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决定簇的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7012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03:45
披露了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表面决定簇抗原的抗体和抗原结合片段以及包括这些抗体或结合片段的还结合至分泌的毒素的双特异性抗体。还提供了使用这些抗体和抗原结合片段检测、诊断和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方法。进一步披露了这些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区序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决定簇的抗体本披露总体上涉及结合至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ureus)表面决定簇的抗体和结合至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毒素的抗体。本披露还涉及结合至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决定簇的抗体与结合至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毒素的抗体一起的组合,包括抗体的此类组合的组合物,以及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疾病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给予抗体的此类组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需氧、形成簇的球菌细菌,一般定殖于健康人的鼻子和皮肤。在任何给定时间,大约20%-30%的人群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殖。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有时也称为“staph”、“Staph.aureus”或“S.aureus”)被认为是引起轻微感染(例如,丘疹、疖和其他软组织感染)和全身性感染(例如,肺炎、败血病、骨髓炎及心内膜炎)的机会致病菌。通常,粘膜和表皮屏障(皮肤)保护人体免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由于损伤(例如,烧伤、外伤、以及外科手术)造成的这些天然屏障的破坏显著增加了感染风险。损害免疫系统的疾病(例如,糖尿病、终末期肾病、以及癌症)也增加了感染风险。机会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感染可以变得严重,引起多种疾病或病症,其非限制性实例包括菌血症、蜂窝织炎、眼睑感染、食物中毒、关节感染、皮肤感染、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肺炎、骨髓炎、心内膜炎、脑膜炎以及脓肿形成。金黄色葡萄球菌表达多种表面决定簇抗原,包括丝氨酸-天冬氨酸重复蛋白SdrC、SdrD和SdrE,聚集因子蛋白ClfA和ClfB,铁调节表面决定簇蛋白IsdA、IsdB、IsdC、IsdE及IsdH,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以及多糖聚-N-乙酰葡萄糖胺(PNAG)。这些表面抗原在宿主组织的定殖、宿主免疫应答的规避和细菌适合度中发挥一定作用。已经显示,ClfA、SpA、IsdA、IsdB以及IsdH的突变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蛋白(例如IsdH)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规避宿主免疫应答的能力中发挥一定作用,例如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致感染而言关键的过程。IsdH是以下复合物的一部分,该复合物在限铁条件下被活化,用于结合血红蛋白和触珠蛋白-血红蛋白复合物,并且然后提取并将血红素运送进细胞质中。三种N-末端NEAr转运体(NEAT)基序存在于IsdH内,NEAT1的确定结构指示此基序内的某些残基涉及配体结合。已经显示,与野生型相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IsdH-缺陷突变体具有减少的毒力,并且在血清调理素的存在下被人类中性粒细胞更加迅速地吞食。IsdH的保护机制似乎源自血清调理素C3b的加速降解。因此,IsdH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机体的抗吞噬特性中发挥一定作用。ClfA是结合纤维蛋白原的毒力因子。ClfA的此功能似乎进一步促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吞噬特性。另外,ClfA还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液中凝集和形成至生物材料表面的生物被膜。金黄色葡萄球菌还表达若干种另外的毒力因子,包括荚膜多糖和蛋白质毒素。经常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相关的一种毒力因子是α毒素(又称α-溶血素或Hla),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最强的菌株产生的成孔且溶血的胞外蛋白。该毒素在易感细胞(例如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角质化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内皮细胞)的膜中形成七聚体孔。α毒素孔形成常导致细胞功能障碍或溶解。它还可以导致上皮和内皮紧密连接的破坏和免疫调节异常。当前,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美国是感染相关死亡率的主导原因,并且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导原因。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增加的抗性已经使该问题复杂化。因此,研发诊断和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有效替代方法(包括联合抗体疗法)将是令人希望的。如先前在美国临时申请号61/440,581和在国际申请号PCT/US2012/024201(公开为WO2012/109205)(将各自的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中所披露的,已经显示,结合至金黄色葡萄球菌α-毒素的抗体在鼠科皮肤坏死模型中减少CA-MRSA疾病严重程度并且在小鼠葡萄球菌肺炎模型中促进细菌清除。因此,可以利用此类抗体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疾病。除结合至金黄色葡萄球菌α-毒素的抗体之外,本披露还提供了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决定簇抗原的抗体及其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括此类抗体或此类抗体的组合的组合物,以及使用此类抗体或此类抗体的组合预防和/或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疾病的方法。