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热熔粘合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568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热熔粘合剂的方法,通过主、副挤出机机组或泵与挤出机机组分别将熔融粘合剂原料及其欲包覆的胶膜原料,利用主、副挤出机的出料端共同连接的共挤出模头,在使粘合剂呈膏状挤出的同时,配合共挤出模头使该粘合剂表面形成一紧密结合的保护薄膜并送入冷却槽中进行预冷,在尚未完全固化前利用封切装置进行封口并切断形成预定长度的枕头状热熔粘合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形成块状热熔粘合剂的连续包装制造方法。热熔粘合剂(俗称热熔胶)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粘合剂。这类热熔粘合剂的特点在于一般以熔融或液体状态使用,平时则呈固体状。因而这类粘合剂一般以块状的形式供应市场,但由于其具有粘性,所以块状粘合剂在运送途中可能会相互粘粘、变形、附著灰尘等污物,甚至粘性及粘度受到外界因素(如空气、温度、湿度)的影响而降低。因此,这类粘合剂以被胶膜保护的块状供应市场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其形成表面无粘性、不结块的结构,优点显而易见。如在美国专利第5373682号及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第298582号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热熔粘合剂的连续封装方法。如图7所示,其水溶性膜8通过一系列导轮81,并利用导轮81使该水溶性膜8变得工整平滑,并且控制需要的张力。随后,该水溶性膜8进入膜折叠装置82,配合管体801成为圆筒状,并由热空气密封或超音波焊接,然后再喷冷却空气进行密封定型。密封定型后,呈圆管状的水溶性膜8配合扩展环83、导膜架84和驱动轮组85的作用,将该水溶性膜圆管向下带动直至管体801底端,将藉由液泵送至的熔化热熔粘合剂送入由张合夹轮86夹束成袋体87的圆管中,并由周围的冷却装置88进行冷却定型,张合夹轮86松开且袋体87下降一预定距离后,张合夹轮86再次夹固使袋体87两端均被密封,再用切断装置89切断,掉落至水槽中冷却至室温。其中,该切断装置89在切断前的袋体外设有冷却喷嘴80,以便持续进行冷却定型。可以看出,该制造方法在实际应用性中仍存在很多缺点1、水溶性膜必须事先制备完成,其制备过程及储运过程中难免会增加废料及成本;2、利用液泵送至的熔融粘合剂在送入水溶性膜管时,熔融粘合剂的温度受水溶性膜厚度的限制,即配合不当极可能造成水溶性膜的破裂和粘合剂外溢或外观凸拱变形;3、为了避免产生上述缺点,大多数情况是将水溶性膜适当加厚,但膜变厚将直接影响热熔粘合剂日后在加热锅内的熔融速度,所以实际使用中存在许多问题;4、水溶性膜的厚度也直接影响与热熔粘合剂的比例,膜厚越厚,含量越高,将会严重影响热熔粘合剂的配方及品质。针对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者凭借多年该行业的丰富专业知识及实际开发制造经验,对现有制造方法进行研究改良,发现了一种创新的连续包装方法,并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所有缺点,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主、副挤出机机组或泵与挤出机组分别熔融热熔粘合剂及胶膜,使之呈稠液状并在共挤出模头内会合,通过共挤出模头将连续出料的热熔粘合剂外表直接包覆一层筒状胶膜的连续自动包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包括1)由主、副挤出机机组或泵与挤出机机组分别将熔融的热熔粘合剂及胶膜原料予以热熔送至所述两挤出机的出口端共同连结的共挤出模头内;2)利用共挤出模头使呈圆棒状的热熔粘合剂在连续挤出的同时,在其外表上包覆一层适当厚度的胶膜作紧密结合;3)披覆有胶膜的热熔粘合剂继续被挤出进入冷却槽中进行初步冷却;4)利用封切装置对初步冷却未完全固化的热熔粘合剂进行封口,并裁断成一定尺寸的块状;5)成块状的热熔粘合剂至冷却槽内继续冷却后,用输送带逐渐送出冷却槽的液面、沥干。采用上述方法,形成一种可以使该粘合剂及胶膜利用主、副挤出机机组或泵与挤出机机组作同步挤出形成圆杆膏状,并且达到紧密结合的胶膜包覆,配合利用冷却槽的初步冷却,在尚未完全固化前进行封口及切断,形成预定长度的枕头状块体的热熔粘合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热熔粘合剂由聚合物和共聚物制备而成,可以是由下列材料的聚合物和共聚物制备的热熔粘合剂合成树脂、橡胶、聚乙烯、醋酸乙烯醋、乙烯-醋酸乙烯;较特别的例子包括由下列材料制备的热熔粘合剂①橡胶聚合物,例如乙烯基芳烃与共轭二烯的嵌段共聚物,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异戊间二烯-苯乙烯、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苯乙烯-乙烯-苯乙烯;②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其他的乙烯酯与共聚物;③聚烯烃类,例如,聚乙烯与聚丙烯;④聚醋酸乙烯与其的共聚物。