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分散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1661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镇污水分散处理装置,包括曝气池和反应池,所述曝气池包括上部连通的好氧区和兼氧区,所述好氧区上部设有进水管,底部设有曝气元件;所述反应池包括缓冲区和厌氧反应区,所述缓冲区底部设有可将污水循环上推的推流泵,所述反应池上部设有出水口,在所述反应池的底部,还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延伸至所述兼氧区的底部使所述反应池与所述兼氧区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采用间歇、循环上流推进使污泥床内的颗粒污泥处于流化状态,污水中的基质与污泥充分接触和完全混合,加快了传质速度,容和负荷高、出水含悬浮物的浓度低,其结构简单、能耗低、占地面积少且投资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城镇污水分散处理装置,尤其涉及生活污水和食品工业废水中富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中国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且水污染非常严重,由于很多人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并有继续加重的趋势,长江、黄河等七大水系及湖泊水库普遍受到污染,沿海水体发生赤潮和富营养化现象日益增多。为保护水环境,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污染治理,全面加强了工业有机废水的治理和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3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及部分重点建制镇(以下简称"城镇〃)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590座,处理能力达9204万立方米/,全国在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1885个,设计能力约5517万立方米/。然而,目前全国仍有约1/4的设市城市和近80%的县城未建成污水处理厂。在国家不断采取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推动下,县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太湖流域、三峡库区等地区重点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是,由于中小城镇产生的污水或者大型工厂生活污水离污水处理厂较远,如果采用集中处理方法会造成集水管线长,投资成本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城镇污水分散处理模式的缺陷,提供一种在城镇污水分散处理中应用的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城镇污水分散处理装置,包括曝气池和反应池,所述曝气池包括上部连通的好氧区和兼氧区,所述好氧区上部设有进水管,底部设有曝气元件;所述反应池包括缓冲区和厌氧反应区,所述缓冲区底部设有可将污水循环上推的推流泵,所述反应池上部设有出水口,在所述反应池的底部,还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延伸至所述兼氧区的底部使所述反应池与所述兼氧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区内布设有生物填料,使曝气后的污水通过所述生物填料初步净化后再进入所述兼氧区。更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填料采用人工水草,成行排列于所述好氧区内,底部用水草支架支撑,所述曝气元件置于所述人工水草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池水面位置且靠近出水口处还设有循环泵,通过回流管与所述好氧区连通。更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带有射流曝气管,使所述反应池内向上循环推动净化后的水流通过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射流曝气管组合形成的气水混合液经所述回流管重新回到所述好氧区。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池出水口处设有溢流装置。