使用结合至金黄色葡萄球菌α-毒素的抗体预防和/或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疾病的方法描述在美国临时申请号61/440,581和在国际申请号PCT/US2012/024201(公开为WO2012/109205))(将其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以及在与题目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疾病的方法(MethodsofTreatingS.AureusAssociatedDiseases)”的萨尔曼(Sellman)等人的本申请一并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将其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抗体的某些组合,例如与结合至金黄色葡萄球菌α毒素的抗体相结合的结合至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决定簇的抗体,其中此类组合一起协同工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将靶向涉及规避宿主的调理吞噬功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决定簇抗原的抗体与靶向涉及直接损害宿主细胞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毒素的抗体组合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当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纽曼(Newman)和USA300测试时,与由对照抗体R347诱导的百分比OPK相比,由抗-IsdH抗体B11、2F4和A7诱导的调理吞噬杀灭(OPK)百分比。图2示出了与对照抗体R347相比,抗-IsdH抗体B11、2F4、A7及1C1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ARC2081和USA300的结合。图3A是与对照抗体R347与Hp之间的竞争性结合相比,抗体1C1与触珠蛋白(Hp)之间对于结合至IsdH上的亚基Neat-1的竞争性结合的曲线图。图3B是与对照抗体R347与Hp之间的竞争性结合相比,抗体2F4与Hp之间对于结合至IsdH上的亚基Neat-2的竞争性结合的曲线图。图4A示出了在抗体1C1的存在下,在小鼠菌血症模型中测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集落形成单位(CFU)的浓度。将CFU浓度报告为log10[CFU/ml]。图4B示出了在抗体A7的存在下,在小鼠菌血症模型中测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CFU的浓度。将CFU浓度报告为log10[CFU/ml]。图4C示出了在抗体IsdH0016的存在下,在小鼠菌血症模型中测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CFU的浓度。将CFU浓度报告为log10[CFU/ml]。图4D示出了在抗体IsdH003的存在下,在小鼠菌血症模型中测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CFU的浓度。将CFU浓度报告为log10[CFU/ml]。图5示出了在抗体2F4的存在下,在小鼠菌血症模型中测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集落形成单位(CFU)的浓度。将CFU浓度报告为log10[CFU/ml]。图6图示了与对照抗体R347相比,在时间T0、T1hr和T4hr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ARC2379(USA100)、ARC2081(USA200)和BAA-1556(USA300)中测量为最大结合百分比的2F4结合。图7A示出了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特异性结合至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IsdH表面决定簇抗原的分离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该分离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H),其各自包括三个互补决定区(CDR1、CDR2和CDR3)并且其中:a.VH CDR1与SEQ ID NO:90、96、102、108、或114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或相对于它们包括1、2、或3个氨基酸残基突变;b.VH CDR2与SEQ ID NO:91、97、103、109、或115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或相对于它们包括1、2、或3个氨基酸残基突变;并且c.VH CDR3与SEQ ID NO:92、98、104、110、或116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或相对于它们包括1、2、或3个氨基酸残基突变;和/或d.VL CDR1与SEQ ID NO:93、99、105、111、或117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或相对于它们包括1、2、或3个氨基酸残基突变;e.VL CDR2与SEQ ID NO:94、100、106、112、或118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或相对于它们包括1、2、或3个氨基酸残基突变;并且f.VL CDR3与SEQ ID NO:95、101、107、113、或119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或相对于它们包括1、2、或3个氨基酸残基突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1.06 US 61/723,137;2013.03.14 US 61/782,4051.特异性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IsdH表面决定簇抗原的分离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所述抗原结合片段选自Fab、Fab’、F(ab’)2、Fd及Fv片段;所述分离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H),其各自包括三个互补决定区(CDR1、CDR2和CDR3);并且其中:a.VHCDR1由SEQIDNO:90的氨基酸序列构成;b.VHCDR2由SEQIDNO:91的氨基酸序列构成;c.VHCDR3由SEQIDNO:92的氨基酸序列构成;d.VLCDR1由SEQIDNO:93的氨基酸序列构成;e.VLCDR2由SEQIDNO:94的氨基酸序列构成;并且f.VLCDR3由SEQIDNO:95的氨基酸序列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塞尔曼C·特卡奇克P·S·乔杜里L·华P·帕夫利克R·布昂潘CS·常
申请(专利权)人:米迪缪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