所述热熔粘合剂的挤出温度为90~130℃;粘度为2000~300000厘泊(CP);与包覆材料的相容度低温(40~70℃)的相容性差,而高温(110~150℃)相容性良好。所述胶膜可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与聚乙烯的混合体。其中所述包覆胶膜,其加工温度分别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90~130℃);聚乙烯(110℃~130℃);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与聚乙烯的混合体(100~130℃);色覆于热熔粘合剂表面的膜厚度约为0.015mm~0.03mm(比例为0.1%~0.3%)。为使本专利技术使用技术手段、专利技术特征、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配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的整体实施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的剖面结构及实施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成品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成品剖面示意图。图7是现有技术的实施示意图。首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如下1.由主、副挤出机机组或泵与挤出机组分别将热熔粘合剂及胶膜原料予以热熔送至该两挤出机的出口端共同连结的共挤出模头内;2.共挤出模头使呈圆棒状热熔粘合剂在连续挤出的同时,在外表上包覆一层适当厚度的胶膜作紧密结合;3.披覆有胶膜的热熔粘合剂继续被挤出进入冷却槽中作初步冷却;4.将初步冷却未完全固化的热熔粘合剂利用封切装置进行封口并裁断成一定尺寸的块状;5.成块状的热熔粘合剂掉至冷却槽内继续冷却,且用输送带逐渐送出冷却槽的液面、沥干,再集中供装箱出货。通过上述方法所包装的块状热熔粘合剂根据其出料直径、封切装置的封切形状及封切速度,可为肥短且两端扁平的枕头型或瘦长的长条形。如图2~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即将热熔粘合剂的原料置于主挤出机1中,而将欲包覆的胶膜原料置于副挤出机2上加热熔融,且主挤出机1及副挤出机2的出料端共同连接一共挤出模头3,该共挤出模头3由中孔32贯穿,中孔32上与主挤出机1的出料管11连接,下则形成出料口33;且共挤出模头3的出料槽311上与横孔34连接,下与斜锥细缝312与出料口33连接,且横孔34连接副挤出机2的出料端;这样当主、副挤出机1、2同时挤出料时,熔融的粘合胶呈膏条状从中孔32直下且至出料口33处开始被斜锥细缝312挤出的胶膜予以色覆并紧密结合并共同由该出料口33予以挤出呈圆条状进入冷却槽4中作初步冷却,配合转折轮41的弯折及传动滚轮42的拉引,使逐渐冷却的条状粘合剂半成品可以逐步前进至封切装置5处,利用尚未完全固化的同时予以压切作封口同时切断成段(可成为如图5、图6所示的枕头型块状物),为块状成品掉落至冷却槽内,再继续前进并冷却完全至室温。而倾斜设置的输送带6将使冷却至室温的枕头型块状成品逐渐送出冷却水面,并沥干水份后掉落至收集槽61,以供集中、包装封箱出货。其中,可以由以下列材料的聚合物与共聚物制备热熔粘合剂合成树脂、橡胶、聚乙烯、醋酸乙烯醋、乙烯-醋酸乙烯;较特别的例子包括了以下列材料制备的热熔粘合剂1.橡胶聚合物,例如乙烯基芳烃与共轭二烯的嵌段共聚物,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异戊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热熔粘合剂的方法,包括: 1)由主、副挤出机机组或泵与挤出机机组分别将熔融的热熔粘合剂及胶膜原料予以热熔送至所述两挤出机的出口端共同连结的共挤出模头内; 2)利用共挤出模头使呈圆棒状的热熔粘合剂在连续挤出的同时,在其外表上包覆一层适当厚度的胶膜作紧密结合; 3)披覆有胶膜的热熔粘合剂继续被挤出进入冷却槽中进行初步冷却; 4)利用封切装置对初步冷却未完全固化的热熔粘合剂进行封口,并裁断成一定尺寸的块状; 5)成块状的热熔粘合剂至冷却槽内继续冷却后,用输送带逐渐送出冷却槽的液面、沥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义
申请(专利权)人:诚泰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