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872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洁船,包括船体,船体的前端设置收集水面藻类装置,船体内设置压缩排水传动装置和船体主传动装置,船体顶部还设置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带动电机为压缩排水传动装置和船体主传动装置提供动力;压缩排水传动装置包括压缩舱体、滑动槽、压缩板、传动连杆、凸轮、槽轮机构主动拨盘、槽轮机构从动轮,滑动槽设置在压缩舱体的两个侧面,压缩板与滑动槽滑动连接,压缩板通过传动杆与槽轮机构从动轮连接,电机带动槽轮机构主动拨盘转动,驱动槽轮机构从动轮转动,槽轮机构从动轮转动通过传动连杆推动压缩板在滑动槽内往复压缩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生产价格低廉、简单易行、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洁船,特别设置一种清洁藻类的船。
技术介绍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水污染的问题。目前,好多湖泊池塘的水面上或多或少有一些蓝藻类漂浮物,这些漂浮物不仅是水面看起来不雅观,而且还会对水质造成一定影响。蓝藻打捞可有效削减水华暴发水体中的氮、磷负荷和内源累积量。不同的打捞强度和打捞频度对水体中的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不同。随着打捞强度的加大,水体中氮磷的去除率也越大。蓝藻打捞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的藻细胞数,尤其是抑制蓝藻门的细胞丰度,同时促进其他种群如绿藻、硅藻和隐藻等的生长。蓝藻打捞能够有效提高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调节水体中的藻类种群从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同时控制蓝藻的暴发性增长,有利于形成比较稳定的藻类群落结构。综上,对水面蓝藻类漂浮物的打捞收集十分必要。针对一些小型湖泊,河道狭窄复杂的湖泊,人们通常只能采用最传统的方法进行处理,也就是人工打捞,但是人工打捞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不高,人在水中作业也有一定危险,有些是采用大型机械进行打捞,不过这种机械灵活性不高,而且只适合大面积打捞,对于小面积湖泊却束手无策,对于传统打捞清洁船多为曲柄摇杆机构,运作周期长,连续作业效率低,目前市场上较先进效率较高的清洁船为链式传动清洁船,一般要把打捞物从水面提高到高处进行收集,工作行程大,藻类易粘附在传动链上。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打捞水上垃圾装置都是大型机械,价格昂贵,只适用于大型湖泊,小池塘及一些河流仍然是人工进行打捞,这样效率不仅不高,而且费力,对于情况复杂的河道,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小面积作业的清洁船。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种清洁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前端设置收集水面藻类装置,船体内设置压缩排水传动装置和船体主传动装置,船体顶部还设置传动系统,所述水面藻类装置将收集的藻类输送至压缩排水传动装置中,所述传动系统带动电机为压缩排水传动装置和船体主传动装置提供动力;所述压缩排水传动装置包括压缩舱体、滑动槽、压缩板、传动连杆、凸轮、槽轮机构主动拨盘、槽轮机构从动轮,所述滑动槽设置在压缩舱体的两个侧面,压缩板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压缩板通过传动杆与槽轮机构从动轮连接,所述电机带动槽轮机构主动拨盘转动,驱动槽轮机构从动轮转动,槽轮机构从动轮转动通过传动连杆推动压缩板在滑动槽内往复压缩运动。上述船体主动传动装置为叶片式推进装置。上述水面藻类装置为带开孔翻斗的圆柱形水轮。上述水轮上设置6个开孔翻斗。上述压缩舱体为半开式压缩舱体。上述船体主传动装置由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组成。