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式地效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995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旋翼式地效飞行器,属于航空设计领域,是一种装有高转动惯量自旋翼的冲翼式地效飞行器。是由机身中上部安装的主发动机、与主发动机通过传动轴和斜向下吹风水平放置相连的涵道式螺旋桨、在机身两侧安装的地效飞行器水平短翼、在短翼尖部安装的短翼支撑浮筒、机尾后端安装的空气水平与垂直尾翼和机尾后端最下部安装的水下尾舵组成,其特点是在机身顶部安装有一无动力的由多叶长直叶片组成的自旋翼螺旋桨;在机身腹下连接水平短水翼;自旋翼承担飞行器二分之一以上的升力,在有效提高了地效飞行器稳定性及抗风浪能力的同时更提升了飞越障碍的瞬时跃升能力,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乃至军事价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抗浪性能好,可快速稳定的飞行,可在恶劣海况下运行,跨越障碍能力强,实用性好的积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航空设计领域,是一种装有高转动惯量自旋翼的冲翼式地效飞行器。国际专利分类号为B64C35/00、 B64C39/00。技术背景目前利用气垫效应的飞行器——地效飞行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俄 罗斯、美国、德国等都加大研发的力度,并在地效飞行器设计与制造上取得丰 富的经验,俄罗斯在地效飞行器的研制开发处于世界领先,另一强国,美国也 在迎头赶超。中国在地效飞行器的设计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地效飞行器的用途广泛,民用军用都有广阔发展前途,但因其翼展短、展 弦比小、重心高使其飞行稳定性差,特别是掠海抗浪能力受到限制,更限制了 在紧急状态下飞越障碍的跃升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加装高转动惯量自旋翼的方式来有效提高地 效飞行器飞行稳定性,特别是抗风浪跃升能力的旋翼式地效飞行器。自旋翼和直升机旋翼的主要区别是不具备驱动及变距装置,在飞行过程中 自旋翼旋转平面后倾,完全由迎面来风驱动旋转产生升力,旋转平面角度根据 需要可随机调整。高转动惯量使旋翼储备了足够的旋转能量,在需要紧急跃升 瞬间提供足够的动能。自i翼承担飞行器二分之一以上的升力,在有效提高了地效飞行器稳定性及A:风浪能力的同时更提升了飞越障碍的瞬时跃升能力,这 种跃升能力将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乃至军事价值。旋翼地效飞行器是在机身顶部安赫有自旋式螺旋桨,在机身中上部安装有 主发动机,主发动机纵向安放,通过传动轴与斜向下吹风的涵道式螺旋桨相连。主发动机前部、机身中前部通过传动轴连接加装涵道的多叶适合空气用圆叶片 涵道螺旋桨,水平放置。涵道式螺旋桨后方机身两侧安装地效飞行器水平短翼, 类似飞机机翼,但翼展长度较短,翼弦方向较宽。每个短翼尖部安装有短翼支 撑浮筒。机身下部为机腹,并起到主浮筒的作用,机腹下安装有机腹下短水翼, 短水翼后、机腹后部安装有低速行驶喷水式发动机。机身后部为机尾,机尾后 端安装有空气水平与垂直尾翼,机尾后端最下部安装有水下尾舵。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在地效飞行器顶部安装有可变倾角高转动惯量旋翼和机腹 下短水翼。该飞行器在顶部安装有一无动力的由多叶长直叶片组成的自旋翼螺 旋桨,螺旋桨下部通过可调角度旋转轴连接在飞行器顶部重心处,自旋翼每片 叶片尖部具有较大质量。机腹下连接水平水翼。可变倾角旋翼轴安装在地效飞 行器中前部接近三分之一处,下部为地效飞行器的主承重机身。机腹下短水翼 可在喷水式发动机推动下将机体托出水面低速行驶。本专利技术最大航速200km/h,航程2000km以上,起飞重量5t,整机长度15m, 发动机功率500kw,海面最大飞跃高度6m。低速行驶速度0—50km/h,自旋翼 直径6—10m,额定操纵人员2人,可在6m海浪情况下正常航行。本专利技术具有抗浪性能好,可快速稳定的飞行,可在恶劣海况下运行,跨越 障碍能力强,实用性好的积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前侧结构示意图。参看示意图l为可变倾角高转动惯量自转旋翼,2为涵道式螺旋桨,3为 主发动机,4为地效飞行器短翼,5为水下尾舵,6为短翼尖部支撑浮筒,7为 机腹主浮筒,8为机腹下短水翼,9为低速行驶喷水式发动机,10为空气水平 与垂直尾翼,机身ll。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l和图2所示,旋翼地效飞行器是在机身顶部安装有自旋式螺旋桨,在机身11中上部安装 有主发动机3,主发动机纵向安放,通过传动轴与斜向下吹风的涵道式螺旋桨2 相连。