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城镇污水分散处理装置,采用间歇式循环上流推进方式,较高的循环上流速度能使污泥床内的颗粒污泥处于流化状态,使污水中的基质与污泥充分接触和完全混合,加快了传质速度,容和负荷高、反应速度快、出水含悬浮物的浓度低;剩余污泥少、耐负荷冲击能力强;结构简单、能耗低、占地面积少和投资省,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时能耗仅为ICEAS反应器的1/4、容积负荷则是ICEAS工艺的2倍以上,投资仅是ICEAS工艺的60%,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I 一进水管2 —好氧区3 —兼氧区4 一缓冲区5 —厌氧反应区6 —溢流装置7-循环泵8-人工水草9 一水草支架10 —回流管11 一推流泵12 —布水管13—装置外壳14 一射流曝气管15 —出水口16 一曝气盘17 —第一隔墙18 —第二隔墙A —曝气池B —反应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采用间歇式循环上流推进方式,将污水处理分设在曝气池和反应池两个部分进行,并将污水处理的运行周期分为进水、排水阶段和反应阶段:1.进水、排水阶段此阶段中,使污水首先进入曝气池,然后将曝气后的污水从曝气池底部设置的布水器进入反应池内,并以上流推流的方式进入反应池。污水进水时反应池内污水的上流速度低于0.5m/ho2.反应阶段在此阶段反应池不进水、不排水。通过推流泵将从反应池底部进入的污水使反应池内的污水向上推进,使反应池内污泥床处于流化状态。当反应结束时,停止循环上流反应,反应池进入下一周期的进水、排水期。在污水从下向上进水的同时,将上一个反应期得到的净化污水从反应池上部推出实现排水。上述阶段中,还可进一步通过管道和循环泵将推入反应池上部污水形成气水混合液,在曝气池和反应池之间多次循环流动,反复净化,更好地提高净化处理效果。本技术上述间歇循环处理过程,与现有的EGSB反应器相比,能够形成高生物活性的颗粒污泥,由于循环反应时不进水、不排水,仅将反应器内污水在曝气池和反应池内进行循环反应。这样,即使采用很高的循环上流速度也不会将反应器内的活性污泥带出反应器。而且,高的循环上流速度能使污泥床内的颗粒污泥处于流化状态,使污水中的基质与污泥充分接触和完全混合,加快了传质速度。进一步地,反应器在进水、排水时停止循环上流反应,进水通过反应池底部的布水器以上流推流的方式进入反应池。由于进水上流速度很低,而且到进水完成时原污水最多也只能到达反应池水深的4/5处,此时重新开始循环反应,所以不存在进水影响沉淀的问题,再加上原水进水时,原水与污泥床内的活性污泥发生反应,其反应方式与UASB反应器相比,也没有原水“短路”的可能。本技术上述间歇循环处理过程,与ICEAS反应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容和负荷高、反应速度快、出水含悬浮物的浓度低。本技术由于进水上流速度低,反应池表面水力负荷低,因此,污泥沉淀效果好,出水含悬浮物浓度低,反应池内的污泥浓度高。在处理生活污水时,反应池内的污泥浓度高达10g/L以上,是ICEAS反应器的3倍以上,根据莫诺(Monod)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公式:ds/dt = ksx/ (ks+s)式中ds/dt—微生物净增值速率,mg/ (L.d);s—底物浓度,mg/L;t—反应时间,d;X—活性污泥浓度,mg/L ;k一最大比底物去除速度,Ι/d ;ks一饱和常数,mg/L。从上式可以看出,反应速度与反应器内污泥浓度成正比,反应器内污泥浓度越高,生化反应速度越快。本技术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浓度是ICEAS反应器的3倍以上,其反应速度也比ICEAS反应器快3倍。高的污泥浓度提高了反应器的生化反应速度,而高的循环上流速度又强化了污水中有机物和污泥间的传质过程,从而使本技术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大大高于ICEAS反应器。②剩余污泥少、耐负荷冲击能力强。本技术反应器内的活性污泥浓度很高,活性污泥在反应池内的停留时间很长,这种运行方式可大大减少剩余污泥产量,并促进污泥中有机污染物被充分降解。由于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污泥负荷低,低污泥负荷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反应器耐负荷冲击能力强。③结构简单、投资省。在处理相同污水时,本技术反应器的容积负荷是ICEAS反应器的3倍以上,加上反应器在进水、排水期内能同时进行沉淀、污水进水、排水和UASB反应,反应池的容积和时间利用率达到100%,故其所需的容积仅为ICEAS反应器的1/2以下,节省了基建投资。另外,本技术采用进水推出水的进水、排水方式,省去了投资大、操作管理复杂的滗水系统。④能耗低。本技术反应器工作在好氧一缺氧一厌氧状态,好氧量仅为ICEAS反应器的1/4。由于采用恒水位进水、排水,水头损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城镇污水分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池和反应池,所述曝气池包括上部连通的好氧区和兼氧区,所述好氧区上部设有进水管,底部设有曝气元件;所述反应池包括缓冲区和厌氧反应区,所述缓冲区底部设有可将污水循环上推的推流泵,所述反应池上部设有出水口,在所述反应池的底部,还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延伸至所述兼氧区的底部使所述反应池与所述兼氧区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高峰张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环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