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安定专利>正文

气浮飞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092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浮飞船,它的气动装置18由前翼1、中翼2、后翼3和气道顶翼4组成,加上翼端双气道17体现出独创的气动布局。气浮装置19由导管浆扇16和气道17组成、使之具有静态悬浮能力。动力装置20由两台前置导管浆扇16和两台后置发动机15组成、前者可向下旋转90度、后者可在水平面旋转360度,使气浮飞船具有优良的机动性和操纵性。操纵装置21由中翼襟翼5、气道顶翼襟翼6、后翼襟翼7和双垂直尾翼8组成,可控制气翼飞船的俯仰、横倾和升沉。自行研制的自动驾驶系统22、使之能在风浪中作平台式的稳定航行。船身9和浮舟10的底部敷设的轻质蜂窝形气囊11提高了气浮飞船的越障能力。本气浮飞船是一种大型、快速、安全、舒适和经济的运载工具。(*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名称气浮飞船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速高性能的船舶,特别是一种地效翼船,它属于飞船类。二.
技术介绍
运载工具在地效区内贴近水面飞行,由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一是,飞机改动气动布局或采 用特殊的控制系统,使之能在地效区内和地效区外飞行。机翼的展弦比与飞机相比要小, 一般 在3—5范围内,但同样也依靠伸出机身的两侧机翼来提供飞行的横向稳定性。此类飞船,航 空界命名为地效飞行器;其二是,在高速船上加装地效翼,增大航速,使船身全部脱离水面, 在地效区内稳定飞行。地效翼采用超小展弦比机翼, 一般在0.5—2.0范围内,依靠特殊的气动 布局来提供飞行的横向稳定性。现今国内外已建造的或专利介绍的多属前者,即地效飞行器类。例如我国专利CN98202887.3(CN2325309)《海上飞船》。它由卸下起落架后的飞机机身,与飞机机体底部相 接的船体,各接于船体头部两側的下傾角可调的喷气发动机,位于船体两側且经连接体与机翼 下翼面相接以及固接于船体与两侧的气壁之间的地效翼组成。它既可在地效区内,也可超越地 效高度飞行。其不足之处是1.在地效区内的回转和机动性差,横向稳定性难以保证。2.伸 出机身外的机翼使停靠码头或靠船困难,实用不便。3.采用喷气发动机,油耗大,航行经济 性差。主要特征属船舶类的地效翼船,是笔者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研制的《气翼飞船》。己 完成双座和五座气翼飞船的试行和测试,三十座气翼飞船的单气道静态悬浮试验。我国专利 CN94221428.5(CN2204275)《气翼飞船》,揭示了该新型飞船之特征,但仍存在下列不足l.布 置在地效翼中线面上的单船身,减少了有效气动面积,有损气动品质。2.在船身后部安装一台发 动机,显得功率储备不足,也降低了气翼飞船的操纵性和机动性。3.气道和导管推力器的性 能还需进一步提高。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气浮飞船采用了前翼、中翼、后翼和翼端双气道的独创气动布局,将原气翼飞船设计的 单船身和四个浮舟共计五个部件縮减为四个部件。即取消布置在地效翼中线面上的单船身, 将内侧双浮舟改为双船身,大大增加了承载容积;对气道外形的优化设计,以及新研发的5-8 叶关刀形可悬转导管浆扇,使气浮装置效率提高,静态悬浮性能更佳;船身后部安装的两台发 动机可在水平面作360度悬转,使之具有自由进退,就地回转的良好机动性和操纵性;船身和 浮舟底部敷设的气囊可提高气浮飞船的越障性能。四. 本技术的附图有-图l气浮飞船总体布置侧视示意图 图2气浮飞船总体布置俯视示意图 图3气浮装置示意图 图4导管浆扇示意图 图5船身布置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本气浮飞船由气动装置(18)、气浮装置(19)、动力装置(20)、操纵装置(21)、自动驾 驶系统(22)、船身(9)、浮舟(10)和气襄(ll)组成。气动装置18由前翼1、中翼2、后翼3和气道顶翼4组成;气浮装置19由导管浆扇16和 气道17组成;动力装置20由发动机15和导管浆扇16组成;操纵装置21由中翼襟翼5、气 道襟翼6、后翼襟翼7和双垂直尾翼8组成;自动驾驶系统22由控制元件、伺服装置和液压 传动系统组成;船身9;浮舟10和气囊ll部件。各部分的组成和作用如下-1. 气动装置18的部件包括1-1.前翼l:为大展弦比双弓形剖面机翼,可改善气浮飞船的纵向稳定性。用可拆卸螺 栓与船身相连接。1-2.中翼2:为大厚度超小展弦比机翼,其相对厚度为10-30%,展弦比为0.25-1.50,,安 装角为5-13度,具有强烈的地效特性。