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部件、辊支撑机构和金属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3444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30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成像设备中使用的辊部件、辊支撑机构和金属轴。辊部件包括:金属轴;和覆盖层,其中,金属轴具有使得金属板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彼此对向而形成的圆筒形状,一端部和另一端部都包括直线部、凸部和凹部,一端部上的凸部与另一端部上的凹部啮合,直线区域位于凹凸区域外侧,在该凹凸区域中一端部上的凸部和另一端部上的凸部在金属轴的轴线方向对齐,凹凸区域全部被覆盖层覆盖,至少部分直线区域从覆盖层露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一种用于成像设备的漉部件、具有该漉部件的漉支撑机构W及在该漉 部件中使用的金属轴。成像设备是在记录媒介上形成图像的设备。 成像设备的示例包括例如使用电子照相成像法的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 机(L邸打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W及文字处理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下文中称为成像设备)包括感光部件和配置 成作用于感光部件的处理装置。处理装置的示例包括配置成向感光鼓施加电荷的电压施加 装置、配置成将显影剂(下文中称为"调色剂")供给到感光鼓的显影装置W及配置成清洁 未被转印并残留在感光鼓表面上的调色剂的清洁装置。 电压施加装置中充电装置的示例包括使用漉部件的漉充电系统。在漉充电系统 中,对感光鼓表面的充电是通过使作为导电弹性漉的充电漉与感光鼓偏压接触然后向其施 加电压来实现的。大体上,充电漉的形式为弹性层覆盖了金属轴在纵向方向的除两端外的 整个区域(日本专利特开第2013-109209号公报,第11页,图2)。 充电漉的金属轴的示例包括使用圆筒形金属轴的形式(日本专利特开第 2010-230748 号公报)。 然而,在通过利用压加工等弯曲金属板来制造圆筒形金属轴的情况下,在金属轴 上存在沿轴线方向延伸的配合部(金属板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彼此对向的对向部)。为了增 大此时金属轴的强度,设想该样一种结构,其中,在配合部上设置凹凸区域,并通过金属板 的凸部和凹部使金属板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晒合。然而,在该凹凸区域中,如果金属轴由轴 承部可旋转地支撑,则轴承部会被凹凸区域卡住,因此可能增大旋转滑动阻力。 因此,需要在增大金属轴的强度的同时减小漉部件旋转时金属轴和轴承部处的阻 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引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成像设备中使用的漉部件,包括:金属 轴;和配置成覆盖金属轴的覆盖层,其中,金属轴具有使得金属板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彼此 对向而形成的圆筒形状,一端部和另一端部都包括直线部、凸部和凹部,在一端部和另一端 部彼此对向的对向区域中一端部上的凸部与另一端部上的凹部晒合且另一端部上的凸部 与一端部上的凹部晒合,直线区域位于凹凸区域外侧,在该直线区域中一端部的直线部和 另一端部的直线部彼此对向,并且在该凹凸区域中一端部上的凸部和另一端部上的凸部在 金属轴的轴线方向对齐,凹凸区域全部被覆盖层覆盖,至少部分直线区域从覆盖层露出。 从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示例1的充电漉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示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成像设备本体和处理盒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了示例1的处理盒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了在示例1的开闭口被打开的状态下的成像设备本体和处理盒的透视 图。 图5是示出了示例1的处理盒的结构的说明性透视图。 图6是示出了示例1的清洁单元的结构的说明性透视图。 图7A和7B是示出了示例1的清洁单元的结构的说明性透视图。 图8是示出了示例1的充电漉的加工过程的说明性剖视图。[001引图9A和9B是示出了示例1的充电漉的轴部的说明性透视图。 图10是示出了充电漉的说明图。 图11A和11B是示出了示例1的充电漉的说明图。 图12A和12B是示出了示例2的充电漉的说明性透视图。 图13A至13C是示出了示例3的充电漉的说明图。 图14A是示出了金属板的说明图。