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野营救援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6249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野营救援装备,由第一支撑杆1~第七支撑杆7、第八支撑杆1’~第十四支撑杆7’、用于固定支撑杆的第一连接件8、带U形槽壁的第二连接件9、顶部第三连接件10、万向轮11、轮架12、帐篷布料组成;通过支撑杆及各连接件之间的角度变换,可以构成帐篷、双层人、物共用担架车或背包三种形态,一物多用,既减轻重量、方便携带,又可以作为背包承载食品、药品等生命必需品,为抢险救灾、野营、行军等带来便捷。(*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野营救援装备
技术介绍
抢险救灾工作中,往往需要大量的帐篷、担架及药品、食品物资,各种物资需要及时快捷地送抵受灾地区。传统的帐篷、担架均需其他容器装载,运送过程中,各种物资势必分别占据大量空间。在现代交通工具无法顺利通行的地区,救援人员需要随身携带本人和救援用的帐篷、担架及其他生命必需品,这些都使救援人员负担沉重,为救援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野营救援装备,可变化为三种形态,即帐篷形态,双层人、物共用担架车形态和背包形态,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形,既减轻重量、方便携带, 又可以作为背包承载食品、药品等生命必需品,为抢险救灾、野营、行军等带来便捷。本技术由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第三支撑杆3、第四支撑杆4、第五支撑杆5、第六支撑杆6、第七支撑杆7、第八支撑杆1’、第九支撑杆2’、第十支撑杆3’、第十一支撑杆4’、第十二支撑杆5’、第十三支撑杆6’、第十四支撑杆7’、用于固定支撑杆的第一连接件8、带U形槽壁的第二连接件9、顶部第三连接件10、万向轮11、轮架12、帐篷布料组成。 当其为帐篷形态时,支撑杆之间以铰接方式连接,并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野营救援装备,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第三支撑杆(3)、第四支撑杆(4)、第五支撑杆(5)、第六支撑杆(6)、第七支撑杆(7)、第八支撑杆(1’)、第九支撑杆(2’)、第十支撑杆(3’)、第十一支撑杆(4’)、第十二支撑杆(5’)、第十三支撑杆(6’)、第十四支撑杆(7’)、用于固定支撑杆的第一连接件(8)、带U形槽壁的第二连接件(9)、万向轮(11)、轮架(12)、帐篷布料组成;支撑杆之间铰接连接,并以第一连接件(8)固定,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第三支撑杆(3)与第五支撑杆(5)、第六支撑杆(6)、第七支撑杆(7)分别连接为两根类弧形长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梅吴强郭飞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