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船体前端收集水面蓝藻类装置为带开孔翻斗的圆柱形水轮,直接利用翻斗对水面蓝藻类漂浮物进行收集,以往大多采用曲柄摇杆机构或者链式传动机构,这样设计可大大缩短工作行程,集打捞机构和运输机构与一体,制造工艺也相对简便,成本低廉,同时水轮回转速度快,收集更加高效;2、船舱压缩储存装置,由于船体整体$父小,船舱可设计体积也相对$父小,就需要这样的压缩装置对收集物进行压缩,以延长清洁船的一次性工作时间,达到更远的航程,本压缩装置新颖,采用槽轮与凸轮联动的双间歇式机构,实现了对舱内漂浮物进行压缩的时间频率的机械化控制,大大减小了压缩板的工作频率,减少了其一定时间内的做功次数,达到了延长压缩板工作寿命以及节能的目的;3、传动采用叶片式推进装置,可避免常用的螺旋桨式推进装置易被水下水草缠绕的问题;4、适用范围广泛,可在河道狭隘复杂的条件下工作;5、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搞,可远程操控,操控简单,老少皆宜,保护环境同时,增添趣味,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危险;6、采用太阳能与电池联合供电的方式,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压缩排水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水面藻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清洁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前端设置收集水面藻类装置1,船体内设置压缩排水传动装置2和船体主传动装置4,船体顶部还设置传动系统3,所述水面藻类装置I将收集的藻类输送至压缩排水传动装置2中,传动系统3带动电机为压缩排水传动装置2和船体主传动装置4提供动力。如图2所示,压缩排水传动装置2采用槽轮与凸轮联动的双间歇式机构,包括压缩舱体21、滑动槽22、压缩板23、传动连杆24、凸轮25、槽轮机构主动拨盘26、槽轮机构从动轮27,滑动槽22设置在压缩舱体21的两个侧面,压缩板23与滑动槽22滑动连接,压缩板23通过传动杆24与槽轮机构从动轮27连接,电机带动槽轮机构主动拨盘26转动,驱动槽轮机构从动轮27转动,槽轮机构从动轮27转动通过传动连杆24推动压缩板23在滑动槽22内往复压缩运动。作为优选方案,上述压缩舱体21为半开式压缩舱体。压缩排水传动装置2可实现对舱内漂浮物进行双间歇性的回转压缩,在槽轮的一个回转周期T里,设置槽轮带动凸轮25转动时间为1/4T,在这1/4T内,凸轮作回转运动,在远休止角和近休止角内时,传动连杆24静止不动,在推程和回程运动角内,传动连杆才会推动舱内压缩板运动进行压缩工作,而其余3/4T内槽轮停歇,凸轮5也随之停歇,这样的话,传动连杆24只会在槽轮1/4T内凸轮处于推程和回程运动状态才会运动,从而也就实现了槽轮机构与凸轮25联动的双间歇压缩装置。作为优选方案,上述船体主动传动装置4为叶片式推进装置。可避免常用的螺旋桨式推进装置易被水下水草缠绕的问题。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水面藻类装置I为带开孔翻斗11的圆柱形水轮。水轮上设置6个开孔翻斗11。不断转动将蓝藻类漂浮物收集于斗中,由于翻斗带许多小孔,部分水分会从小孔内排出,其余随漂浮物一起进行回转运动,保证合适的孔径,漂浮物合适的含水量,以及水轮合适的转速,则漂浮物可很顺利的做平抛运动到压缩排水传动装置中。作为优选方案,船体主传动装置3由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5组成。晴天用太阳能一边替整个传动供电一边替电池充电,阴天供电不足则从电池处得到补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清洁船,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前端设置收集水面藻类装置,船体内设置压缩排水传动装置和船体主传动装置,船体顶部还设置传动系统,所述水面藻类装置将收集的藻类输送至压缩排水传动装置中,所述传动系统带动电机为压缩排水传动装置和船体主传动装置提供动力;所述压缩排水传动装置包括压缩舱体、滑动槽、压缩板、传动连杆、凸轮、槽轮机构主动拨盘、槽轮机构从动轮,所述滑动槽设置在压缩舱体的两个侧面,压缩板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压缩板通过传动杆与槽轮机构从动轮连接,所述电机带动槽轮机构主动拨盘转动,驱动槽轮机构从动轮转动,槽轮机构从动轮转动通过传动连杆推动压缩板在滑动槽内往复压缩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主动传动装置为叶片式推进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洁船,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前端设置收集水面藻类装置,船体内设置压缩排水传动装置和船体主传动装置,船体顶部还设置传动系统, 所述水面藻类装置将收集的藻类输送至压缩排水传动装置中,所述传动系统带动电机为压缩排水传动装置和船体主传动装置提供动力;所述压缩排水传动装置包括压缩舱体、滑动槽、压缩板、传动连杆、凸轮、槽轮机构主动拨盘、槽轮机构从动轮,所述滑动槽设置在压缩舱体的两个侧面,压缩板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压缩板通过传动杆与槽轮机构从动轮连接,所述电机带动槽轮机构主动拨盘转动,驱动槽轮机构从动轮转动,槽轮机构从动轮转动通过传动连杆推动压缩板在滑动槽内往复压缩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白建波王梦李洋罗朋王宏强石坤陶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