图14B是示出了金属板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 1 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旋转轴线方向定义为纵向方向。 在纵向方向,电子照相感光鼓从成像设备本体接收驱动力的一侧定义为驱动侧 (图6中的驱动力接收部63a侧),与其相反的一侧定义为非驱动侧。[002引参考图2、图3和图4,描述总体结构和成像过程。 图2是示出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成像设备本体(下 文中称为设备本体A)和处理盒(下文中称为盒B)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了盒B的剖视图。 该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设备本体A是去除了盒B后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部 分。 图4是示出了成像设备本体A和处理盒B的透视图。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 在图2和图4中,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是使用电子照相术的激光打印机,其中,盒B 可拆卸地安装在设备本体A上。当将盒B安装在设备本体A上时,曝光单元3 (激光扫描单 元)布置在盒B的上侧。 此外,布置有片材托盘4,在其中,作为成像目标的记录媒介(下文中称为片材巧 存放在盒B的下侧。 此外,设备本体A包括沿片材P输送方向顺序布置的拾取漉5a、给送漉对化、输送 漉对5c、转印引导部6、转印漉7、输送引导部8、定影单元9、排出漉对10和排出托盘11。定 影单元9包括加热漉9a和加压漉9b。 成像过程[003引随后,示意性地描述成像过程。根据打印开始信号,驱动电子照相感光鼓(下文中 称为鼓62)使其沿箭头R指示的方向W预定周速(处理速度)旋转。 对充电漉66施加偏置电压,使充电漉66与鼓62的外周面接触,并且充电漉66使 鼓62的外周面均匀一致地充电。 曝光单元3根据图像信息输出激光束L。激光束L穿过盒B上表面的曝光窗部74, 扫描并曝光鼓62的外周面。 因此,在鼓62的外周面上形成相应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 相比地,如图3所示地,在作为显影组件的显影组件单元20中,调色剂室29中的 调色剂T通过输送部件43的旋转而被揽拌输送,然后给送到调色剂供给室28。调色剂T通 过磁漉34 (固定磁铁)的磁力承载在显影漉32的表面上。调色剂T在通过显影刮刀42摩 擦被充电的同时,由显影刮刀42控制显影漉32外周面的层厚。 对应于静电潜像将调色剂T转印到鼓62上,使其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 鼓62是配置成在其表面上承载图像(调色剂图像、显影剂图像)的图像承载部 件。显影漉32是配置成承载用于将形成在鼓62上的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显影剂图 像)的显影剂(调色剂)的显影剂承载部件。如图2所示,存放在设备本体A下部的片材 P由拾取漉5a、给送漉对化和输送漉对5c在与激光束L的输出同时地从片材托盘4给送。 然后,片材P穿过转印引导部6,被给送到鼓62和转印漉7之间的转印位置。在该 转印位置,各调色剂图像从鼓62按顺序被转印到片材P上。 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与鼓62分离,沿输送引导部8被输送到定影单元9。 然后,片材P穿过构成定影单元9的一部分的加热漉9a和加压漉9b之间的夹持部。 在夹持部,执行加压加热定影,使得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片材P上。将经过调色剂 图像定影的片材P输送到排出漉对10,排出到排出托盘11。 相比地,如图3所示,转印后鼓62外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0/CN104950628.html" title="辊部件、辊支撑机构和金属轴原文来自X技术">辊部件、辊支撑机构和金属轴</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成像设备中使用的辊部件,包括:金属轴;和配置成覆盖金属轴的覆盖层,其中,金属轴具有使得金属板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彼此对向而形成的圆筒形状,所述一端部和另一端部都包括直线部、凸部和凹部,在所述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彼此对向的对向区域中,所述一端部上的凸部与另一端部上的凹部啮合,另一端部上的凸部与所述一端部上的凹部啮合,直线区域位于凹凸区域外侧,在该直线区域中所述一端部的直线部和另一端部的直线部彼此对向,在该凹凸区域中所述一端部上的凸部和另一端部上的凸部在金属轴的轴线方向对齐,以及凹凸区域全部被覆盖层覆盖,至少部分直线区域从覆盖层露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崎祐臣山口浩司镰田弘毅铃木元美红谷喜之永田之则山田聪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