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圆袜机的抓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5489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圆袜机的抓取装置,用于抓取待缝合圆袜至缝合位置,包括:钩针、针床、推动件及收缩弹簧,所述针床呈环形,所述针床上设有数个呈圆周分布的收容槽,所述钩针收容于收容槽中并可沿收容槽移动,数个钩针呈圆周分布,所述推动件抵靠在数个钩针的内侧,所述收缩弹簧环绕在数个钩针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圆袜机的抓取装置,设有抓取待缝合圆袜袜头的线圈的钩针,钩针收容于针床中,钩针的内侧及外侧分别设置推动件及收缩弹簧,由推动件及收缩弹簧控制钩针往外或往内移动,从而抓取待缝合圆袜袜头的线圈,钩针与圆袜袜头的线圈一一对应,从而该抓取装置可以准确抓取待缝合圆袜,方便后续的缝合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袜子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圆袜机的抓取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袜子的过程中,需要先编织圆筒形的袜子,再将袜子的袜头缝合起来,从而制成一个完整的袜子。编织和缝合是在不同装置上进行的,因此需要将编织好的圆筒形袜子转移到缝合袜头的装置上进行缝合。采用手工进行转移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下,且转移位置不够精确,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圆袜机的抓取装置,可以快速准确地抓取编织好的待缝合圆袜至缝合位置,从而利于提高袜子的生产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得以实现:一种用于圆袜机的抓取装置,用于抓取待缝合圆袜至缝合位置,包括:钩针、针床、推动件及收缩弹簧,所述针床呈环形,所述针床上设有数个呈圆周分布的收容槽,所述钩针收容于收容槽中并可沿收容槽移动,数个钩针呈圆周分布,所述推动件抵靠在数个钩针的内侧,所述收缩弹簧环绕在数个钩针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推动件包括数个首尾相接的扇形圆环部,每一扇形圆环部的首端设有朝上的第一开口,尾端设有朝下的第二开口,任一扇形圆环部的首端的第一开口与另一扇形圆环部的尾端的第二开口相对,且任一扇形圆环部的首端可相对相邻扇形圆环部的尾端靠近或远离地滑动。进一步地,所述抓取装置还包括设于针床外侧用于收容针床的卡环部,设于卡环部上方的固定板,设于固定板上方的带动板,该带动板上设有数个由内朝外的弧形通孔,钉销穿过该弧形通孔后连接推动件,所述带动板电性连接电机,在电机的带动下带动板沿自身轴线转动,带动板转动带动钉销在通孔中往外移动,从而带动推动件往外移动。进一步地,所述钩针包括杆部、设于所述杆部一端的钩部及设于所述杆部另一端的尾部,所述尾部靠近所述杆部的一端设有方形凹槽,所述尾部的自由端朝向所述钩部弯折。进一步地,所述针床包括环形底板及设于该环形底板上的环形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收容段、第二收容段及第三收容段,所述收容部上设有所述收容槽,每一收容槽贯通第一收容段、第二收容段及第三收容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用于圆袜机的抓取装置,设有抓取待缝合圆袜袜头的线圈的钩针,钩针收容于针床中,钩针的内侧及外侧分别设置推动件及收缩弹簧,由推动件及收缩弹簧控制钩针往外或往内移动,从而抓取待缝合圆袜袜头的线圈,钩针与圆袜袜头的线圈一一对应,从而该抓取装置可以准确快速地抓取待缝合的圆袜,方便后续的缝合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袜子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圆袜机的抓取装置的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钩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圆袜机的抓取装置,用于抓取待缝合圆袜至缝合位置,包括钩针11、针床12、推动件13及收缩弹簧14,所述针床12呈环形,所述针床12上设有数个呈圆周分布的收容槽121,所述钩针11收容于收容槽121中并可沿收容槽121移动,数个钩针11呈圆周分布,所述推动件13抵靠在数个钩针11的内侧用于将钩针11往外推动,所述收缩弹簧14环绕在数个钩针11的外侧,用于推动钩针11往内移动。