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营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224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营灯,它包括一壳体,壳体上端开口且下端设置有底座;一电池盒,电池盒位于壳体内且安装在底座上,电池盒竖向设置,电池盒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环形空隙;一灯头组件,灯头组件为筒形且竖向设置,灯头组件下端开口,灯头组件上设置有发光元件,灯头组件可相对于壳体伸缩滑动以使灯头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第一状态时,灯头组件被完全收纳在环形空隙内且灯头组件套置在电池盒上,第二状态时,灯头组件从壳体的上端完全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灯头组件可相对于壳体伸缩滑动且电池盒竖向设置在壳体内,电池盒的空间较大,使得所能装设的电池较多,使得储电量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灯具,具体是一种野营灯
技术介绍
目前有一种野营灯,其灯头部分可以伸缩滑动,这样,当需要使用该野营灯时,将灯头部分从壳体内拉出,以使得灯头部分可以发光提供照明,而不需要使用该野营灯时,将灯头部分收纳进壳体内,以使得该野营灯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和放置。上述野营灯,由于壳体内的空间需要用于收纳灯头部分,这样,电池盒一般横向嵌设在壳体的底部,电池盒的空间较小,使得所能装设的电池较少,使得储电量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野营灯,其灯头组件可相对于壳体伸缩滑动且电池盒竖向设置在壳体内,电池盒的空间较大,使得所能装设的电池较多,使得储电量较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野营灯,它包括:一壳体,壳体上端开口且下端设置有底座;一电池盒,电池盒位于壳体内且安装在底座上,电池盒竖向设置,电池盒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环形空隙;一灯头组件,灯头组件为筒形且竖向设置,灯头组件下端开口,灯头组件上设置有发光元件,灯头组件可相对于壳体伸缩滑动以使灯头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第一状态时,灯头组件被完全收纳在环形空隙内且灯头组件套置在电池盒上,第二状态时,灯头组件从壳体的上端完全伸出。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本技术中,电池盒竖向设置在壳体内,当灯头组件收纳进壳体内时,灯头组件套置在电池盒上,这样,本技术野营灯中的电池盒空间较大,所能装设的电池较多,使得储电量较大,使得该野营灯的持续使用时间较长。【附图说明】图1是野营灯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野营灯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图1的剖面图;图4是野营灯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剖面图;图6是灯罩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底座和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101、底座;102、环形空隙;103、滑道;104、L形导电弹片;105、条形导电弹片;106、接线座;2、电池盒;3、灯头组件;301、凸块;302、LED灯珠;303、透光灯罩;304、提手;305、弹簧;306、安装架;307、安装面;4、调节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图1~图5所示,本技术野营灯包括一壳体1、一电池盒2、一灯头组件3和一电源开关。壳体I为圆筒状,壳体上端开口且下端设置有底座101,底座101螺纹连接在壳体I的下端,当然,底座101也可以采用扣接、卡接等方式连接在壳体I的下端。电池盒2位于壳体I内且安装在底座101上,电池盒2竖向设置,电池盒2的外壁与壳体I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环形空隙102,由于电池盒2竖向设置在壳体I内,使得电池盒2的空间较大,电池盒2内安装有四节电池。灯头组件3为筒形且竖向设置,灯头组件3下端开口,所述的灯头组件3的外壁上设置有沿竖向和环向分布的多个LED灯珠302,灯头组件3的外壁上套置有透光灯罩303,透光灯罩303由光扩散材料制成,这样,野营灯工作时,所有LED灯珠302都通电发亮,光线通过透光灯罩303向四周照射,照明效果较好。具体的,所述的灯头组件3上设置有安装架306,安装架306上设置有水平环向分布的多个安装面307,每个安装面307上均布满LED灯珠302,这样也就使得灯头组件3的各个面上均设置有LED灯珠302。