主发动机3前部、机身中前部通过传动轴连接加装涵道的多叶适合空气 用圆叶片涵道螺旋桨,水平放置。涵道式螺旋桨2后方机身两侧安装地效飞行 器水平短翼8,类似飞机机翼,但翼展长度较短,.翼弦方向较宽。每个短翼尖 部安装有短翼支撑浮筒6。机身下部为机腹,并起到主浮筒的作用,机腹下安 装有机腹下短水翼,短水翼后、机腹后部安装有低速行驶喷水式发动机9。机 身后部为机尾,机尾后端安装有空气水平与垂直尾翼10,机尾后端最下部安装 有水下尾舵5。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在地效飞行器顶部安装有可变倾角高转动惯量旋翼和机腹 下短水翼。该飞行器在顶部安装有一无动力的由多叶长直叶片组成的自旋翼螺 旋桨,螺旋桨下部通过可调角度旋转轴连接在飞行器顶部重心处,自旋翼每片 叶片尖部具有较大质量。机腹下连接水平水翼。可变倾角旋翼轴安装在地效飞 行器中前部接近三分之一处,下部为地效飞行器的主承重机身。机腹下短水翼 可在喷水式发动机推动下将机体托出水面低速行驶。本专利技术平时依靠主浮筒7和短翼尖部支撑浮筒6漂浮在水面上,在港口等 船只、障碍密集地区可以依靠机身底部的小型喷水式发动机9提供动力,漂浮 在水面航行,并由尾部水下尾舵5调整航行方向。在空旷水域需起飞的时候启 动主发动机3,带动涵道式螺旋桨2向后吹风,提供动力加速行驶,随着速度 的提升在机腹下短水翼8'i产生升力逐渐将整机托至水面上,同时地效飞行器 短翼4后襟翼与短翼^部支撑浮筒6、水面形成相对封闭空间产生地面气垫效 应将整机托出水面,整个飞行器在地面效应作用下开始贴近水面飞行。飞行过 程随着速度的增加在本专利技术顶部安装的可变倾角高转动惯量自转旋翼1逐渐开 始产生有效升力,并在正常巡航速度情况下提供1/2的升力。可变倾角高转动惯量自转旋翼1可以根据相对速度,通过调整旋转平面角度来调整旋翼升力, 使整体得到稳定。因为自旋翼提高升力点位置,因而整体稳定性得到大幅提高, 在遇到大浪或障碍物时旋翼后倾角度加大使升力提高,动能转化为势能,整机 向上跃升,因此跨越障碍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权利要求1、旋翼式地效飞行器,是由机身(11)中上部安装的主发动机(3)、主发动机(3)前部、机身(11)中前部与主发动机通过传动轴和斜向下吹风水平放置相连的涵道式螺旋桨(2)、涵道式螺旋桨(2)后方机身(11)两侧安装的地效飞行器水平短翼(8)、每个短翼尖部安装的短翼支撑浮筒(6)、机尾后端安装的空气水平与垂直尾翼(10)和机尾后端最下部安装的水下尾舵(5)组成,其特征是在机身(11)顶部安装有一无动力的由多叶长直叶片组成的自旋翼螺旋桨(1);在机身(11)腹下连接水平短水翼(8);在机身(11)腹后部安装有低速行驶喷水式发动机(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翼式地效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自旋翼螺旋桨(1)下部通过可调角度旋转轴连接在飞行器顶部重心 处,自旋翼螺旋桨(1)每片叶片尖部具有较大质量,可变倾角旋翼轴安装在地 效飞行器中前部接近三分之一处;下部为地效飞行器的主承重机身(11)。全文摘要旋翼式地效飞行器,属于航空设计领域,是一种装有高转动惯量自旋翼的冲翼式地效飞行器。是由机身中上部安装的主发动机、与主发动机通过传动轴和斜向下吹风水平放置相连的涵道式螺旋桨、在机身两侧安装的地效飞行器水平短翼、在短翼尖部安装的短翼支撑浮筒、机尾后端安装的空气水平与垂直尾翼和机尾后端最下部安装的水下尾舵组成,其特点是在机身顶部安装有一无动力的由多叶长直叶片组成的自旋翼螺旋桨;在机身腹下连接水平短水翼;自旋翼承担飞行器二分之一以上的升力,在有效提高了地效飞行器稳定性及抗风浪能力的同时更提升了飞越障碍的瞬时跃升能力,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乃至军事价值;本专利技术具有抗浪性能好,可快速稳定的飞行,可在恶劣海况下运行,跨越障碍能力强,实用性好的积极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翼式地效飞行器,是由机身(11)中上部安装的主发动机(3)、主发动机(3)前部、机身(11)中前部与主发动机通过传动轴和斜向下吹风水平放置相连的涵道式螺旋桨(2)、涵道式螺旋桨(2)后方机身(11)两侧安装的地效飞行器水平短翼(8)、每个短翼尖部安装的短翼支撑浮筒(6)、机尾后端安装的空气水平与垂直尾翼(10)和机尾后端最下部安装的水下尾舵(5)组成,其特征是:在机身(11)顶部安装有一无动力的由多叶长直叶片组成的自旋翼螺旋桨(1);在机身(11)腹下连接水 平短水翼(8);在机身(11)腹后部安装有低速行驶喷水式发动机(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奇朱挽强丁广泽王立校张雪明张萧董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