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定位小应力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2110982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1:17
一种双向定位小应力装配结构,包括轴和轴套,其两者配合的部位位于两端的止退台阶和定位台阶,轴和轴套采用非圆形曲线过盈量配合,例如标准椭圆曲线过盈量配合。轴与轴套的装配过盈量为装配直径的0.2~0.3‰,轴套上分别具有止退凹槽和定位凹槽,分别与止退台阶和定位台阶配合,止退台阶的直径为装配直径(长轴)的1.0025倍,止退台阶与止退凹槽之间的装配间隙量为0.2~0.3‰,止退台阶的长度为轴套配合长度的10%,长度为止退台阶长度的1.04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双向定位,防止轴与套出现相对轴向移动;且装配应力小,剪切应力平缓,杜绝了轴与套相对滑动;大幅度提高了装配后运转的可靠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计装配领域,具体设计一种。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传递大扭矩的轴套装配方法多为大过盈量热装。其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选择正圆曲线为配合曲线,过盈量在直径的0.9?1.2%。间选择;2、然后按国际公差标准确定轴直径与公差、套的直径与公差;3、再精加工轴与套;4、将套加热至280°C左右,并保温一定时间。套取出后按装配顺序操作。现有装配方法存在问题:1、选择过盈量大时,装配应力也大,套易出现裂纹;选择过盈量小时,装配应力也小,套易出现套轴相对滑动或窜动;2、此方法限制了部分材料的应用。如韧性较差的材料,装配后极易出现通裂或轴套相对移动。3、装配后运行时,可靠性和稳定性差。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轴套装配方法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一种装配应力小,可靠性和稳定性都很高的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称为现有技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向定位小应力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以减少应力集中,并大幅度降低装配应力,提高了装配后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且辊套拆卸简单。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定位小应力装配结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定位小应力装配结构,包括轴(1)和轴套(2),其中所述轴(1)与轴套(2)配合的部位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止退台阶(3)和定位台阶(5),其中止退台阶(3)与所述轴套(2)配合,所述轴(1)和轴套(2)采用非圆形曲线过盈量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祥柳长沼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泰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