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生物电解池与厌氧/好氧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1530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电解池与厌氧/好氧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包括阳极室、阴极室、沉淀池、阳极室进水口、阳极室排泥口、挡泥板、阳极室出水口、阳极室排气口、电极插口、气体收集装置、阴极室进水口、阴极室排泥口、阴极室排水口、空气泵、曝气头、阳极、外部电源、阴极、沉淀池排泥口、沉淀池进水口、沉淀池出水口、水泵、污泥泵、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加电压强化厌氧/好氧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有效去除有机物,同时利用微生物电解池中产生的H+来调节pH,降低pH调节费用,保证厌氧/好氧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了印染废水处理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电解池与厌氧/好氧结合处理印 染废水的装置。
技术介绍
印染行业在我国是用水量大,排放废水较多的工业部门之一。据统计国内印染行 业每年排放的污水约占整个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的80%。印染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成分 复杂、色度深、pH值高,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 目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和化学法虽然 能有效的处理印染废水,但是其处理成本高,且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故目前主要以生物处 理为主。但是目前的生物法去除COD不完全,脱色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会引起出水水质波 动,且印染废水pH值较高,会对生化处理系统造成一定的冲击。 针对现有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技术以厌氧/好氧处理技术为基础,在外 加电压的作用下,将微生物处理系统与电化学处理系统很好的结合,实现印染废水的有效 处理。在阳极室中,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微生物将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并获得能量, 同时产生电子,电子通过导线传至阴极室中,在阴极室中,微生物利用电子和氧气,将污染 物进一步进行降解。利用微生物电解池低PH的出水来调节印染废水的pH值,让部分的出 水回流,减少PH对微生物处理系统的冲击,达到整个系统的pH自调节,降低印染废水处理 成本。实验证明,据此开发的新技术对印染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经济、实用、处理效果好的微生 物电解池与厌氧/好氧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 微生物电解池与厌氧/好氧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包括阳极室、阴极室、沉淀 池、阳极室进水口、阳极室排泥口、挡泥板、阳极室出水口、阳极室排气口、电极插口、气体收 集装置、阴极室进水口、阴极室排泥口、阴极室排水口、空气泵、曝气头、阳极、外部电源、阴 极、沉淀池排泥口、沉淀池进水口、沉淀池出水口、水泵、污泥泵、水泵;阳极室和阴极室构 成一个双室的微生物电解池,阳极室下部两侧分别设有阳极室进水口、阳极室排泥口,阳极 室上部内侧设有挡泥板,在挡泥板上方侧壁设有阳极室出水口,阳极室顶部设有阳极室排 气口、电极插口,阳极室排气口与气体收集装置相连,阴极室下部两侧壁分别设有阴极室进 水口、阴极室排泥口,阴极室上部侧壁设有阴极室排水口,阴极室底部设有曝气头,并与空 气泵相连,阳极穿过电极插口,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阴极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 接,沉淀池底部设有排泥口,沉淀池上部两侧壁分别设有沉淀池进水口、沉淀池出水口,阳 极室出水口通过水泵与阴极室进水口相连接,沉淀池排泥口通过污泥泵与阴极室的底部相 连,阴极室排水口与沉淀池进水口相连接,并经水泵与阳极室进水口相连。 所述的阴极室、阳极室、沉淀池的体积比为2:1:1。所述的阳极和阴极材料均为碳 毡,碳毡通过钛丝与外部电源相连。所述的阳极室上部2/3位置处设置挡泥板,且与水平面 夹角保持30~ 45°。 本技术与已有相比,有益效果体现在: 将传统的A/0处理方法与电化学处理方法有效结合,强化了 A/0处理工艺的效 果,且外加电压较低,运行费用低,节省能耗。f利用微生物电解池的低PH值出水,将部分 的微生物电解池出水回流用于印染废水的PH值调节,降低运行费用。f A/0工艺与微生 物电解池的结合能有效的降解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提高了 A/0工艺的处理效率。【附图说明】 图1为微生物电解池与厌氧/好氧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阳极室1、阴极室2、沉淀池3、阳极室进水口 4、阳极室排泥口 5、挡泥板6、阳 极室出水口 7、阳极室排气口 8、电极插口 9、气体收集装置10、阴极室进水口 11、阴极室排泥 口 12、阴极室排水口 13、空气泵14、曝气头15、阳极16、外部电源17、阴极18、沉淀池排泥口 19、 沉淀池进水口 20、沉淀池出水口 21、水泵22、污泥泵23、水泵24。