飞行时提供50%以上的气动升力,中翼的后缘 有襟翼5,用可拆卸嫘栓与船身相连接。1-3.后翼3:为后掠大展弦比双弓形剖面机翼,安装角为0-10度,后缘有襟翼7,,操纵 气浮飞船的俯仰,并确保其运动的纵向稳定性,用可拆卸嫘栓与双垂直尾翼8相连接。1- 4.气道顶翼4:为大厚度超小展弦比机翼,其相对厚度为10-30%,展弦比为0.2-1.0,安装角为5-13度,后缘有襟翼6,具有强烈的地效特性。飞行时提供部分气动升力,并且 是气道14的组成部件。2. 气浮装置19的部件包括2- 1,导管浆扇16:由发动机12、浆扇13和道导管14组成。发动机12可釆用涡浆型或涡扇型,功率为1000-5000千瓦;浆扇13直径为3"6米,,叶形呈关刀形; 导管14采用拉瓦尔型喷管;导管浆扇机架用可拆卸嫘栓与船身相连接。 2-2,气道17:由气道顶翼4、船身9和浮舟10之内侧壁组成,该空腔将进入高速射 流的冲压转化为静压,从而将气浮飞船在航速为零的状态下悬浮离地。气道14的 长宽比为24,其后缘有襟翼6,襟翼角可自动调节。3. 动力装置20的部件包括3-1.涡浆发动机15:发动机功率为1000>4000千瓦,桨叶数为3-6叶,桨叶按照减噪 要求设计,整个发动机可绕Z轴(图5)在水平方向作3 6 O度旋转,提高 了气浮飞船的机动性和操纵性。3- 2,导管浆扇16:在正常飞行中,导管浆扇所提供的推力约占总推力的10-30%,导管浆扇能绕Y轴(图5)向下旋转,旋转角为0-90度。4. 操纵装置21的部件包括4- 1.中翼襟翼5:襟翼弦长为中翼弦长的10-20%,襟翼角为向上15度,向下30度,用液压系统控制。4-2.气道顶翼襟翼6:襟翼弦长为中翼弦长的15-30%,襟翼角为向下15-30度,用 液压系统控制。4-3.后翼襟翼7:襟翼弦长为后翼弦长的10-20%,襟翼角为向上15度,向下20度,用液压系统控制。 44.双垂直尾翼8:为双弓形剖面翼,后缘有方向舵。5. 自动驾驶系统22:是根据气浮飞船的运动特征,考虑动力气浮和地效影响所建立的运动方程式,以及通 过模型风洞试验所获得的动导数而自行研制的,其部件包括5-1.控制元件超声波高度传感器,纵摇角度陀螺,,纵摇角速度陀螺,横摇角度陀螺,横摇角速度陀螺,升沉加速度传感器。 5-2.伺服装置。 5-3.液压传动系统。6. 船身9:主要船体材^料釆用独创的泡沫填芯玻璃钢,质轻,水密性好,易于修补。船首驾驶室 视野开阔,船身上层为客舱,下层为车库。7. 浮舟10:其特征是具有S形折角线的滑行艇线型、新颖的宽体浮舟。可以承载旅客行李和杂物。8. 气囊lh敷设于船身和浮舟底部,厚度为0.2-1.0米,采用轻质材料和蜂窝式结构,能自动充气。权利要求1.一种气浮飞船,其构成包括气动装置、气浮装置、动力装置、操纵装置、自动驾驶系统、船身、浮舟和气囊,其特征在于A.气动装置(18)由前翼(1)、中翼(2)、后翼(3)和气道顶翼(4)组成;中翼(2)相对厚度为10~30%,展弦比为0.25~1.50,安装角为5~13度;后翼(3)为后掠大展弦比双弓形翼,安装角为0~10度;气道顶翼(4)相对厚度为10~30%,展弦比为0.2~1.0,安装角为5~13度;B.气浮装置(19)由导管浆扇(16)和气道(17)组成,其中导管浆扇(16)则由发动机(12)、浆扇(13)和导管(14)组成,导管浆扇(16)可向下旋转90度;C.动力装置(20)由两台后置发动机(15)和两台前置导管浆扇(16)组成;D.操纵装置(21)由中翼襟翼(5)、气道顶翼襟翼(6)、后翼襟翼(7)和双垂直尾翼(8)组成;E.自动驾驶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浮飞船,其构成包括气动装置、气浮装置、动力装置、操纵装置、自动驾驶系统、船身、浮舟和气囊,其特征在于:A.气动装置(18)由前翼(1)、中翼(2)、后翼(3)和气道顶翼(4)组成;中翼(2)相对厚度为10~30%,展弦比为0.25~1.50,安装角为5~13度;后翼(3)为后掠大展弦比双弓形翼,安装角为0~10度;气道顶翼(4)相对厚度为10~30%,展弦比为0.2~1.0,安装角为5~13度;B.气浮装置(19)由导管浆扇(16)和气道(17)组成,其中导管浆扇(16)则由发动机(12)、浆扇(13)和导管(14)组成,导管浆扇(16)可向下旋转90度;C.动力装置(20)由两台后置发动机(15)和两台前置导管浆扇(16)组成; D.操纵装置(21)由中翼襟翼(5)、气道顶翼襟翼(6)、后翼襟翼(7)和双垂直尾翼(8)组成;E.自动驾驶系统(22)由控制元件、伺服装置和液压传动系统组成;F.其船身是双船身(9),其浮舟是双浮舟(10),其气囊(11)敷设在双船身(9)和双浮舟(10)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安定
申请(专利权)人:胡安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