并且,所述的安装架306由一平板状的安装板弯折围拢而成,如果要加工安装架306的,开模十分复杂,使得制造较为麻烦,而如果加工平板状的安装板,开模就较为简单,这样使得制造安装架306时,先制作一平板状的安装板,然后将安装板围拢呈环形,即得到安装架306,加工较为方便,开模简单,成本低。所述的野营灯还包括可以用于控制单个安装面307上的发光元件发亮或两个相邻的安装面307上的发光元件发亮或所有安装面307上的发光元件发亮的调节开关4,这样可以通过调光开关4来控制野营灯所需要的照明状态,如果只需要照亮小块区域(如看书时),那只需要将正对该区域的安装面307上的LED灯珠302通电发亮即可,而其他安装面307上的LED灯珠302断电,较为节省电能,当需要照亮四周区域时,将所有安装面307上的LED灯珠302都通电发亮即可。所述的灯头组件3上设置有提手304,提手304有两个,可方便提野营灯。灯头组件3可相对于壳体I伸缩滑动以使灯头组件3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第一状态时,灯头组件3被完全收纳在环形空隙102内且灯头组件3套置在电池盒2上,并且灯头组件3与壳体I卡接固定,此时,该野营灯可以以较小的体积来收纳和放置,较为方便,第二状态时,灯头组件3从壳体I的上端完全伸出,并且灯头组件3与壳体I上端卡接固定,此时,灯头组件3中的LED灯珠302通电发亮来提供照明。所述的壳体I的内壁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滑道103,滑道103可以设置多条,灯头组件3的外壁底部固设有滑配合在该滑道103内的凸块301,当滑道103有多条时,凸块301也相应的有多个,凸块301与滑道103——对应设置,这样,灯头组件3相对于壳体I伸缩滑动时,凸块301只能在相应滑道103内上下滑动,而凸块301无法沿壳体I的内壁周向移动,这样使得灯头组件3相对于壳体I伸缩滑动时,灯头组件3无法发生转动,避免灯头组件3所连接的导线被拉扯。电源开关设置在底座101上且位于环形空隙102的底部,当灯头组件3被完全收纳在环形空隙102内时,电源开关断开,此时LED灯珠302断电,当灯头组件3从壳体I的上端伸出时,电源开关导通,LED灯珠302通电发亮。由图6、图7所示,所述的电源开关包括一 L形导电弹片104和一条形导电弹片105,L形导电弹片104的一端与条形导电弹片105的一端上下贴合,L形导电弹片104和条形导电弹片105的另一端均固定在一接线座106上,L形导电弹片104和条形导电弹片105相连接后串接在供电线路上,灯头组件3的底部设置有一弹簧305,弹簧305竖向设置且位于L形导电弹片104的正上方,当灯头组件3被完全收纳在环形空隙102内时,弹簧305下压L形导电弹片104使L形导电弹片104与条形导电弹片105分离,这样,使得供电线路断开,LED灯珠断电,当灯头组件3从壳体I的上端伸出时,L形导电弹片104与条形导电弹片105接触导电,这样,供电线路导通,电池盒2内的电池为LED灯珠供电,LED灯珠通电发亮。并且,由于底座101是螺纹连接在壳体I的下端,并且电池盒2固定在底座101上,这样,一个底座101上的电池盒2内的电池为干电池,另一个底座101上的电池盒2内的电池为可充电电池且在该底座101上设置USB充电接口,这样,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更换不同的底座101和电池盒2,以选用不同的电池。以上仅就本技术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技术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野营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壳体(I ),壳体(I)上端开口且下端设置有底座(101); 一电池盒(2),电池盒(2)位于壳体(I)内且安装在底座(101)上,电池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营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壳体(1),壳体(1)上端开口且下端设置有底座(101);一电池盒(2),电池盒(2)位于壳体(1)内且安装在底座(101)上,电池盒(2)竖向设置,电池盒(2)的外壁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环形空隙(102);一灯头组件(3),灯头组件(3)为筒形且竖向设置,灯头组件(3)下端开口,灯头组件(3)上设置有发光元件,灯头组件(3)可相对于壳体(1)伸缩滑动以使灯头组件(3)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第一状态时,灯头组件(3)被完全收纳在环形空隙(102)内且灯头组件(3)套置在电池盒(2)上,第二状态时,灯头组件(3)从壳体(1)的上端完全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罗·Y·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腾隆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