【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微生物电解池与厌氧/好氧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包括阳极室1、 阴极室2、沉淀池3、阳极室进水口 4、阳极室排泥口 5、挡泥板6、阳极室出水口 7、阳极室排 气口 8、电极插口 9、气体收集装置10、阴极室进水口 11、阴极室排泥口 12、阴极室排水口 13、空气泵14、曝气头15、阳极16、外部电源17、阴极18、沉淀池排泥口 19、沉淀池进水口 20、 沉淀池出水口 21、水泵22、污泥泵23、水泵24 ;阳极室1和阴极室2构成一个双室的微 生物电解池,阳极室1下部两侧分别设有阳极室进水口 4、阳极室排泥口 5,阳极室上部内侧 设有挡泥板6,在挡泥板6上方侧壁设有阳极室出水口 7,阳极室顶部设有阳极室排气口 8、 电极插口 9,阳极室排气口 8与气体收集装置10相连,阴极室2下部两侧壁分别设有阴极室 进水口 11、阴极室排泥口 12,阴极室上部侧壁设有阴极室排水口 13,阴极室底部设有曝气 头15,并与空气泵14相连,阳极16穿过电极插口 9,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17相连接,阴极 18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17相连接,沉淀池3底部设有排泥口 19,沉淀池上部两侧壁分别设 有沉淀池进水口 20、沉淀池出水口 21,阳极室出水口 7通过水泵22与阴极室进水口 11相 连接,沉淀池排泥口 19通过污泥泵23与阴极室2的底部相连,阴极室排水口 13与沉淀池 进水口 20相连接,并经水泵24与阳极室进水口 4相连。 所述的阴极室1与阳极室2与沉淀池3的体积比为2:1:1。所述的阳极(6和阴 极18材料均为碳毡,碳毡通过钛丝与外部电源17相连。所述的阳极室1上部2/3位置处 设置挡泥板6,且与水平面夹角保持30~ 45°。 微生物电解池与厌氧/好氧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是:待处理的印染废水从阳 极室进水口 4进入,在0. 8~1. 2V外加电压的作用下,阳极室1中的微生物利用印染废水中 的有机物获取能量,同时产生电子,电子通过阳极16,经外部电路17传至阴极18,再由阴极 传至阴极室2 ;阳极室产生的气体通过阳极室排气口 8,经由橡胶管接至气体收集装置10 ; 经过阳极室处理的印染废水通过阳极室出水口 7由水泵22通过阴极室进水口 11进入阴极 室2,在好氧的条件下,阴极室中的微生物利用电子和氧气将未降解完全的污染物质进一步 降解;根据印染废水进水的PH值的不同,将微生物电解池低pH的出水回流至阳极室1,调 节进水的pH值至9~11,微生物电解池中的出水经沉淀池3沉淀后排放,沉淀池中的剩余污 泥部分回流至阴极室以维持微生物电解池中的生物量。 所述的微生物处理法与电化学处理法结合是指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强化传统的 A/0工艺。微生物电解池以碳毡分别作为阳极室和阴极室的电极。微生物附着碳毡生长, 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能更有效的利用电子。电极通过钛丝与外部电源连接。印染废水通过 阳极室的进水口进入阳极室,阳极室中的微生物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将印染废水中的有 机物降解并获得能量,同时产生电子,电子通过导线传至阴极室,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利 用电子和氧气,将污染物进一步进行降解。阳极室产生的气体经阳极室的排气口,由橡胶管 接至气体收集装置。沉淀池中的部分剩余污泥回流至阴极室,维持阴极室中一定的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物电解池与厌氧/好氧结合处理印染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室(1)、阴极室(2)、沉淀池(3),阳极室进水口(4)、阳极室排泥口(5)、挡泥板(6)、阳极室出水口(7)、阳极室排气口(8)、电极插口(9)、气体收集装置(10)、阴极室进水口(11)、阴极室排泥口(12)、阴极室排水口(13)、空气泵(14)、曝气头(15)、阳极(16)、外部电源(17)、阴极(18)、沉淀池排泥口(19)、沉淀池进水口(20)、沉淀池出水口(21)、水泵(22)、污泥泵(23)、水泵(24);阳极室(1)和阴极室(2)构成一个双室的微生物电解池,阳极室(1)下部两侧分别设有阳极室进水口(4)、阳极室排泥口(5),阳极室上部内侧设有挡泥板(6),在挡泥板(6)上方侧壁设有阳极室出水口(7),阳极室顶部设有阳极室排气口(8)、电极插口(9),阳极室排气口(8)与气体收集装置(10)相连,阴极室(2)下部两侧壁分别设有阴极室进水口(11)、阴极室排泥口(12),阴极室上部侧壁设有阴极室排水口(13),阴极室底部设有曝气头(15),并与空气泵(14)相连,阳极(16)穿过电极插口(9),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17)相连接,阴极(18)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17)相连接,沉淀池(3)底部设有排泥口(19),沉淀池上部两侧壁分别设有沉淀池进水口(20)、沉淀池出水口(21),阳极室出水口(7)通过水泵(22)与阴极室进水口(11)相连接,沉淀池排泥口(19)通过污泥泵(23)与阴极室(2)的底部相连,阴极室排水口(13)与沉淀池进水口(20)相连接,并经水泵(24)与阳极室进水口(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雷杨美庆丁阿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