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翅片和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20476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的翅片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管,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换热管的管孔,所述管孔的边缘处设置有一个与其相导通的工艺孔,所述工艺孔的尺寸大于焊条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焊条插入工艺孔内,焊条不断熔解后,溶液环绕管孔的面流动,当管孔局部变形或尺寸误差时,溶液可以轻易地绕过并覆盖其余的管孔面,确保整体的焊接质量,提高了翅片与换热管的连接可靠性,方便了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的翅片和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翅片式散热器是热交换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设备,其主要由换热管、翅片等构成。翅片按一定的间距排列,并将换热管套装在贯通翅片的管孔中,使得翅片与换热管之间传导热量,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目前翅片与换热管在安装后通常需要使用焊接方法将换热管与翅片连接,焊条环绕换热管与管孔的套接间隙进行焊接,焊条熔解后形成的熔液渗入所述间隙中将两者紧固连接,此操作的缺点在于,翅片通常为薄片结构,为了与换热管可靠连接需要在管孔处设置翻遍,以增大与导热管的连接面,焊接时焊条熔液沿管孔的端口逐渐渗入并覆盖整个翻边的表面,但翻边的面通常会存在一定变形以及制造存在的精度误差,特别是在管孔的端口处的变形和误差通常最大,容易造成熔液流动不均匀,导致连接不可靠,换热效果不佳,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与换热管焊接更加均匀、方便的换热器的翅片,同时提高一种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的翅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换热管的管孔,所述管孔的边缘处设置有一个与其相导通的工艺孔,所述工艺孔的尺寸大于焊条的直径。通过上述设置,将焊条插入工艺孔内,焊条不断熔解后,溶液环绕管孔的面流动,当管孔局部变形或尺寸误差时,溶液可以轻易地绕过并覆盖其余的管孔面,确保整体的焊接质量。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孔的外缘设置有翻边。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边对应所述工艺孔处设有切口,所述切口的宽度大于工艺孔的直径或宽度。进一步设置为:一种换热器,包括:翅片,该翅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换热管的管孔,所述管孔的边缘处设置有一个与其相导通的工艺孔,所述工艺孔的尺寸大于焊条的直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套设于管孔内,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翅片设置有多块且呈间隔分布,所述翅片的工艺孔呈对应设置,形成供焊条穿设的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工艺孔内插入焊条,焊条熔融后延换管孔的面流动均匀填充在换热管与管孔的间隙内,确保了焊接的质量,同时简化了焊接操作,使换热管与翅片焊接更加方便,结合更加可靠稳定;同时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组装更加方便,换热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翅片与换热管的焊接工作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A ;图4是本技术一种翅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翅片;11-板体;12_管孔;13-工艺孔;14_翻边;15_切口 ;2_换热管;3-通道;4-焊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图2和图3中指头方向为焊条4熔融后溶液的流动方向。本技术一种翅片I如图4和图5所示,包括板体11,板体11上均匀设置有多列管孔12,该管孔12优选为椭圆形,也可以为圆形等其他形状,管孔12的口径略大于换热管2的口径,从而便于将换热管2装设入管孔12内;管孔12的边缘处设置有一个工艺孔3,该工艺孔3与管孔12相连通,工艺孔3的尺寸大于焊条4的直径,将焊条4插入工艺孔3内,焊条4不断熔解后,溶液环绕管孔12的面流动,当管孔12局部变形或尺寸误差时,溶液可以轻易地绕过并覆盖其余的管孔12面,确保整体的焊接质量,使翅片I与换热管2连接更加可靠稳定。进一步设置,管孔12的外缘设置有翻边4,通过翻边4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增加管孔12与换热管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管2与板体11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设置,翻边4对应所述工艺孔3处设有切口 15,切口 15的宽度大于工艺孔3的直径或宽度,通过切口 15的设置不但能有效的增加翻边4的高度,防止冲制翻边4时的开裂,进一步增加管孔12与换热管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可靠性,同时方便了将焊条4插入工艺孔3,避免了翻边4的干涉。如图1至图3所示,换热器包括翅片I和换热管2,翅片I有多块呈均匀间隔排布,相邻翅片I之间翻边4抵接,即第一块翅片I的管孔12的翻边4抵接在第二块翅片I的板体11板面上,第二块翅片I的管孔12的翻边4抵接在第三块翅片I的板体11板面上,从而形成间隔排布,相邻两块翅片I之间的间距由翻边4的高度控制;换热管2套设在管孔12内,管孔12的翻边4的内壁与换热管2的外侧壁抵接,通过焊接或者其他方式使换热管2与翅片I的板体11可靠的连接在一起;每块翅片I上均设置有工艺孔3,每块翅片I上设置的工艺孔3的位置呈对应设置,同一列工艺孔3的圆心处在同一轴线上形成一个供焊条4插设的通道3,通过焊条4插入该通道3内,焊条4不断熔解后,溶液环绕各自的管孔12的面流动,当管孔12局部变形或尺寸误差时,溶液可以轻易地绕过并覆盖其余的管孔12面,确保了整体的焊接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焊接方便且焊接处焊接均匀,从而散热效果更佳,连接更加稳固。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换热器的翅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换热管的管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孔的边缘处设置有一个与其相导通的工艺孔,所述工艺孔的尺寸大于焊条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孔的外缘设置有翻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对应所述工艺孔处设有切口,所述切口的宽度大于工艺孔的直径或宽度。4.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翅片,该翅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换热管的管孔,所述管孔的边缘处设置有一个与其相导通的工艺孔,所述工艺孔的尺寸大于焊条的直径; 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套设于管孔内,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设置有多块且呈间隔分布,所述翅片的工艺孔呈对应设置,形成供焊条穿设的通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的翅片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管,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换热管的管孔,所述管孔的边缘处设置有一个与其相导通的工艺孔,所述工艺孔的尺寸大于焊条的直径。本技术通过将焊条插入工艺孔内,焊条不断熔解后,溶液环绕管孔的面流动,当管孔局部变形或尺寸误差时,溶液可以轻易地绕过并覆盖其余的管孔面,确保整体的焊接质量,提高了翅片与换热管的连接可靠性,方便了操作。【IPC分类】F28D7/00, F28F1/32【公开号】CN204665973【申请号】CN201520117513【专利技术人】戴丁军, 卓宏强, 何昌宝, 孙旭光 【申请人】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申请日】2015年2月1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的翅片,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换热管的管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孔的边缘处设置有一个与其相导通的工艺孔,所述工艺孔的尺寸大于焊条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丁军卓宏强何昌宝孙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