文中所述的“外侧”是针对数个钩针11形成的圆环而言圆环的外侧,“内侧”是针对数个钩针11形成的圆环而言圆环的内侧。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抓取装置I还包括设于针床12外侧用于收容针床12的卡环部15,设于卡环部15上方的固定板16,设于固定板16上方的带动板17,该带动板17上设有数个由内朝外的弧形通孔171,钉销18穿过该弧形通孔171后连接推动件13,所述带动板17电性连接电机(未图示),在电机的带动下带动板17沿自身轴线转动,带动板17转动带动钉销18在通孔中往外移动,从而带动推动件13往外移动,进而推动钩针11往外移动。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推动件13包括数个首尾相接的扇形圆环部131,每一扇形圆环部131的首端132设有朝上的第一开口,尾端133设有朝下的第二开口,任一扇形圆环部131的首端132的第一开口与另一扇形圆环部131的尾端132的第二开口相对,且任一扇形圆环部131的首端132可相对相邻扇形圆环部131的尾端133靠近或远离地滑动,从而推动件13可以往外扩大或往里缩小外圆周的周长。数个扇形圆环部131相对远离滑动时,推动件13往外扩大从而推动钩针11往外侧移动。任一扇形圆环部131的首端132收容于另一扇形圆环部131的第二开口,任一扇形圆环部131的尾端133收容于另一扇形圆环部131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深度与扇形圆环部131的尾端133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开口的深度与扇形圆环部131的首端132的厚度相同,从而可以保证推动件13上、下表面的平整。所述扇形圆环部131上设有通孔,通过通孔连接钉销18,由钉销18控制推动件13的每一扇形圆环部131的移动。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钩针11包括杆部111、设于所述杆部111 一端的钩部112及设于所述杆部111另一端的尾部113,所述尾部113的自由端朝向所述钩部112弯折。所述推动件13抵靠在钩针11的尾部113,推动件13推动尾部113带动整个钩针11往外移动。所述尾部113靠近所述杆部111的一端设有方形凹槽114,所述收缩弹簧14抵靠于该凹槽114内,由于收缩弹簧14的弹性作用可以从外侧压迫钩针11,从而使钩针11可由外侧往内侧移动。所述针床12包括环形底板122及设于该环形底板122上的环形收容部123,所述环形底板122设于卡环部15下方,所述环形收容部123收容于卡环部15内。所述收容部123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收容段、第二收容段及第三收容段,所述收容部123上设有所述收容槽121,每一收容槽121贯通第一收容段、第二收容段及第三收容段。所述收容槽121用于收容钩针11,且钩针11可以沿所述收容槽121移动,即钩针11可以在第一收容段、第二收容段及第三收容段内的收容槽121中移动。本技术用于圆袜机的抓取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抓取装置移动到编织位置,钩针11插入编织针下方勾取袜子上的线圈,电机控制带动板17沿自身轴线转动,带动板17转动带动钉销18在弧形通孔171中往外移动,从而带动推动件13往外移动,进而推动钩针11往外移动勾紧线圈。综上所述,本技术用于圆袜机的抓取装置,设有抓取待缝合圆袜袜头的线圈的钩针,钩针收容于针床中,钩针的内侧及外侧分别设置推动件及收缩弹簧,由推动件及收缩弹簧控制钩针往外或往内移动,从而抓取待缝合圆袜袜头的线圈,钩针与圆袜袜头的线圈一一对应,从而该抓取装置可以准确快速地抓取待缝合的圆袜,方便后续的缝合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袜子的生产效率。本技术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用于圆袜机的抓取装置,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圆袜机的抓取装置,用于抓取待缝合圆袜至缝合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钩针、针床、推动件及收缩弹簧,所述针床呈环形,所述针床上设有数个呈圆周分布的收容槽,所述钩针收容于收容槽中并可沿收容槽移动,数个钩针呈圆周分布,所述推动件抵靠在数个钩针的内侧,所述收缩弹簧环绕在数个钩针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孝君顾晓东陈超宗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叶晓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