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4126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1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兼顾噪声性能与泥地性能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2)设置有在胎面接地端(Te)侧沿轮胎周向呈锯齿状延伸的胎肩主沟(3)以及从胎肩主沟(3)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的多个胎肩横沟(15)。各胎肩横沟(15)包括第一部分(17)以及第二部分(18)。第一部分(17)具有第一沟壁(24)以及与胎肩主沟(3)连通的内端(17i)。第二部分(18)配置于第一部分(17)的轮胎轴向外侧,并且具有第二沟壁(26)。第二部分(18)具有比第一部分(17)大的沟宽以及沟深。第一部分(17)的第一沟壁(24)与第二部分(18)的第二沟壁(26)顺滑地连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兼顾噪声性能与泥地性能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下述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不整路面行驶用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沿轮胎 周向呈锯齿状延伸的主沟以及从该主沟向胎面接地端侧延伸的胎肩横沟。对于这样的轮 胎,特别是在泥泞路面行驶时,由于各沟剪断大量的泥,所以产生较大的抓地力(以下,有 时将在泥泞路面上的行驶性能称为"泥地性能"。)。 然而,专利文献1的轮胎在铺装路面行驶时,由于大量的空气会在胎肩横沟内通 过,因此存在容易产生较大的泵浦音的趋势。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5-2784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泥地性能 与噪声性能的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设置有在胎面接地端侧沿轮胎周向呈锯齿状 延伸的胎肩主沟以及从上述胎肩主沟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的多个胎肩横沟,上述充气轮胎 的特征在于,各上述胎肩横沟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上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沟壁以 及与上述胎肩主沟连通的内端,上述第二部分配置于上述第一部分的轮胎轴向外侧,并且 具有第二沟壁,上述第二部分具有比上述第一部分大的沟宽以及沟深,上述第一部分的上 述第一沟壁与上述第二部分的上述第二沟壁顺滑地连续。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上述胎肩主沟包括 第一倾斜部以及朝与上述第一倾斜部相反的方向倾斜的第二倾斜部,上述第一部分与上 述第一倾斜部连通,并且朝与上述第二倾斜部相同的方向倾斜。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上述第一倾斜部以及上述第二倾斜部相对于轮胎周向的 角度为30°~40°。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上述第一倾斜部包括窄幅部以及宽幅部,该宽幅部与上 述窄幅部的轮胎轴向外侧连接,并且具有比上述窄幅部大的沟宽,上述第一部分与上述宽 幅部连通。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上述胎面部配置有多个胎肩花纹块,各上述胎肩花纹块 形成于上述胎肩横沟之间,在各上述胎肩花纹块设置有胎肩细沟,该胎肩细沟沿各胎肩横 沟延伸,并且具有比上述第一部分小的沟宽。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在上述胎肩花纹块中的至少一个胎肩花纹块,在比上述 胎肩细沟更靠轮胎轴向内侧设置有胎肩刀槽。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上述胎肩刀槽以使上述胎肩主沟与上述胎肩横沟的上述 第一部分连通的方式配置。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上述胎肩刀槽以使上述胎肩主沟与上述胎肩细沟连通的 方式配置。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上述胎肩刀槽以使上述胎肩细沟与上述胎肩横沟的上述 第一部分连通的方式配置。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上述胎肩刀槽以在上述胎肩主沟、上述胎肩横沟的上述 第一部分、以及上述胎肩细沟之间连通的方式配置。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上述胎肩横沟的上述第一部分以与上述第一倾斜部形成 T字状的三叉路的方式与上述第一倾斜部连接。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上述第一部分的内端位于比上述第二倾斜部的轮胎轴向 内侧的沟缘的延长线更靠轮胎轴向内侧。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上述第一部分的上述内端与上述延长线的距离为4. Omm 以下。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上述胎肩主沟在轮胎轴向外侧具有凸状的外侧锯齿顶 部,上述外侧锯齿顶部包括沿轮胎周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外侧的沟缘。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上述第一部分相对于轮胎周向以30度~40度的角度倾 斜。 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式中,上述胎肩横沟的沟深处于上述胎肩主沟的沟深的80 %~ 90 %的范围。 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在最靠胎面接地端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呈锯 齿状延伸的胎肩主沟以及从胎肩主沟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的多个胎肩横沟。对于这样的充 气轮胎,当在胎肩主沟以及胎肩横沟内引导有大量的泥并且各沟剪断泥时,会产生较大的 反作用力。因此,能够获得优越的泥地性能。 胎肩横沟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胎肩主沟连接,第二部分与第 一部分的轮胎轴向外侧连接并具有比第一部分大的沟宽。第一部分的一方的沟壁与第二部 分的沟壁顺滑地连续。 对于上述胎肩横沟而言,从胎肩主沟流入第二部分侧的空气的量被第一部分节 流,从而能够缩小泵浦音。并且,第一部分的一方的沟壁与第二部分的沟壁顺滑地连续,因 此从胎肩主沟流入的空气不会在胎肩横沟内产生紊流,而会沿着连续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 部分的沟壁顺畅地排出至胎面接地端侧。因此,能够缓和胎面部接地时的胎肩横沟内的气 压的瞬间性增加,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泵浦音。 如以上那样,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能够均衡良好地兼顾泥地性能与噪声性能。【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是图1的胎肩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1的中央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5是比较例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胎肩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7是胎肩主沟的外侧锯齿顶部附近的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有时简称为"轮胎"。)1的胎面部2的 展开图。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例如适宜被用作适于在不整路面进行行驶的SUV用的轮 胎。 如图1所示,在轮胎1的胎面部2设置有一对胎肩主沟3、3。 各胎肩主沟3在最靠胎面接地端Te侧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呈锯齿状延伸。本实施 方式的一对胎肩主沟3、3相互具有相等的锯齿间距P。另外,一对胎肩主沟3、3配置为使锯 齿的相位相互一致。 "胎面接地端Te"是指:向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未图示)并填充有正规内压且处 于无负载的正规状态的轮胎1加载正规载荷,并且以0°外倾角与平面接地时的轮胎轴向 最外侧的接地位置。 "正规轮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而规定 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则表示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表示为"Design Rim", 若为 ETRTO 则表不为 "Measuring Rim"。 "正规内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而规定 各规格的气压,若为JATM则表示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表示为"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 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 ETRTO 则表示为"INFLATION PRESSURES"。 "正规载荷"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而规 定各规格的载荷,若为JATM则表示为"最大负载能力",若为TRA则表示表" TI RE LOAD U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 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 ETRTO 则表示为 "LOAD CAPACITY' 胎肩主沟3例如包括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第一倾斜部5以及朝与第一倾斜部5 相反的方式倾斜的第二倾斜部6。第一倾斜部5与第二倾斜部6沿轮胎周向交替地设置。 第一倾斜部5与第二倾斜部6例如相互具有相等的轮胎周向的长度。 第一倾斜部5例如包括窄幅部5a以及宽幅部5b,宽幅部5b与窄幅部5a的轮胎轴 向外侧相连,并且具有比窄幅部5a大的沟宽。第二倾斜部6与第一倾斜部5相同,也包括 窄幅部6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设置有胎肩主沟以及多个胎肩横沟,所述胎肩主沟在胎面接地端侧沿轮胎周向呈锯齿状延伸,多个所述胎肩横沟从所述胎肩主沟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各所述胎肩横沟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沟壁以及与所述胎肩主沟连通的内端,所述第二部分配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轮胎轴向外侧,并且具有第二沟壁,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比所述第一部分大的沟宽以及沟深,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沟壁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沟壁顺滑地连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井启之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