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小麦-大豆间套作体系中土壤的培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小麦-大豆间套作体系中土壤的培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持续增长,农业种植一直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我国传统农业一直采用农家肥进行土壤培肥,该方法培肥效果好,而且环保无污染,但是由于现代养殖技术的进步,各种养殖业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生产,对农家肥的取用形成了一定困难,所以,目前农业种植主要依靠施用化肥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而忽视了对土壤的培肥,仅仅依靠施用化肥非常容易造成土地环境污染,土壤结构受到破坏,对土地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和破坏,土壤养分流失或利用不充分,农业生产种植效率低下,产能释放不足。具相关研究表明,绿肥作物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平均为15%左右。当绿肥返回土壤后,它将对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分解与积累产生积极影响。(严昶升,1988)党萍莉(1994)、杨靖一(1995)、史吉平(2002)等的研究均表明,长期施用绿肥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无机复合量,进而使土壤有机质得到改善,提高土壤肥力。另外,施用绿肥等有机肥,能使土壤松结态、稳结态和紧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小麦‑大豆间套作体系中土壤的培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春季3月‑4月期间采用条带间隔方式在玉米种植带上种植玉米,至当年8月‑9月收获;S2:在当年8月‑9月收获玉米后,立即在玉米种植带上播种光叶紫花苕,并于当年10月下旬‑11上旬期间、在小麦播种前,通过整地将玉米种植带上的光叶紫花苕鲜草翻耕入土;S3:在当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期间,采用条带间隔方式在玉米种植带相邻的小麦‑大豆种植带上播种小麦,至翌年5月‑6月期间进行收获;S4:在翌年6月中下旬时,在小麦‑大豆种植带内,采用条带间隔方式播种大豆,至翌年10月下旬进行收获;S5:翌年10月下旬收获完大豆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小麦-大豆间套作体系中土壤的培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春季3月-4月期间采用条带间隔方式在玉米种植带上种植玉米,至当年8月-9月收获;S2:在当年8月-9月收获玉米后,立即在玉米种植带上播种光叶紫花苕,并于当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期间,在小麦播种前,通过整地将玉米种植带上的光叶紫花苕鲜草翻耕入土;S3:在当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期间,采用条带间隔方式在玉米种植带相邻的小麦-大豆种植带上播种小麦,至翌年5月-6月期间进行收获;S4:在翌年6月中下旬时,在小麦-大豆种植带内,采用条带间隔方式播种大豆,至翌年10月下旬进行收获;S5:翌年10月下旬收获完大豆后,立即在小麦-大豆种植带上播种光叶紫花苕,并于第三年3月-4月期间,在玉米播种前,通过整地将光叶紫花苕鲜草翻耕入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小麦-大豆间套作体系中土壤的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春季3月期间采用条带间隔方式在玉米种植带上双行种植玉米,至当年8月收获;S2:在当年8月收获玉米后,立即在玉米种植带上播种光叶紫花苕,并于当年11月上旬期间,在小麦播种前,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忠,陈琨,秦鱼生,冯文强,喻华,向小,曹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