轴14是本技术的主驱动轴,其通过各传动机构带动其它装置按顺序同步运动。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横封装置20包括一对安装在立轴14下部的横封凸轮21,两平行安装在机架10上的滑轨22,在两滑轨22上分别固定安装一前座23和一后座24,滑动安装一前刀架25和一后刀架26,前、后刀架25、26上分别安装一前封刀27和一后封刀28。两横封凸轮21位于后座24与后刀架26之间转动,可以推动后刀架26带动后封刀28向前运动。后座24与后刀架26之间设置有拉簧29,用于后封刀28复位;后座24的后部还设置了一套弹性装置30,用于吸收横封凸轮21转动引起的位移。前座23与前刀架25之间设置有压簧31,用于前封刀27复位;前座23与前刀架25之间还设置了两限位栓32,两限位栓32一端旋入前刀架25,另一端滑套在前座23上,中部设置一调整螺母33。在滑轨22上还通过一固定刀架34连接了一切刀(图中未示出),切刀的刀锋安装在前封刀27的两条热封线之间,且缩进前封刀27内。这样当横封凸轮21带动后封刀28向前运动与前封刀27接触封口时,滑动的后封刀28会继续推动前封刀27向前移动,使固定在刀架34上的切刀露出,切断包装膜两条热封线之间的部位,实现将上、下包装膜切断的目的。当横封凸轮21的转动和拉簧29的拉动,使后封刀28缩回时,设置在前座23和前刀架25之间的压簧31推动前刀架25带动前封刀27复位,两限位栓32用于调整压簧31两端的压力和限制前封刀27在复位后继续向前移动。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纵封装置40包括一对安装在立轴14上部的纵封凸轮41,在两纵封凸轮41分别通过一滚轮42接触一摆杆43的一端,两摆杆43的铰接点铰接在机架10的同一支点44上。两摆杆43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一纵封刀架45,两纵封刀架45上分别安装一纵封刀46。在其中一个摆杆43与滚轮之间设置一压簧47,在此摆杆43的中部与机架10之间连接一拉簧48。当立轴14转动时,两纵封凸轮41带动两摆杆43摆动,进而带动两纵封刀架45上的两纵封刀46相对运动,完成纵封。压簧47和拉簧48用于缓冲两纵封刀46的封接压力,并帮助两摆杆43复位。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隔料装置50包括一连接在立轴14顶部的主动齿轮51,一与主动齿轮51啮合的从动齿轮52,连接传动齿轮52的传动轴53支撑在机架10上,在传动轴53上还连接一隔料凸轮54。在机架10上设置一挡料板55,挡料板55的底部触头56插设在机架10上设置的长槽57中,在机架10与挡料板55之间设置一拉簧58,用于复位。立轴14转动时,主动齿轮51通过从动齿轮52带动同轴的隔料凸轮54转动,进而带动挡料板55在长槽57中前后移动,以通过挡料板55在成袋器59中的进出,阻挡或放行成袋器59中的物料。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走膜装置60包括一连接在立轴14上的拉膜凸轮61,拉膜凸轮61位于纵封凸轮41下方,在拉膜凸轮61斜下方的机架10上设置一横轴62,在横轴62上设置一离合器63和一袋长齿轮64,在离合器63的外圆周设置一接近开关65,拉膜凸轮61的转动可以顶触接近开关65控制离合器63的离合,进而控制横轴62的转停。袋长齿轮64通过一小齿轮66和一对过渡齿轮67带动一对并排设置在机架10前部的拉膜轮68,两拉膜轮68夹在包装膜纵封口两侧,其加紧。在机架10顶部设置一走膜电机69,走膜电机69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一包装膜辊70,一对前走膜辊71、72设置在包装膜辊69下方,一个后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机,它包括:一机架、一横封装置、一纵封装置、一隔料装置和一走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下部设置一电机,所述电机连接一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一立轴;    所述横封装置包括一对连接在所述立轴上的横封凸轮,两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滑轨,一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上的前、后座和一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的前、后刀架,一前、后封刀分别连接在所述前、后刀架上,一切刀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上,且所述切刀缩入所述前封刀两热封线之内,所述前、后座与所述前、后刀座之间分别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横封凸轮位于所述后座与后刀架之间;    所述纵封装置包括一对安装在所述立轴上的纵封凸轮,一对由所述纵封凸轮驱动的摆杆,所述两摆杆的铰接点铰接在所述机架的同一支点上,所述两摆杆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一纵封刀架,所述两纵封刀架上分别安装一纵封刀,所述摆杆上连接有复位弹簧;    所述挡料装置包括一连接在所述立轴顶部的主动齿轮,一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且支撑在所述机架上的从动齿轮,一与所述从动齿轮同轴的挡料凸轮和一由所述挡料凸轮驱动的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与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走膜装置包括一连接在所述立轴上的拉膜凸轮,一离合器和一袋长齿轮通过一横轴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离合器的外圆周上设置一由所述拉膜凸轮驱动的接近开关,所述袋长齿轮通过传动齿轮带动一对拉膜轮,在所述机架顶部设置一电机带动的包装膜辊,所述包装辊下方设置有一组撑紧辊,包装膜绕过各所述撑紧辊后围绕一成袋器,所述包装膜的两侧纵封口夹持在所述一对拉膜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绳以健李燕东吴振龙何永水王新全郭文清刘嘉喜穆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