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气体发动机的燃料过滤、加热和温控的集成多功能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373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应用于气体发动机的燃料过滤、加热和温控的集成多功能模块,包括: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温控阀,用于控制气体温度;板式换热器,用于对流经板式换热器的气体或液体进行热交换;多功能模块,用于集成过滤器、温控阀及板式换热器,所述多功能模块提供通向过滤器、温控阀及板式换热器的所有内置水路和气路。这样的设计使得天然气发动机的过滤器、板式换热器及温控阀之间的装配无需连接任何外接管道和接头;零部件安装空间减少50%,且兼容性强,一个模块可以适用于各种排量的气体发动机;全内置式管道,零部件泄漏故障点大幅减少,显著降低质量风险;取消所有外接管道零件和接头,降低采购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应用于气体发动机的燃料过滤、燃料加热燃料温度调节的全内置管路的集成连接模块。
技术介绍
天然气作为清洁且廉价的能源,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特别是汽车发动机行业,使用天然气发动机比使用传统的柴油发动机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天然气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前需要进行预处理。高压的天然气经高压减压到7-9barg后,进入到一个凝聚式过滤器,去除掉天然气中固体颗粒,液态油和水份后,经外接管路进入一个板式换热器与高温的发动机冷却水换热,将天然气的温度加热到40度左右。天然气从换热器流出后经外接管路进入一个温控器,这个温控器分为气侧和水侧。气侧通过感温包感测天然气的温度,从而控制水侧阀门的开度来调节水的流量,将天然气的温度控制40度左右。水进入换热器,与天然气形成逆流换热,离开换热器后经管路进入温控器的水侧入口,然后从温控器水侧出口流出。目前发动机上采用的典型安装型式。过滤器,板式换热器和温控器是三个完全独立的部件,它们之间通过三根外接管路和若干接头进行连接,再将它们通过支架固定在发动机上。在实际应用中,这种设计有几个明显的缺陷。第一是这个功能块体积大,需要的安装空间也大。发动机空间有限,布置困难,不同的发动机都需要特殊布置;其二,三个主要零件通过外接管路连接,管路连接的工作量大,易产生碎肩,且泄漏点多,因而成本高,质量风险也大;最后是对于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外接管路及安装支架均不相同,物料多,不利于组织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升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内置管路的集成模块。一种应用于气体发动机的滤清温控集成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温控阀,用于控制气体温度;板式换热器,用于对流经板式换热器的气体或液体进行热交换;多功能模块,用于集成过滤器、温控阀及板式换热器;所述多功能模块提供通向过滤器、温控阀及板式换热器的所有内置水路和气路。优选地,所述过滤器可拆卸式连接于多功能模块下部,所述板式换热器固定于所述多功能模块背部,所述温控阀固定于多功能模块上部。优选地,所述集成连接模块内含两条内置通路,分别为内置气路和内置水路,所述内置气路通过多功能模块内的通路经由过滤器至板式换热器后经温控阀排出。优选地,所述内置水路通过多功能模块内的通路经板式换热器后从多功能模块内的通路流出。优选地,所述过滤器上设有两个通孔,一进气口及一出气口,所述两个通孔分别与所述多功能模块内的通路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板式换热器与所述多功能模块相贴合的一面上有四个通孔,分别为进气口、出气口、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四个通孔分别与所述多功能模块内的通路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温控阀上设有两个通孔,一进气口及一出气口,所述两个通孔分别与所述多功能模块内的通路相连通。优选地,还包括有安装部,其位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背部,用以将所述的集成连接模块安装在气体发动机上。优选地,所述的安装部包括装设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背面的安装螺栓。优选地,所述的安装部包括所述板式换热器背面的外轮廓于纵向或横向对称地向外延伸所形成的安装板,该安装板上具有安装螺孔。本技术采用全内置式管路设计的有益效果为:1.使得天然气发动机的过滤器、板式换热器及温控阀之间的装配无需连接任何外接管道和接头;2.零部件安装空间减少50%,且兼容性强,一个模块可以适用于各种排量的气体发动机;3.全内置式管道,零部件泄漏故障点大幅减少,显著降低质量风险;4.取消所有外接管道零件和接头,降低采购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模块的主视图;图2b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模块的仰视图;图2c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模块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集成连接模块的安装实施例一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集成连接模块的安装实施例二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集成连接模块的安装实施例三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中的上方/上、下方/下、竖直、水平、XYZ轴等对方向或位置的描述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沿X轴箭头方向为前,反向为后,沿Y轴箭头方向为右,反向为左,沿Z轴箭头方向为上,反向为下,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请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包括过滤器1、多功能模块2、温控阀3及板式换热器4。所述过滤器I可拆卸式连接于多功能模块2下部,用于过滤天然气或其他可燃性气体,所述板式换热器4固定于所述多功能模块2背部,用于对流经板式换热器4的气体或液体进行热交换;所述温控阀3固定于多功能模块2上部,用于控制气体温度。所述多功能模块2用于集成过滤器1、温控阀3及板式换热器4,所述多功能模块2提供通向过滤器1、温控阀3及板式换热器4的所有内置水路和气路。所述内置通路是通过在多功能模块2表面向阀块内部钻孔而形成的通路,而非具形化的管道。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气路及水路的整体流向为:将经减压后的气体从多功能模块2的气体入口输入至过滤器I过滤后,经多功能模块2内的通路进入板式换热器4,与板式换热器4内的水路逆流换热达到30-40度左右后,经板式换热器气路出口进入多功能模块2内的通路,再由多功能模块2内的通路将气体输送至温控阀3内的气侧阀块,然后流出并进入发动机。所述温控阀3内的气侧阀块内置感温包,所述感温包感测气体的温度,进而控制集成在多功能模块2顶部的冷却水通道的流量,使流过板式换热器4的水量刚好将天然气加温至30-40度左右。具体地,结合图2a?图3,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多功能模块、板式换热器及温控阀的结构示意图及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水路和气路的流向示意图,其中图2a为多功能模块的主视图、图2b为多功能模块的仰视图、图2c为多功能模块的后视图。所述多功能模块2沿X轴方向凸出部分一侧开有第一气体入口 21,所述多功能模块2沿X轴方向凸出部分下方可拆卸连接有所述过滤器1,所述凸出部分内部与过滤器I接口处沿X轴方向向后开有一第二气体入口 23,所述多功能模块2背部同一水平位置设有两个孔,其一为第二气体出口 24、其二为第四气体入口 2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同一水平位的两个孔也可以呈垂直位,或者其他位置,只需将与其连接的内置管路走向稍作调整即可。所述板式换热器4与所述多功能模块2相贴合的一面上对应第二气体出口 24的孔为第三气体入口 41,对应第四气体入口 25的孔为第三气体出口 42。所述多功能模块2上部与温控阀3相贴合的竖直面上设有一第四气体出口 26,对应的,所述温控阀3上设有一第五气体入口与第四气体出口 26相连通,所述温控阀3与多功能模块2非贴合面上设有一第五气体出口 32,所述第五气体出口 32与多功能模块2上的第一气体出口 22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模块2左侧设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应用于气体发动机的燃料过滤、加热和温控的集成多功能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用于过滤气体;温控阀,用于控制气体温度;板式换热器,用于对流经板式换热器的气体或液体进行热交换;多功能模块,用于集成过滤器、温控阀及板式换热器;所述多功能模块提供通向过滤器、温控阀及板式换热器的所有内置水路和气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磊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派克汉尼汾过滤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